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偉錄+吳水欣+郭碧云
摘 要:該文概述了發展富硒農業產業的重要性及前景,并針對梅州市的生態、環境、資源優勢條件,提出了發展富硒農業產業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富硒農業,發展對策,廣東梅州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8-09-02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適當補硒,具有抗癌、抗衰老、解除重金屬毒害等重要作用。開發富硒農產品,對提高人類健康水平、發展特色高效農業、打響地方特色品牌、增加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
1 發展富硒農業產業前景廣闊
1.1 硒對人體健康有重要作用 硒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被國內外醫藥界和營養學界譽為“生命的火種”,享有“長壽元素”、“抗癌之王”、“心臟守護神”、“天然解毒劑”等美譽。其生物學功能主要有:提高人體免疫力,抗氧化、延緩衰老,保護修復細胞,防癌抗癌,對重金屬有解毒作用,保護眼睛等。
1.2 富硒資源分布不均 全世界有42個國家或地區缺硒,我國有72%的地區缺硒,缺硒省份達22個。缺硒已嚴重威脅我國國民的身體健康,如東北地區的克山病、大骨節病及心腦血管疾病就與缺硒有密切關系。因此,多數人需要適量補硒,而食用富硒農產品是最健康、簡單、有效的方式之一。
1.3 富硒農業產業前景廣闊 當前,富硒農產品正逐步被消費者認識,富硒米、富硒茶等一大批農產品正逐步走向市場;一些天然富硒區如湖北恩施、陜西紫陽、甘肅蘭州、江蘇如皋等地政府也在著手推進富硒農業產業發展。可以說,富硒農業產業是一代表健康的朝陽產業,前景廣闊,應抓住機遇大力發展。
2 梅州發展富硒農業產業優勢條件
2.1 生態優勢 廣東梅州山清水秀,是中國第5個文化生態保護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粵東北區重要的飲用水源涵養地,中國第2個國際慢城(雁洋鎮)所在地,全市8縣(市、區)中4個縣(區)獲評“中國長壽之鄉”(蕉嶺、大埔、豐順、梅縣),其中蕉嶺獲評“世界長壽之鄉”。
2.2 環境優勢 “八山一水一分田”是梅州的資源稟賦,全域近1.6萬km2,平坦農用地接近16.7萬hm2,山地120萬hm2,域內農業生產的光、溫、水、氣、土壤等農業生產先決條件優良,年日照數1 500h以上,年平均氣溫21℃,無霜期300d以上,年降水量1 500mm以上,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是廣東省優質農副產品重要的生產基地。
2.3 資源優勢 梅州市又是土壤富硒大市,經過廣東省地質局第八地質大隊數年監測,發現梅州全域有近1萬km2土壤富硒,含量達0.53mg/kg土,比國家富硒標準0.4mg/kg土高出32.5%,極具開發利用價值。通過對采集的農作物樣品進行分析,發現部分茶葉、水稻等作物富含硒元素。
3 發展富硒農業產業的對策與建議
3.1 高端定位產業品牌 梅州是客家人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是客家文化的代表區域,被譽為“世界客都”,對此,可充分發揮梅州市土壤豐富的硒資源優勢,加快富硒農產品開發,結合長壽之鄉的宣傳推介,打造“世界客都—長壽硒谷”品牌。
3.2 科學制定發展規劃 依托專業技術團隊,根據富硒土壤的分布,結合當地光溫水氣等資源特點、特色優勢作物的種植傳統及區域,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并確定特色富硒農產品產業化開發的重點區域和品種。
3.3 組建技術開發團隊 首先在市內組建技術團隊,由土壤學、生物學、食品學、營養學、衛生學等專家組成。其次,主動與全國富硒農業技術與產業創新領域、富硒技術產業化領先的單位和專家溝通聯系,并邀請國內外具有合作意向的專家組建項目技術開發團隊,為富硒農產品高產、高效、安全生產和加工等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3.4 遴選產品打造基地 根據富硒土壤區域調查情況,通過檢測產品質量等措施,對現有產品和基地進行遴選,開發打造富硒農產品基地。同時,通過實驗遴選出一批聚集硒能力強、便于開發、適合推廣的農作物,引導推廣種植,培育建立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
3.5 培育主體長效開發 在政策引導、融資支持、技術合作、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適度傾斜,努力扶持、培育一批具有專業技術團隊,專業致力于富硒農產品研發的經營主體,長效開發富硒農產品。
3.6 制定地方富硒標準 目前富硒農產品國家和行業標準較少,為規范管理,依靠技術開發團隊盡快制定主要富硒農產品地方標準。同時,著重開展各種農作物對硒吸收富集的差異性試驗研究,篩選適宜開發的優良農作物品種。積極研究富硒農產品生產、加工技術,總結提出一套成熟的富硒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富硒農產品硒元素保持與質量控制關鍵技術,確保富硒農產品質量。
3.7 科學規劃配套招商 由市政府站在全市發展戰略的角度,高端規劃,組建招商團隊,與珠三角、港澳臺、揭潮汕乃至全國有實力的公司主動對接,到梅州投資富硒農產品生產開發,共同打造“世界客都—長壽硒谷”品牌。
3.8 梯度宣傳打響品牌 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各種渠道、各種場合,多形式、多層次開展梅州富硒長壽品牌的宣傳推介,不斷提高梅州長壽之鄉和富硒產品的知名度;積極組織富硒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參加國內外高檔次的農業展銷博覽會、研討會等,宣傳品牌,擴大市場,提高效益。
3.9 加強合作,構建富硒鏈條體系 加強與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廣州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校及中國營養協會、中國養生食品協會、中華素食協會等NGO組織的合作與交流,引進、開發一批富硒保健食品,如各類富硒保健水果、食品、飲品、含片、沖劑、調味劑等,發展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
總之,發展富硒農業產業,打造“世界客都—長壽硒谷”品牌符合養生保健社會潮流,前景廣闊,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當地政府高度定位,整合各部門資源,制定長效機制,進行科學規劃設計,積極引導扶持富硒產業發展,合力推進打造。 (責編:吳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