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軍 石巖
【摘要】職業學校要以“校中廠”為依托,探索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培養方面的新途徑——“雙師型”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在建設過程中,要學校重視、明確目標,制度先行,措施到位,不斷加強內涵建設,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理論實踐并重、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相對穩定的“雙師型”骨干教師隊伍。
【關鍵詞】“校中廠”模式 ?“雙師型” ?骨干教師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170-01
國務院明確提出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并在部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這一任務措施時,提出了注重職業教育內涵發展的“三對接”的新要求,即“大力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三對接”。 ?為了順應教育形勢,深化內涵建設,更好更深入的把改革進行下去,“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勢在必行。
運用現代人力資源戰略管理理念,在師資的引進、培養、建設與發展等方面進行全面科學地規劃,將保障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更有效地服務于學校整體發展目標。積極探索并實踐“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是時代的需要,是中等職業學校發展的核心動力,是實現學校戰略發展目標的關鍵,也是實現整個職業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的基礎。
下面就“雙師型”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義和實施方法進行闡述:
一、“雙師型”骨干教師培養的意義
“校中廠”模式下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旨在造就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相對穩定的“雙師型”骨干教師隊伍,使骨干教師既能從事專業理論教學,又能依據企業車間生產、管理模式指導學生,即作為一個專業教師有教師資格證書,又有相應的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證書。
“雙師型”骨干教師的培養是加強學校實踐教學的重要工程,是提高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目標的關鍵,也是加快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雙師型”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方法
(一)學校重視,目標明確
中職學校應依據學?,F有基礎制定出《師資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規劃》,明確培養目標,構建不同層次的教師團隊,分層次進行培養。
如:1.高層次專業帶頭人培養;2.“雙師型”骨干教師素質提升;3.學科帶頭人培養;4.青年教師培訓;5.引進企業“能工巧將”(外聘教師隊伍);6.師資隊伍綜合素質提升。調整師資比例,整體設計,梯隊培養。
(二)制度先行,措施到位
1.學校以省名師、市名師市專業帶頭人、校專業帶頭人、校骨干教師梯隊建設的培養模式,在全面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和能力的同時,重點培養有發展有前途的中青年專業骨干教師的雙師素質培養。
學校制定《師資隊伍建設方案》、《骨干教師標準》、《骨干教師評選標準細則》等文件,對教師成長和能力培養產生較大影響,并給與有利、力的制度保障。
2.制訂《教師企業實踐管理辦法》,規定專業骨干教師兩年內累計必須有二個月44天以上時間進企業掛職實踐鍛煉,提高教師的專業實踐技能。
(三)建設內涵,提升素質
在實施基于“校中廠”模式下的“雙師型”骨干教師隊伍建設時,應該注重建設教師的內涵,多方面提升教師能力,主要包括:
1.學習職業文化,培養職業道德
“雙師型”骨干教師要投身并引領學生進入行業、職業領域,除熟悉并遵守教師職業道德外,還要熟悉相關的職業文化并遵守相關行業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在這里指的是行業職業道德,即從業人員應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和規范。教師要清楚其制定過程、具體內容及其在行業中的地位、作用等,并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行業職業道德,并讓學生深刻了解不同企業的企業文化。
2.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
“雙師型”骨干教師要既能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又能從事行業職業實踐活動,并且能將行業職業知識、能力和態度融合于“校中廠”教學過程中。因此,骨干教師必須具備深厚的行業、職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具備把行業、職業知識及實踐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學過程的能力,即:根據市場調查、市場分析、行業分析、職業及職業崗位群分析,調整和改進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注重學生行業、職業知識的傳授和實踐技能、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進行專業開發和改造。
3.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行業職業界日新月異,企業車間生產模式也在不斷變化,這必然要求骨干教師善于接受新知識、新觀念,新技術、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以適應外界環境變化和主體發展的需求;具備良好的創新的精神、創新意識,掌握創新的一般機理,善于組織、指導學生開展創造性的活動。
4.組織協調能力
骨干教師的接觸面廣,活動范圍大,要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指導學生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實習等,需要與企業、行業從業人員交流溝通,要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
5.實踐能力
(1)利用“校中廠”實訓基地發揮“校本”培訓優勢,為骨干教師的技能訓練提供保障。
(2)組織骨干教師深入企業調研。
(3)有計劃的安排骨干教師進廠(公司)掛職實踐鍛煉。
6.科研與開發能力
(1)骨干教師積極參與學校及企業的科研項目。
(2)開發教學產品生產的工藝流程。
“校中廠”模式下的骨干教師的培養是學校推動校企深度合作、實現“理實一體化”人才培養機制的關鍵,需要繼續深入探索實踐,緊密結合專業建設,從專業現狀和發展的角度出發,設定具體的、明確的目標要求。同時骨干教師的成長過程還不能僅限定在培養模式和外部知識的灌輸范圍之內,而是有賴于其內部的成長動機,使教師樹立起成長意識和獲得發展的能力,把對骨干教師的要求內化成為其自覺的行動,因此“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也是內外因素的有機結合。
通過不斷學習,更新知識掌握先進的教育理論與實踐技能,勇于探索,勇于實踐,全面實施改革創新,才能使學校發展躍上新臺階,才能勝任21世紀職業教育工作的重任,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和企業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