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榮
摘 要:田徑課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養成自己鍛煉身體的習慣,慢慢形成終身體育觀。而田徑課教學是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的主要途徑,原因是田徑運動可以全面的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如果我們使用田徑課程中的教育競技、健身功能,那它的作用就不會被別的項目取代。所以該文會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做一定的驗證與分析。
關鍵詞:體育院校 田徑課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b)-0141-02
田徑運動可以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可以提高發展各類運動所需要的身體素質,對其他的項目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其他的體育項目所不能代替的,所以田徑運動可以有效的提高青少年的全面身體健康和發展,也是學校開展課程中比不可少的課程之一,在體育領域中占重要的地位,學生對田徑課程的學習可以促進身心器官的發展,呼吸系統會變得順暢,動作變得輕松,還可以考驗和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以吉林體院為研究對象,對學生進行田徑項目內容了解調查分析,了解學生參加田徑課的現狀,分析田徑活動內容的影響因素,探析其內在規律與特點并提出發展對策,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地參加田徑運動,為加強學生的體育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從吉林體育學院學生抽取200名學生進行調查,分成男女兩組,其中男生110人(55%),女生90(45%)。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有關田徑教學模式方面的文獻資料,以及通過Internet互聯網收集獲得體育院校田徑內容方面有關資料,為本論文的參考、分析和撰寫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為該研究提供理論依據與參考。
1.2.2 問卷調查法
通過研究內容,設計好調查問卷,對在校學生發放2次問卷,兩次發放問卷間隔為10天,接受問卷的學生不變,并進行可信度調查。共發放200份問卷,返回188份,返回率94.3%,有效問卷188份,有效率100%。
1.2.3 數理統計法
用Microsoft Excel對收回來的問卷進行分析。
2 體育院校田徑教學模式的調查與分析
體育院校的學生在田徑項目的選擇上有短跑、跳高、投擲、跳遠等。我們通過發放問卷調查,對同學們在田徑項目上的選擇做了調查。
在對三個年級的調查中發現,目前體育院校田徑模式比較老舊。大家都知道,符合實際的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習興趣和養成體育習慣的首要條件。調查結果顯示(見表1),當前大學田徑課仍以短跑、跳高、投擲、跳遠等技術性教學為主,教學過程過于強調競技運動教學和技能的整體性要求,而忽略了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和身心發展,過于強調運動能力的提高。
通過表2可以看出,學生課外鍛煉不足的因素有很多,主要集中在“運動場地器材不足”“田徑內容枯燥,沒有興趣”“田徑有些技術動作難度大不適合自己”,大二年級主要因為“運動場地器材不足”,大三年級主要因為“學業緊,壓力大”、橫觀表格則發現,“運動場地器材不足”、“擔心在學習技術時受傷”、“田徑有些技術動作難度大不適合自己”和“學業緊,壓力大”是學生共同影響因素,但“學業緊,壓力大”主要集中在大三學生群體中,對其他年級影響不是很大。學校方面應在擴充場地器材上加大投入,并作好各運動項目的場地器材協調,有利于學生在田徑課中內容的多元化,同時也限制了部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發展,學生人數的增多,出現了運動場地擁擠的局面,有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由于學校體育設施不夠,體育器材少,使他們感到沒有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逐漸失去了參加的興趣,特別是女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把主要的精力都投放到了文化課中,沒有足夠的時間參加鍛煉。
問卷調查顯示,35.7%的老師認為按走、跑、跳、投分類較好,而學生恰恰相反,認為按走、跑、跳、投分類不好;50.6%的老師和學生都認為按運動項目分類與按走、跑、跳、投分類可以相互借鑒,只有13.7%的老師認為按運動項目進行分類較好,而學生和老師的看法一致。數據顯示,教師們比較反感田徑課程按運動項目分類,贊成按走步、跑步、跳高、投擲分類。或著對兩類進行調整,這樣就為我們以后的田徑課提供了比較合理的參考。
學生問卷調查顯示,51.6%的學生認為應充分借鑒。按運動項目分類的優點,贊成按運動項目分類的占18.0%。按走步、跑步、跳高、投擲分類的學生占12.4%,還有18.0%的學生選擇了無所謂。
調查的結果表明師生們對現在過于競技化的教學內容感到比較無聊,希望可以將田徑課變得更加有意思。
由表4可以知道,認為田徑體育鍛煉內容很重要的占大多數,其中,男生占到人數的30.5%,女生占20.7%,認為比較重要的和不太重要的人數占調查總人數的近半左右,但是女生多于男生,認為不重要的占一少部分,可以看出體育鍛煉中,男生比較積極參加,女生體質較弱,田徑體育鍛煉內容以男生為主?其中男生中仍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田徑體育鍛煉內容不太重要?由于傳統思想影響,很多學生“重學業,輕體育”,認為發展智力,學習文化課知識比練習體育重要得多?影響女生參加田徑體育鍛煉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由于活動時,很多人在看,怕做不好別人笑話,怕苦、怕累、而沒有付之于行動。對于這一部分女大學生若對她們加強宣傳教育,正確引導,積極組織她們必將會積極地投入到課田徑鍛煉的行列當中;在鍛煉過程中,應該對運動場地器材進行合理分配,盡量為女生提供方便,專門劃出一部分適合女生鍛煉的場地器材供女生使用,以吸引她們自覺加入田徑項目的行列。
分析所得調查結果,田徑課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已不再受學生的喜愛,造成68%的學生對田徑課興趣缺失。這種狀況的出現,一方面存在學生對田徑內容對青少年體質影響認知不夠深刻,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個性使然。
3 體育院校田徑教學模式的困境
3.1 體育院校田徑教學模式的困境
當前,田徑課不受重視。但隨著新的教育思想的深入,學校體育課中出現很大發展,作為傳統的田徑課,與其他體育項目相比,就顯得枯燥和乏味。
3.2 學生不喜歡上田徑課的原因
同學們不喜歡上田徑課方面的內容的原因很多,最關鍵的就是下面的兩個方面:首先是對田徑項目的認識少,學生對于田徑項目課程的認識不足,對于技術性較強、運動量較大的項目,學生認為難度比較大,身體素質要求較高,不好掌握,所以降低了學習田徑課程的興趣。其次學生對是教師的教學目標、評價體系導致厭學的情緒,在教學評分上,教師把學生的運動大小和練習多少當做給分標準,根本不看學生本身的體質的不同。
4 體育院校田徑教學模式的分析和對策
4.1 加大對體育課的改善,加大健康意識,培養鍛煉能力
學校應加強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轉變教學理念,深化課程改革。在田徑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轉換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田徑項目的興趣,使學生主動投身到田徑運動中來,要改變以前以競技體育為重點的教學理念,要有意識地將教學重點轉向傳授健身知識、健身技能、健身方法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上,使課程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與中學體育教學吻合,此外,要增加女性體育教師的數量,保證男女教師比例均衡,更好的開展體育教學。
4.2 對田徑項目的資金投入增加、重視場地、器材的修理和合理的搭配
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是學生體育鍛煉的基本,隨著學校規模的發展,學生數量增多,運動場也應不斷的增加,建立起優秀的教學環境。因此,學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并挖掘潛力,合理安排學生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學校要搞好體育場館、器材的規劃建設,使體育場館設施的硬件條件跟得上學校的總體發展,以保障學生田徑課的開展。學校必須每年逐步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逐步改善場地、器材的現有條件,保證學校能有計劃、有重點增置體育設備,維修場地,為體育院校課田徑鍛煉創造良好的條件,以適應學生選擇不同田徑項目的需要,運動場地器材設施應根據學生喜歡的田徑項目人數的比例設置,以吸引更多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興趣來參加他們喜愛的項目。
4.3 學校應加強對學生進行田徑項目的正確引導
田徑運動是人類最基本的運動形式,為其它體育運動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很多體育項目都把它作為發展全面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為了較客觀的衡量學生在其它運動項目中身體素質狀況,檢驗身體發育,一般都選用田徑項目制定測驗標準,并作為常規性測驗指標。其次,田徑運動的各項都要求學生在有限度的條件下表現出超越自身的能力,要有克服困難和挑戰目標的勇氣。田徑運動是個人項目,更多依靠自己獨立完成,這對于培養學生體育運動中的應變能力,自我情緒調節能力,個性發展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 任立峰.論如何改善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36(5):30-32.
[2] 王志峰.在田徑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新課程:教研,2011(6):40-41.
[3] 黃儒鴻.體育游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于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人文縱橫,2010,8(9):100-102.
[4] 何愛,孫建軍,高欣.體育游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菏澤學院學報,2011,33(5):135-138.
[5] 劉時強.新課改下中學體育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