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靜 魏榛
【摘要】隨著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目標追求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大學生是青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必須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054-01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對大學生的言行具有意識導向作用。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涵的深刻理解,揭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的心理機制,完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的培育路徑,必須通過整合社會合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符合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使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內(nèi)化于心,付之于行,為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改善大學生身心健康提供精神力量。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闡述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人類文明優(yōu)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nèi)容,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與途徑
首先,通過閱讀,例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讀本》,認真、深入的學習,全面理解和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從傳統(tǒng)文化中充分汲取思想道德營養(yǎng),結合時代要求加以延伸闡發(fā),既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xiàn)代社會相協(xié)調(diào),又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樹深深植根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沃土。為了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的融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引導大學生應該關注時事熱點,及時充分地了解國內(nèi)國外發(fā)生的大小事。不要輕易被媒體導向影響,對于每一件事情都應該有自己理性的判斷,感性的認知。第二,大學生還是要做好學生的本分,明白時間的寶貴,規(guī)劃好自己的目標,適當?shù)膴蕵坊顒邮呛玫模绻屪约鹤兂伤鼈兊呐`,是可怕的。第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常說理想是豐滿的,現(xiàn)實是骨感的。因為人生多磨難,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不能讓自己對社會、對比自己生活好的人有仇視敵對的心理。第四,學習思考明白生命的偉大與渺小,有正確的生命觀。生命有無限奇妙美好的可能,有很多令人感動的情景。其實,在青年時期,最大地讓自己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擁有一顆熱愛祖國和同胞的心,并且用行動去表達來源內(nèi)心深處的愛,這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作為當代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著重落實在行動上。每個人都有參與社會事務的權利與促進社會進步的能力。同樣,每個人都有促進社會繁榮進步的義務與責任。通過參加各類志愿服務工作是表達這種“權利”與“義務”的積極和有效的形式。同時也是一種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很好的踐行方式。其次要勇于擔當社會責任,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和義務。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還要做到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并且要增強法律意識,做一個明是非、知榮辱、辨善惡、知法、明法、守法的公民。再次要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物質(zhì)追求與精神提升的關系。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正確處理物質(zhì)追求與精神提升的關系來實現(xiàn)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人作為一種生物性的存在,必然具有其物質(zhì)性、生物性的一面,因此,人必然要追求物質(zhì)的需要和生理的滿足。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人作為宇宙中的高等動物,又不能僅僅滿足于生理的享受和物質(zhì)的追求。人之為人,人之不同于動物就在于人有精神、有理想,有使用和駕馭物質(zhì)、金錢的能力。總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過程,是一個人加強修養(yǎng)、完善自我的過程,是精神和心靈得到滿足的過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感染引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進和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以道德價值和道德教育作用入手,才能找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進而更好的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成為社會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為祖國的未來建設打好根基。
作者簡介:
田靜(1986-)女,漢族,河北保定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魏榛(1985-)女,漢族,河北保定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