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善 王 勇 趙志霞
1.大慶油田讓北醫院,黑龍江大慶 163000;2.大慶油田總醫院,黑龍江大慶 163000
大慶地區慢性胃病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狀況的調查分析
金玉善1王 勇2趙志霞1
1.大慶油田讓北醫院,黑龍江大慶 163000;2.大慶油田總醫院,黑龍江大慶 163000
目的調查分析黑龍江省大慶地區慢性胃病(CGD)患者的幽門螺桿菌(Hp)感染情況。方法選取大慶油田總醫院就診的CGD患者2 360例,采用快速尿酶試驗或者14C尿素呼氣試驗檢測Hp感染情況,比較不同疾病種類的Hp感染情況。結果2 360例CGD患者中,1 584例Hp(67.12%)感染,CU、DU、GU、CAG、CSG、GC及GERD的感染率依次為90.91%、84.57%、80.24%、52.02%、46.67%、32.35%。結論大慶地區CGD患者存在較高的Hp感染率,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以及胃癌更容易發生Hp感染。
幽門螺桿菌;慢性胃病;感染
臨床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Hp)是誘發慢性胃病(CGD)的主要病因之一,早期規范化治療CGD的關鍵在于提高用藥針對性以及預防耐藥菌株的生成[1]。因此,在進行電子胃鏡檢查診斷疾病的同時,還應進行Hp感染監測。該研究分析了CGD患者的Hp感染情況及其與各類型病變之間的關系,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大慶油田總醫院經電子胃鏡檢查確診為CGD患者2 360例,胃鏡檢查前1個月均未服用對Hp生存有影響的藥物以及胃動力性藥物,無心肝肺腎等重要臟器疾病,無濫用藥物以及酒精依賴。男1 752例,女608例,年齡7~86(45.32依5.97)歲。經胃鏡檢查確診為胃食管反流病(GERD)68例,復合性潰瘍(CU)66例,胃癌(GC)90例,十二指腸潰瘍(DU)376例,胃潰瘍(gastric ulcer,GU)262例,慢性萎縮性胃炎(CAG)506例,慢性淺表性胃炎(CSG)992例。
1.2 方法
1.2.1 胃鏡檢查 采用日本富士EC 450WM電子胃鏡檢查,檢查時采集胃竇部位距離幽門2~3 cm黏膜組織4塊,其中,2塊送至病理檢查,另2塊作快速尿素酶試驗。
1.2.2 快速尿酶試驗及14C-UBT胃鏡下活檢胃黏膜標本采用Hp快速尿素酶診斷試紙檢查,觀察到試紙為淡黃色-桔紅色變則判定為陽性。受試者均于清晨空腹或者餐后2 h常規接受14C-UBT測試,以14C-UBT≥100dpm/mmol CO2表示Hp陽性。
1.2.3 血清Hp-IgG及Hp-CagA抗體檢測 受試者均晨取空腹靜脈血3mL,在常規下離心分離血清,置于-20℃冰箱中保存待測。采用酶標儀測定Hp-IgG及Hp-CagA抗體,以測定結果大于陰性對照的2.1倍判定為陽性。

表1 不同類型CGD患者的HP感染

表2 不同類型CGD Hp-CagA陽性率
1.3 Hp感染判定標準
快速尿素酶試驗、血清Hp-IgG抗體檢測以及組織學美藍染色三種檢測方法中,≥2種方法為陽性表示Hp感染。
1.4 統計方法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 18.0分析,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類型CGD患者的HP感染分布
2 360例CGD患者中,共1 584例(67.12%)為Hp陽性。1 752例男性患者中,1 141例 (65.13%)Hp感染,608例女性中,443例(72.86%)Hp感染,男女Hp感染率無明顯差異(P>0.05)。以CU最高,DU次之,GU位列第三,第四為CAG,四者均顯著高于其他類型(P<0.05),見表1。
2.2 不同類型CGD Hp-CagA陽性率比較
CU的Hp-CagA陽性率最高,其次為DU、GU、CAG,以GC的陽性率最低,各類型之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及胃癌等的發生及發展均與Hp密切相關。我國是Hp感染高發區,Hp平均感染率約為50%[2]。該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大慶地區CGD患者的Hp總體感染率達67.1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證實CGD的發生發展與Hp感染密切相關。
Hp感染進入胃粘膜以后即可產生毒性作用,引起食管胃黏膜損傷,故Hp感染可誘發胃食管潰瘍以及炎癥[3]。該研究中,CU、DU、GU及CAG的感染率均在80%以上,證明上述疾病的發生與Hp感染關系密切。既往觀點認為,男女激素差異、飲食生活習慣(吸煙、飲酒、暴飲暴食等)超逸可導致Hp感染率不一致[4]。但該研究中男女Hp感染率并無明顯差異,可能與上述因素缺乏特異性有關。GERD患者的Hp感染率僅為32.35%,其中,僅45.45%的患者Hp-CagA抗體陽性,顯著低于上述四種類型的疾病,認為Hp感染與GERD的發生并無必然聯系。
CSG的演變過程較長,依次可發展為CAG、腸化/異型增生,最終發展成為GC[5]。胡潔等[6]指出,Hp感染與GC的發生具有密切關系,Hp感染是胃癌前病變的一個重要步驟,其能夠導致胃粘膜上皮細胞的增殖與凋亡失衡,引發胃粘膜腺體萎縮、異型增生以及腸上皮化生等,具有較高的致癌風險性。該研究中,GC患者的Hp陽性率達52.02%,處于較高水平,證實了上述觀點。
根據Hp的毒力可分為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可生成CagA蛋白以及VacA,但Ⅱ型并無上述作用[3]。Hp-VacA及Hp-CagA蛋白與嚴重胃十二指腸疾病具有密切關系,其中,CagA作為Hp最主要的毒力因子,常用于評價Hp的毒力水平以及Ⅰ型Hp感染狀態[7]。該研究測定Hp感染患者的血清Hp-CagA抗體顯示,1 584例Hp感染患者中,有1 242例Hp-CagA抗體呈陽性,陽性率達78.41%。提示CGD患者的Hp感染多為Ⅰ型感染,毒力水平較高。比較各類型疾病的Hp-CagA抗體陽性率顯示,CU的陽性率達90.00%,DU、GU及CAG的陽性率均在80%以上,CSG的陽性率也高達66.67%。提示本地區Ⅰ型Hp感染與CU、DU、GU、CAG及CSG的發生具有密切關系。
綜上所述,大慶地區CGD患者的Hp感染較為廣泛,尤其是Ⅰ型Hp感染占主要地位,與CU、DU、GU、CAG及CSG的發生及發展密切相關,針對性采取抗生素根除治療Hp尤其是Ⅰ型,對于防治CGD、預防或延緩胃癌的發生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李春嫻,隴問菊,王培玉,等.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2):158-159.
[2]陶偉,張寧,楊力,等.慢性胃病及胃癌中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變化的關系[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2,37(4):350-353.
[3]高靜,張麗,靳松,等.慢性胃病患者口腔與胃內幽門螺桿菌基因型關系的研究[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0,26(5):266-269.
[4]蔣斌.幽門螺桿菌感染率2998例臨床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 (18):2869-2870.
[5]郜海燕.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慢性胃炎的關系[J].中國衛生產業,2014 (12):156-157.
[6]胡潔,孫哲,梅林,等.幽門螺桿菌細胞毒導致胃癌發生的作用機制[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4,30(2):156-159.
[7]黃語嫣,葉建新,高楠,等.幽門螺桿菌、血清胃蛋白酶原與慢性胃病及胃癌的關系[J].江蘇醫藥,2013,39(5):528-530.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Chronic Gastric Disease Patients From Daqing Area
JIN Yushan1WANG Yong2ZHAO Zhixia1
1.Daqing oilfield Rangbei hospital,Daqing,Heilongjiang Province,163000 China;2.Daqing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Daq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1630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e the Helicobacter pylori(Hp)infection in chronic gastric disease (CGD)patients from Daqing area Heilongjiang Province.Methods2 360 cases of CGD patients in Daqing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were collected, the Hp infection was detected by rapid urease test or 14C urea breath test,the Hp infec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seases were compared.ResultsIn 2 360 cases of CGD patients,1584 cases of Hp (67.12%)infection,the Hp infection rate of CU,DU,GU, CAG,CSG,GC and GERD were 90.91%,84.57%,80.24%,52.02%,46.67%,32.35%.ConclusionCGD patients in Daqing area with higher Hp infection rates,Hp infection ismore likely to occur in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peptic ulcer and gastric cancer.
Helicobacter pylori;Chronic gastritis;Infection
R19
A
1672-5654(2015)03(a)-0174-02
2014-12-08)
金玉善(1977-),女,朝鮮族,黑龍江湯原人,本科,學士學位,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內科臨床醫療工作。
王勇(1976-),男,山東商縣人,本科,學士學位,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普外科臨床醫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