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榮 石澎
摘 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等職業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也是高職院校自身生存發展的內在需求,而頂崗實習是高職人才培養的關鍵,是實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重要途徑。頂崗實習質量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對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而言,作為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必須盡快建立一套快速而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統,來對學生校外頂崗實習進行管理。
關鍵詞:頂崗實習 人才培養 管理系統 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a)-0138-01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中,明確指出要“引導建立企業接收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的制度,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高等職業院校要保證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時間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1],并要求各高職院校應加強和推進校外頂崗實習力度,使校內生產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頂崗實習工作作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高等職業教育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作為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需要通過頂崗實習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動手能力水平,培養其職業綜合能力,并建立起良好的職業道德,頂崗實習質量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
1 普遍現狀
顯然,頂崗實習是一個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共同參與的過程。在此階段,學生具有雙重身份,他們既是學校的學生,實習作為教學安排的一部分;同時又是企業的員工,承擔著崗位工作任務,因此要接受學校和企業的雙重管理。學校和企業是性質不同的兩種社會機構,各自的運行規律和追求目標不同。學校的主要目的是育人,而企業則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標。不同的目標會使雙方在許多方面的認識出現偏差,甚至產生矛盾。如:學生的實習補助問題,工作時間問題,加班工資問題,學生食宿問題等等。當前的實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學校和企業的聯系不夠緊密;學校對學生的實習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學校難以實現全程監管學生的實習工作,僅僅驗收實習效果,難以有效地監督提高學生實習的積極性。
2 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分析
作為國家骨干高職院校的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響應國家號召,在深入了解全國知名職業院校和國外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成功實踐的基礎上,積極吸收、借鑒與提高,建立起了全新的工學結合“1+1+1”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一年時間在學校學技術理論、一年時間在實訓基地邊干邊學、一年時間到企業頂崗實踐。大三最后一年的企業頂崗實踐安排,是按照優先學校安排、專業對口的原則上,先到企業進行12周生產性頂崗實習;下學期面臨就業,是以學生自主尋找就業單位進行實習的方式進行就業性頂崗實習。這樣專業對口的實習,能保證學生畢業上崗與企業需求無縫對接。
在目前的招生規模下,已經不可能實現一個教學班的學生同在一個單位實習了。在生產性頂崗實習階段,是以學校為主進行安排,主要安排在學院生產性實訓校區的各企業內,相對而言,學校與企業和學生的聯系較多,但受生產性實訓校區企業規模所限,一個班的學生會分散至不同企業中去,也有一部分學生是自主實習;而到了就業性頂崗實習階段,面臨就業問題,學校基本不直接安排實習單位,是以學生本人聯系實習單位為主,實習單位地點分散嚴重,管理難度更大。
在這個過程中,會在在不少問題,如學生實習地點不集中,頂崗實習人數多,管理混亂,學校和企業指導教師缺乏溝通,師生之間、校企之間信息溝通不對稱。所以,如何保障學生的頂崗實習效果,如何確保信息能在師生之間及時、方便、順暢、準確地進行傳遞和接收,如何滿足學生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如何監控學生的實習情況和教師的指導情況等,這些都是急需高職院校解決的絆腳石。雖然現在可以借助電話、電腦、郵件等現代通訊技術進行交流、聯系,但仍然存在局限性,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只能巡點,或是遠程指導,很多時候并不能很及時地發現和解決實習中出現的問題,實習質量難以保證。
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在學生頂崗實習的管理上仍然是比較粗放的,對實習過程的管理不夠到位,由于學生已分散至校外,難以收集學生資料,有的指導教師只要求學生實習結束后交實習日志和總結報告,而忽視過程管理;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問題不能及時向指導教師反映并得到響應;學校通知或公告不能第一時間傳達到所有學生等。作為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單位,這種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肯定是不行的,必須盡快建立一套快速而行之有效的實習質量監控措施,來對學生校外頂崗實習進行管理。
3 政策支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2],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也指出,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以信息技術支撐產教結合、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3]。2012年底,教育部發布“職業學校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規定(試行)(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提出“學校應該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頂崗實習管理平臺,與實習單位共同加強頂崗實習過程管理”[4]。隨著通信技術與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職業教育信息化的不斷升級改造,各類信息系統逐漸在學校各個環節中應用,包括教學管理、就業實踐等,越來越多的新機遇和挑戰將對高職院校的頂崗實習模式進行考驗。借助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開發學生頂崗實習管理系統,實施頂崗實習課程化管理,是有效提高頂崗實習管理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手段[5]。
4 結語
頂崗實習質量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身為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單位,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必須盡快建立一套快速而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統,來對學生校外頂崗實習進行管理。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
[2] 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3] 教育部.職業學校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規定(試行)(征求意見稿).
[4]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
[5] 潘學海.基于網絡信息技術的學生頂崗實習課程化管理模式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1(16):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