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國的藝考熱潮愈演愈烈,如何在最短時間把學生的視唱水平提高到一定高度,如何培養并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表現能力、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等。節奏感是視唱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本文通過認、讀、聽、寫四個方面來闡述如何培養節奏感并形成節奏意識,從而感知音樂作品的豐富情感。
【關鍵詞】視唱;節奏感;節奏意識;教學
一、通過基礎訓練培養節奏感
在訓練中要注意做到認、聽、讀、寫四個步驟,首先要以認清各種變化的節奏型為基礎,然后做到能準確的把它們聽并讀出來,這兩點我認為是最重要的,最后是能準確地寫出來,強化內心對于節奏的意識。這其中所有的訓練都要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做一些針對性的練習,且要注意由較單一化的節奏型向綜合化的節奏型過渡,由較基本的節奏型向較難一些的節奏型過渡,堅持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便能快速的認清節奏型,達到最好的訓練成果。
不同的節奏型要使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認讀訓練,需要注意的節奏型如:
帶休止的節奏型。許多學生在讀到帶休止的節奏型時容易緊張,從而造成內心混亂打亂原本的速度。那么在平時的節奏訓練中就要注意克服,把它當做一般的節奏型來對待,可以先在心里默念估算休止的時值,要注意穩住內心的速度感,這樣就可以更加精確的把握休止的時值,從而準確的讀出這一節奏型。
附點節奏型。對于這種節奏型往往許多學生都會在附點時值還未延續夠的時候就讀結束了,時間長了以后就會演變成附點時值未讀夠的情況,從而形成不良的節奏意識。這樣不僅會影響音樂的整體變現力,還會影響這一節奏型的特點。
切分節奏型。對于這種節奏型在練習時要注意其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重音,重音應表現在第二個音符上面,因此,在讀這種節奏型時讀的最重的音就是第二個音符。
二、通過體態律動培養節奏感
在律動練習中我們可以借助一些動作來培養節奏感如:在教室里我們可以讓學生們均勻或不均勻的各自散開,老師首先播放或彈奏一首較緩慢的音樂,讓學生們跟著音樂自由的走動并且根據自己的想象做出與音樂相符的一些動作出來。當過了一段時間后可以在原有的節奏基礎上進行變速,這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在原有的走動基礎上做一些踏步或跑動的動作,并且可以邊跑動邊加上一些與音樂節奏相符的動作。還可以多彈奏變化幾種節奏型或播放曲風不同的歌曲,讓學生們自由發揮相互合作做出相應的動作。這樣的動作模仿形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們能清楚的分辨出這些基本節奏,還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也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
三、通過語言感受節奏感
語言是人們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表達的符號。人們通過語言來轉播文明。人類的語言也是感受節奏感的主要來源之一,我們在平時的說話中其實就含有微妙的節奏。學生們生活在語言環境中,那么通過語言節奏來掌握音樂節奏就要容易多了。我曾經在一堂小學的音樂課堂上就嘗試用過這樣的方法,首先給學生們寫出一個節奏型,然后根據節奏型讓學生們即興填上簡單的短語或句子,等他們都填好之后讓他們自己先來進行有節奏的朗讀,并且帶感情的朗讀,然后再讓他們排除節奏型,這樣既給學生們進行了節奏訓練又培養了他們的語言創作能力,還能讓他們感受節奏感。
四、通過欣賞優秀音樂作品培養內心節奏感
在日常的視唱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內心節奏感,幫助學生提高對于節奏的掌握能力和表現能力。多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感知節奏。比如說音樂作品《西倫達》,這是一首巴西民間兒歌,全曲節奏比較歡快、旋律優美而富有動感,表現了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在欣賞這首歌曲的時候可以利用舞蹈的形式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參與性,從而使學生能對這首歌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舞蹈編創的過程中,可以誘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通過自主參與這一環節進一步掌握對于歌曲的節奏、情感的表達能力。這種借助優秀音樂作品培養內心節奏感的方法在視唱學習中尤其能彰顯出它的優越性。如在一些視唱曲目中,學生能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就準確地將它演唱或彈奏出來,這就表示經過培養建立了演唱這一視唱時統一的內心節奏感。
五、通過節奏感知音樂情感
在音樂的學習中,老師讓學生感受一些歌曲要表達的情感時,這時我們就應該通過它的節奏初步判斷他的曲風,是快歌還是慢歌,再綜合各個方面最后再來判斷它要表達的情感。由此可見,在音樂的學習中首先要接觸到的就是節奏,準確的掌握節奏,就可以抓住音樂的脈搏,從而感知它的情感,理解它的內涵。現在人們常說音樂無國界,當你在欣賞一首音樂作品時,也許你不理解它的歌詞大意,也許你根本就聽不懂它的語言,但是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你就可以感受到它要向你傳達的信息,可以真真切切的走進音樂的情感世界,感受它的喜怒哀樂。
在平時的視唱教學中,一開始,老師會引導學生通過用手劃拍或用手在桌面上打節奏的方法幫助學生培養節奏感,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打下用手劃拍的基礎后要盡量丟掉這個“拐棍”,通過內心去感受節奏,從而更準確地掌握節拍。在視唱教學課程中,我們還可以借助打擊樂器強化學生們的內心節奏感。這種方法不僅能吸引學生們的眼球,還容易被學生們所接受。從孩子時期,他們的天性就是敲敲打打,打擊樂器聲音響亮,富有特色,一出現就能抓住學生們的注意力,當抓住了他們的注意力后,就可以讓學生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打擊樂器讓他們根據譜子徒手做練習。在學生們各自都能掌握節奏后可以讓所有同學進行合作,一起來合奏某一條視唱,且在合奏時要讓學生們注意聆聽自己的節奏打的是否準確,自己打的節拍拍點與別人是否吻合,還有演奏時的力度、情緒等是否大致與別人相同。這樣既能增加課堂氛圍,又能讓學生們體驗相互配合的樂趣,為穩定內心節奏感逐漸扎下基礎。
作者簡介:張飛(1985-)男,漢族,江蘇邳州人,高中音樂教師;單位:江蘇省盱眙中學, 研究方向:音樂教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