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芳芳
摘 要:教學團隊建設對以教學型大學為定位,致力于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獨立學院而言,十分有必要。文章基于對獨立學院面臨著的對團隊建設的重視不足、有影響力的團隊帶頭人較為缺乏和教師參與教學團隊建設的積極性有待提升等教學團隊建設困境的分析,嘗試從進行教學團隊共同愿景塑造、加強教學團隊梯隊建設、注重實踐教學導師隊伍建設和進行配套制度建設等方面進行獨立學院教學團隊建設的可行路徑探析。
關鍵詞:獨立學院;教學團隊;困境;破解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8-145-02
自2007年7月教育部出臺《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文件以來,教學團隊作為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地位得到凸顯,“建設一批教學質量高、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建立有效的團隊合作機制,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開發教學資源,推進教學工作的老中青相結合,發揚傳、幫、帶作用,加強青年教師培養”成為現階段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重要內容。然而,將教學團隊作為質量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彰顯的同時,實踐中的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由于歷程較短,尤其是當研究視角聚焦于獨立學院這一大眾化教育的產物時,鑒于其與普通包括院校相比在人才培養目標、生源結構和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差異性,獨立學院教學團隊建設更是存在著諸多有待破解的難題。
1 獨立學院教學團隊建設的必要性
1.1 教學團隊建設是破解教師個體局限性困境的有效方法 傳統的本科教學工作由一系列內容繁雜且任務繁雜的內容組成,從教材選訂、教案編寫,到課堂講授、課后輔導、作業批改,再到課程考查、學業評價。教師在更多情況下,處于單兵作戰狀態,往往集系列教學工作環節于一身,使得某門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師個體素質的制約。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來,人文社科發展日新月異,自然科學進步一日千里,對教學內容的更新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現代信息技術廣泛運用與教學過程中,日益綜合化的教學要求對教師個人能力形成更大的挑戰,使得教師陷入難以精通各方面專業知識的困境[1],僅憑個人力量愈發難以滿足學生日益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在此背景下,由具有知識背景相近、專業技能互補的教師組成教學團隊,充分發揮團隊成員各自特長和優勢基礎上進行知識整合,從整體上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并且相比普通本科高校而言,以“教學”為首要工作任務的獨立學院對進行團隊建設的呼喚更加迫切。
1.2 教學團隊建設是克服教研室組織管理弊端的有效途徑 教研室做為高校教學管理的基層組織,更多時候體現為以學科或專業為劃分標準的行政歸屬,教研室的教學科研活動呈分散狀態,在資源優化配置上挖掘潛力并發揮其在整合教學資源、形成學術凝聚力方面的作用有限。相比之下,教學團隊在充分考慮教研室實際資源情況的基礎上,以學科、專業、課程、研究方向等為團隊建設主線整合相關人員,發揮團隊教師各自的優勢,形成教學科研上的合力,從而有效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1.3 教學團隊建設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平臺 獨立學院教師的專業發展僅憑教師個人的學習和探索,其效果費時較長且效果有限,教育實踐表明教師間有效的交流協作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快速提升,教學團隊的建設將有效加快這一進程。一方面,青年教師的成長,需要有經驗的老教師的指導;另一方面,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的高校教學工作,老教師也需要在與青年教師的知識共享中不斷地更新觀念和知識。
2 獨立學院教學團隊建設面臨的困境
2.1 對團隊建設的重視不足 獨立學院作為大眾化教育的產物,歷經十余年的發展,已經從規模擴張邁入內涵提升的發展階段。但由于辦學歷史不長和辦學層次低于普通本科高校,獨立學院教學團隊建設未能得到教育部或者是省級教育主管部門足夠的關注度,其建設的制度環境欠佳。
2.2 有影響力的團隊帶頭人較為缺乏 團隊帶頭人作為教學團隊的核心,是建設高績效教學團隊的重要條件和有效保障,一般而言,團隊帶頭人除了具備熱愛教學工作的基本條件外,還具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和嫻熟的教育教學技巧,應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相當的研究積淀和有一定的學術成就,對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有較清晰的認識,對學科發展的方向有較敏銳的洞察力,并且具有能凝聚團隊的學術人格魅力。然而,獨立學院教師隊伍呈年輕化態勢,更多的擁有中級職稱的碩士研究生,在教學經驗、教研科研成果積累方面都有待提升,可以說獨立學院自有專任教師隊伍中教學科研方面的權威專家或教師較為缺乏,而外聘或兼職教授由于體制的現實制約,使其難以確保長期穩定有效致力于獨立學院教學團隊建設。
2.3 教師參與教學團隊建設的積極性有待提升 與普通本科院校科研與教學任務并重不同的是,獨立學院大多數定位于“教學型”,培養目標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然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標準與之相匹配,無法簡單復制普通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評價標準,就使得獨立學院教學團隊建設成果需要檢驗的時間較長[2]。加之受普通本科高校重科研、輕教研的傳統觀念影響,教研成果相比科研成果,在教師個人職稱評定的受重視程度更低,挫傷教師參加教學研究改革的積極性,成為束縛獨立學院教學團隊建設的重要因素。
3 獨立學院教學團隊建設的可行路徑探析
3.1 進行教學團隊共同愿景塑造 愿景作為教學團隊建設的遠景目標,通過將團隊未來發展的遠大目標與團隊成員的共同愿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達到激發團隊成員創造力,增強團隊凝聚力的效果。組建教學團隊的最終目的在于提高本科教學質量。在這一共同愿景的鼓舞下,整合團隊成員力量,形成明確的教學改革目標和清晰的教學改革思路,將教學團隊建設同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個人發展等緊密結合,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積累經驗,培育特色,最終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3.2 加強教學團隊梯隊建設 在適度規模的前提下,應注重團隊成員在專業能力、年齡層次、任務分工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大量實踐經驗證明,教學團隊的建構適宜采用行為組織學中經典的金字塔型結構,即配備團隊帶頭人1名、教學研究骨干3至5名、青年教學人員3至5名,另外配備輔助教學人員1至2名。首先,鑒于獨立學院師資隊伍的實際情況,在沒有更合適人選的情況下,應秉持“不為我有,能為我用”的準則,通過聘請母體高校教師兼任教師擔任團隊帶頭人,承擔起團隊建設初期在方向把握、任務布置、對外聯絡等職責。其次,獨立學院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有一批擁有一定教學實踐經驗的青年教師逐步成長為教學研究骨干,是教學團隊的中堅力量和團隊建設目標的主要實現者,能清晰把握教學改革的方向,將團隊建設任務推向實施,是向帶頭人方向發展的儲備人才。再次,對于任教資歷較短教師,可逐步參與一線教學工作,主要負責團隊建設過程中具體瑣碎的事情,并通過不斷的培訓和再教育得到提高,逐漸發展成為教學骨干。最后,教學團隊建設需要從行政管理崗位提供日常事務支持和實驗技術服務崗位提供技術管理支持等方面的輔助教學人員,亦是團隊建設有序推進的重要組成。
3.3 注重實踐教學導師隊伍建設 為了更好地實現獨立學院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獨立學院教育工作合格評估指標體系》中確立的“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定位”。獨立學院教學團隊建設過程中應從培養學生未來崗位核心能力分析入手,建設一支懂技術、知工藝、掌握專業前沿發展動態,了解專業崗位及崗位群核心能力要求的專業實踐技術人員隊伍來擔任實踐教學導師工作。結構上可專兼結合,一方面聘請企業中富有經驗的一線生產和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將行業中的前沿技術規范、職業要求等信息引入教學,以利于學生掌握專業技能和強化職業意識[3]。另一方面應加強對專任教師實踐技能的鍛煉,包括鼓勵專業教師參加職業技能水平考試,獲取相關專業資格證書,派新進教師在企業進行掛職鍛煉,或到行業企業兼職,增進實踐技能。
3.4 進行配套制度建設 合理有效的配套制度,是教學團隊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獨立學院應為教學團隊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制度條件支持,如相關政策的傾斜和配套經費的保障等,包括為教學團隊開展教學改革研究提供活動場所、軟硬件設施以及活動經費等;為團隊成員教學技能提升提供必要的學習進修機會;在職稱評聘、晉級評優等方面體現對有建設成績的教學團隊的支持與鼓勵。
參考文獻
[1]趙麗.本科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有效途徑探析[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1,31(5):145-146.
[2]沈慧.獨立學院教學團隊建設的困境與出路[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3):23-24.
[3]黎國勝.教學團隊建設管理研究與實踐[J].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4):28-31.
(責編:吳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