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談到芭蕾基訓課堂音樂是最受芭蕾教師關注的話題,都希望用好聽的音樂將整個練習的過程變得美好而令人難忘。一個樂句簡單的呼吸便可能幫助舞蹈演員完成一直無法逾越的表現點,音樂對舞蹈的內在暗示不言而喻。對于演奏員來講,音樂和舞蹈完美的結合,是一直以來的追求。
【關鍵詞】芭蕾基訓;課堂音樂
一、課堂音樂的選擇
在選擇方面,可以選用專業的舞蹈伴奏曲譜,像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芭蕾舞課堂音樂200首》, 還有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的《芭蕾基訓鋼琴小品》等。我們還有很多音樂作品的浩瀚無垠,器樂的,聲樂的,還有交響樂,這些音樂很多都可以用作芭蕾伴奏音樂,但是需要根據舞蹈的性格來改編音樂,進行二度創作。 在改編當中,除了風格的正確把握外,節奏、速度的準確也至關重要,速度太快太慢,都會影響基訓課課堂的訓練。
大家都熟知的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的第二樂章。這個優美的柔板的樂章就可以做把下地面的 Adagio, Adagio是柔和,甜美的意思。音樂風格和舞蹈性格完全吻合, 但是要在幾個地方做改編。首先是節拍上,原譜是2/2 拍,但是舞蹈組合的Adagio一般是用慢板3/4拍子的時候比較多,首先確定左手的XXXXX的伴奏型,右手旋律不改,但是要把旋律編配在三拍子節拍當中。其次是長短上要刪減,截取原譜第二樂章第一小節到十六小節,改編成舞蹈組合Adagio的4個八拍的長度結束。然后是隨著舞蹈的韻律同呼吸,舞蹈的呼吸很重要,每一個呼吸都是一個表現點。一起開始,一起呼吸,一起結束,每一個舞蹈動作都要在音樂里。
鋼琴詩人肖邦,浪漫派的杰出作曲家鋼琴家,他的作品充滿浪漫色彩,富有詩意,尤其是他的夜曲,旋律優美,給我們的課堂音樂又增添了更多精彩的選擇。比如作品OP9NO2,先把原譜12/8的節拍,改編成3/4拍,然后不變的旋律,不變的音樂氣質的四個八拍的長度。還有作品OP27NO2是一首有夢幻一般甜美的作品。
舞蹈組合當中除了慢板優美的,還有需要輕松歡快音樂風格的組合,比如小跳,打擊。舒曼的《快樂的農夫》,是弱拍起,旋律開始在左手,八小節后,出現在右手四小節,又回到左手 四小節,最后在右手四小節后結束。一共20小節,舞蹈的五個八拍時間。舞蹈組合一般是四個八拍,八個八拍,這個就要刪節成四個八拍,那么開始的四小節一個八拍,第9小節,10小節和最后兩小節組成一個八拍,兩個八拍,重復一遍,正好兩個八拍。這樣的編排,是為了刪節后旋律聽覺上的完整性考慮。這樣,符合了組合的長度要求,又有旋律的完整流暢。改編完就可以用在“ 打擊 ”和“足尖立”的組合。約翰·斯特勞斯的閑聊波爾卡, 旋律正好符合組合的四個八拍長度,節奏鮮明,旋律歡快,速度稍快,可以用在把上的“打擊”和地面的斜線轉。
瑪祖卡舞曲、塔蘭泰拉舞曲、波羅乃茲舞曲等這樣的民間舞曲也要有準備。有一本《芭蕾代表性》舞蹈伴奏鋼琴譜,里面有多種舞蹈性格的曲譜。比如探戈舞曲可以用在把桿的單腿蹲上,瑪祖卡可以用在小跳上,塔蘭泰拉舞曲可以用在小踢腿上,波羅乃茲用在大踢腿上。各種舞曲音樂,都會給課堂增添色彩。
舞劇的音樂也是必不可少的準備,多看多聽舞劇《天鵝湖》、《堂吉柯德》、《睡美人》、《吉賽爾》等。
二、彈奏課堂音樂
在彈奏技法上、音樂的表現、力度的變化、踏板的更換、節奏速度的把握,還有更重要的就是交流,和舞蹈的交流,音樂和舞蹈的交流。音樂和舞蹈在呼吸上的一致,是最默契的配合。
(一)音色和聽覺
伴奏、獨奏、聲音是對彈奏技術技巧綜合能力的體現。 音色應屬于技術范圍,比較快速跑動和手指均勻更高一籌的技術。針對舞蹈伴奏,我認為對聲音要有“音樂聽覺”和“舞蹈聽覺”的雙重要求,符合雙重聽覺的要求。音樂聽覺是建立在基本功基礎上的,通過指尖觸鍵發出有控制的,想要的高質量的飽滿聲音。舞蹈聽覺是指我們彈奏的聲音,符合音樂聽覺的聲音,是否給予舞蹈動作以準確的暗示和啟發,以至于帶動的效果。把音色發揮到舞蹈的極致。二者達到渾然天成,天衣無縫。
(二)速度和節奏
速度在舞蹈伴奏中至關重要。在課堂里,就如同指揮發揮的作用。 在指尖上的速度,慢一點快一點,對舞蹈來講,就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針對速度,要嚴格準確。一個 BATTEMENT TENDU 的組合,在編排上,可以兩拍一個動作,也可以一拍一個動作,動作的速度不同,節奏編排也不同,在兩拍一個動作的時候,選擇四分音符,時值相對長的節奏編排,一拍一個的時候,換成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或者切分音,音符密集的音型,達成聽覺和視覺一致性,2014年遼寧芭蕾舞團把《斯巴達》和《羅密歐和朱麗葉》這兩部都有很經典的表現。
(三)背譜
準備好的 組合曲子,盡量背譜彈奏,因為彈舞蹈伴奏很重要一方面要眼睛看舞蹈演員動作彈伴奏,如果又要看譜又要看動作,就會有困難。對準備的譜子一定要熟練。伴奏是需要配合的,配合首先要很熟練自己的那一部分的事情,才有能力配合組合動作。在課堂上,準備的譜子,要根據動作的需要有的要做些調整,節奏型上的,速度的一些小改動,如果不熟練,即興改動就難上加難了。
(四)即興伴奏
課上的即興伴奏體現在,邊看舞蹈教員出動作,邊迅速在腦子里完成與動作組合相吻合的音樂,然后彈出來。這需要有大量音樂的積累和對和聲、織體的快速編配能力。平時可以練習用一個旋律,用不同節奏和速度,不同伴奏型,編配成不同組合的伴奏音樂。比如,控制和小踢腿,是風格截然不同個兩個動作,在音樂風格,節奏和速度上都有很大的差距,一個是優美的慢板,一個是輕快的行板,那么就在旋律不變的前提下,練習編配能力。
芭蕾課堂音樂,要遵循芭蕾舞蹈組合的訓練目的,和舞蹈的韻律為原則,擴展豐富的,不用時期、不同風格的音樂資源來精彩芭蕾課堂音樂。
作者簡介:王歡(197—),遼寧芭蕾舞團,二級演奏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