張俊
摘 要:推動農村信息消費水平發展對農村消費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總結分析了發達國家推動信息消費發展的成功經驗,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促進我國農村信息消費水平發展的具體措施。主要包括: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升級、豐富信息消費內容,提高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等。
關鍵詞:國外經驗;農村;信息消費
中圖分類號 F2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8-126-02
Promoting Rural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Based on Foreign Experience
Zhang Jun
(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China)
Abstract:Promoting the consumption level of rural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consumption. According to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specific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level in Chinas rural a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the upgrading of rur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the enriching of the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content and the improving of the level of public service information.
Key words:Foreign experience; Rural;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信息消費是一種直接或間接以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為消費對象的消費活動。隨著消費方式的改變和過渡,信息消費是一種具有非物質消耗特點的新型消費,擴展性強,增值潛力大,帶動的產業鏈長。進入21世紀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消費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從城市到城鎮,再到農村,基本覆蓋整個國家。但是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城市信息消費相對于比較落后,更差是農村。因此,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推動農村信息消費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 推動農村信息消費發展的意義
1.1 信息傳遞影響得到增強 近幾年,由于信息進入消費領域,人們傳統的消費和相互交往的方式發生改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通信渠道的建設,多媒體不斷滲透于家庭生活,出現了“5W”的概念:即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地方(wherever)任何時間(whenever)、以任何方式(whatever)可以與任何人(whomever)進行各種信息傳遞,從而使各種消費活動更有效地進行。隨著信息消費的發展,信息傳遞的方便明顯減少了農村居民的出行。
1.2 有利于擴大農村地區內需 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指出,我國的內需不足,加快促進信息消費和建立促進信息消費持續穩定增長的有效機制能夠有效拉動需求。農村信息消費群體的迅速擴大,信息消費比重日益提高,信息消費邊際的消費傾向遞增,信息消費需求增長空間廣闊都會有助于內需擴大,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1.3 有利于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推動農村信息消費增長,提高了農村居民的消費能力,擴大了信息消費規模,推動了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拓寬了信息消費的市場,加快了經濟發展的步伐,對穩定增長,調整結構,擴大就業等方面功能明顯,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正能量”。
2 國外信息消費水平發展的成功經驗
2.1 加強信息消費通信設施建設 信息消費的基礎是通信渠道建設,能夠很好的刺激信息消費的技術手段之一就是完善信息消費通信渠道建設。現在2G和3G網絡早已普遍存在我們的生活中。而早在2011年下半年韓國已經開始使用移動4G網絡,進入了4G網絡時代,美國也在2012年中期成為使用4G網絡最多人數的國家,中國的通信行業是在2013年12月4日才正式進入4G時代。從2009年開始,美國和德國都極其重視寬帶建設。美國投入寬帶建設的資金高至2 500億美金,平均網速已經達到7.4M/s。德國宣布實施“國家寬帶戰略”,從德國發布《數字經濟監測報告2012》報告中可知,2012年寬帶網絡普及率排在世界排名第六,計算機家庭普及率世界第三。到現在,其家庭寬帶覆蓋率基本覆蓋整個國家。如此重視通信渠道建設為提高信息消費打好基礎,促進了人民的生活質量,也使國家信息化建設更為出色。
2.2 注重信息政策實施,積極建設綠色信息消費環境 信息政策的全面和嚴格實施是發達國家信息消費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發達國家根據不同階段和領域,國家自身情況和發展情況調整政策,使得各項政策間具有協調性,很大程度上保護了信息消費安全和發展,構建了安全的信息消費環境,調控經濟局勢。綠色信息消費環境即為安全可靠的信息消費環境。通過政策的實施,各種欺瞞詐騙類信息減少,建設綠色信息消費環境極大的避免了這類事件的發生。
2.3 關注新型信息消費在市場的占有率 新型信息消費在市場比重越大,代表國家信息消費能力越高,平均個人信息消費能力也越高。新型信息消費是指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IPIV終端的信息產品和包括互聯網接入服務,信息內容服務以及軟件應用服務的信息服務。截至2013年10月,美國居民在移動終端數字信息消費在總媒體時間的比重為20%,美國的平板電腦銷量增長了83%。2003年,韓國使用智能手機的居民就已占到總使用手機居民人數的51%,并且韓國1/2人口以上擁有計算機。韓國國家信息化也從1998年的第22位升至第12位(國家信息化指數包括了各國電腦普及率,互聯網用戶數等具體指標)。目前,韓國IT產業在其經濟領域中占有15%的比重。
2.4 注重信息消費在各領域的效益 信息消費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對它的重視,對整個社會,經濟,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信息技術發展迅速,整個國家處于高速增長狀態,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費水平也在提高。信息消費所占比重大,拉動了經濟的發展。高級的信息基礎設施,網絡的大量普及,促進文化在人們之間的傳播,給人們之間架起了一道無形的橋梁。比如:人們現在可以更快的通過上網去尋找自己想要的書籍,找尋資料。韓國網民上網主要是搜尋資料和書籍的占71.6%。能夠清晰的了解信息消費產生的效益,更加重視,國家會發展更快。
3 借鑒國外經驗,推動我國農村信息消費水平發展
3.1 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升級 提高信息消費水平,關鍵就是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升級。一方面,加快建設步伐。我國需要加快實施農村寬帶建設,提高寬帶網絡在農村的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加快推進手機網絡在農村開通的成功率,即擴大移動,聯通,電信網絡在農村的覆蓋;加快有線電視在農村的覆蓋。另一方面,完善農村信息化設施建設。著重分析其現狀,判斷出每個不同地區不同農村所確切需要的基礎設施,比如農村著重需要教育基礎設施,可對于信息化的傳播有著一定的作用,提高居民消費。同時,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也需要信息化專業人員的幫助,可以開展一系列的技術培訓,提高農村居民的信息素養,刺激居民信息消費。
3.2 豐富信息消費內容 豐富信息消費的內容必須要大力發展新興文化產業,文化,旅游,影視,農業科技都是新興產業,這些可以大幅度滿足居民需求。對于農村數字化建設的貧乏,可以大力扶植和發展信息內容產業,豐富信息消費內容產品供給,增強信息服務供給能力。更可以將信息技術與文化產業相結合,促進一系列數字內容的產業發展,滿足農村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信息內容需求。
3.3 提高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 提高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是促進公共信息資源的共享。我國農村信息資源建設不完善,信息資源供給少。農村村委會有著少量的計算機和多媒體,但卻沒有發揮作用,導致資源不能及時傳遞給農民,被村委會干部壟斷。加強對政府的信息資源建設、管理和共享,建立公共服務平臺,能有效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刺激農村居民的消費;第二是提升農村民生領域信息服務水平,加快教育資源共享和建設其服務平臺,完善地方醫院設施和管理以及服務信息系統,推廣醫療咨詢等一系列信息服務。農村政府也需設立農村居民信息服務體系,保證能夠及時的處理居民的情況,加強農村信息資源整合和利用,使居民信息消費能夠更加放心。
3.4 營造信息消費環境 農村居民信息消費環境包括農村市場環境,政府的政策法規以及服務體系建設等。首先,考慮農村居民對信息消費的不熟悉程度,需要加強對于農村居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嚴格按照網絡安全法對個人信息進行管理,明確使用網絡時開發商保護用戶個人信息的責任和義務,制定居民個人信息的保護標準,限制商家對于個人信息的一定收集。其次,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對于新的信息技術的出現,服務商就應該放棄能夠自動獲取個人信息的功能。本身性能可靠安全的信息技術產品更是不可或缺的。農村政府加強農村信息系統安全管理,加強對網絡的管理監督,提升網絡的自我防護功能,以免病毒或者黑客的攻擊,失去居民個人信息。再次,對信息消費市場進行規范化,防止虛假欺騙類事件發生。加強對信息服務,網上交易,產品質量的管理,防止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加強對農村小型企業的監管,防止內部出現詆毀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引導其誠信經營,向社會提供高質量產品。
參考文獻
[1]苗軍,李旭輝.安徽省農村居民信息消費現狀及發展對策—基于安徽農村調查[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29):64-65.
[2]陳小云.我國農村居民信息消費現狀及策略[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59-60.
[3]何玉霞.農村居民信息消費現狀芻議[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4):10-12.
[4]姚美龍,周楊波.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加強安徽農業信息化建設[J].安徽農學通報,2012(17):195-196.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