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宗振濤 吳靜
摘 要:在制定氣象災害預防及減災具體方案上要強化對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的身日探究,對氣象災害風險性因素進行系統性的分析。該論文從氣象災害誘發因素、災害發生環境、承災體易損性能入手開展具體淺析,受到氣象災害類型不同的影響,所引發的孕災環境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所以,氣象災害風險因素前提下引發的氣象災害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為此提出具體的風險評估思路,望能夠有一定的參考性價值。
關鍵詞:氣象災害 風險 因素 評估 思路
中圖分類號:X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2(a)-0126-02
氣象災害事件特點突出,比如種類多樣化、災害強度大、發生頻率高以及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等。常見的氣象災害包括雷電、暴雨、干旱、凍雨以及積雪等?;谡w層面分析,氣象災害會嚴重到危及人類生命安全。為此,針對氣象災害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提出風險評估思路及建議非常意義重大。
1 風險論述
風險是從不同的學科領域、不同的思想角度而提出的一種概念。從哲學觀點上分析,風險現象的出現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對充滿的不確定性世界上形成的。其中,風險在統計學、保險學等學科中指的是發生的事件所造成的破壞或者傷害性的概率。一些學者將風險與目標聯系在一起,將風險定義為可對一個目標或多個目標的不確定性。然而,從災害學角度出發,把氣象災害風險論述為:氣象災害事件出現的可能性,及因氣象災害發生后所引發的嚴重程度。
2 氣象災害風險因素
氣象災害風險因素指的是,氣象災害風險程度所發揮一定作用的因素。自然災害系統通常包括致災因子、孕災環境、承災體共同組成的一種復雜體系。災害風險通常是天地人共同作用的一種結果。所以,需要從自然災害體系的內部構成因素,即致災因子、孕災環境、承災體三方面入手,讀氣象災害風險因素進行系統性淺析。
2.1 氣象災害致災因子分析
氣象災害致災因子主要是對可引發氣象災害的氣象事件。所以,針對氣象災害致災因素的具體分析,是對誘使災害氣象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強度的一一淺析。如果用T代表時間、S代表地點,M代表強度、P代表概率,那么針對氣象時間形成的具體時間、地點、強度的分析就可利用P概率計算來體現出來。針對風險評估探究的過程當中,可把S確定為一個專屬的區域,T作為具體時間段。
誘發氣象災害發生其實就是主要氣象災害風險因素的結果,其在風險評估當中的主要作用是通過致災量等級概率來表現出來的。
2.2 氣象災害孕災環境分析
氣象災害類別的差異性會引發不一樣的孕災環境,也可以說,在氣象災害不一致的情況下,其孕災環境因素也將是不一樣的。譬如,暴雨災害孕災環境因素包含了:受災地區的具體地形、地貌,受災點的具體地理方位,受災點可接收氣象信息的實際狀況以及防洪設備所具備的條件等等。其中干旱災害孕災環境因素包含了:受災地區具體地形地貌、作物種植種類、水利設備狀況等。從這些情況可以了解到,孕災環境因素既能夠使得災害風險升高,又能夠使得災害風險降低??墒?,孕災環境因素起到怎樣的一種作用,都需對其開展全面的系統性淺析。然而,氣象災害類別的差異性會受到孕災環境很大程度的影響。
2.3 氣象災害承受體易損性分析
氣象災害承受體是指氣象災害有可能會危及的一個對象。譬如,建筑物、電力通訊設備、交通狀況等等。易損性指的是承受體非常容易遭到氣象災害事件發生的影響及危害度。其中對易損性造成影響的因素是比較復雜的,通常將其劃分為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兩個方面。通常情況下,受災區域當中較大人口密度的情況下,生產建設投入是非常高的,從而造成的災害風險則會越高。因此,從整體思維角度出發,影響易損性的因素也屬于氣象災害的風險因素。對于氣象災害風險因素來說,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類:其一為致災因素;其二為孕災因素;其三為易損因素。對于其中的致災風險來說,即位誘發災害的某些氣象事件。對于孕災風險來說,涵蓋了遭遇災害所在地的位置、地形、通信情況以及地表植被情況等。對于易損風險來說,主要表現為遭遇災害區域的人口密度,同時還涵蓋了一些細量,比如人的健康程度、年齡等。基于遭遇災害區域,倘若人的健康不足,且年齡偏小或偏老,那么受災害的影響顯然要比健康人群及青、壯年人類受到的影響更大。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同時也會受到致災因素與孕災因素的共同影響。由此可見,氣象災害風險因素中易損性因素帶來的影響度是很大的。此外,針對氣象災害,致災因素、孕災因素、易損因素會共同發生作用,從而使災害范圍擴大。為此,針對上述三大種類的風險因素,實施有針對性的措施顯得非常關鍵。
3 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思路
針對氣象災害風險因素進行系統性分析主要是為了能夠對氣象災害風險進行科學合理的正確評估,為今后防災減災方案的制定提供全面的科學信息資料。可是,在風險因素不相同的情況下,其在氣象災害風險評估中所發揮的實際效果也會存在一定差異性的?,F存的差異性通常是使用權重系數來進行體現的,通過對權重系數進行的系統淺析以及從以往工作經驗中得出的結果。在對氣象災害進行經驗性分析后得出:災害損失具體程度,誘使氣象災害發生的強度與概率通常將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其他災害因素則起到了輔助性的影響。
所以,開展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將誘使氣象災害事件的強度與概率(設定為R4)作為具體標準。依據以往相關專家的分析,氣象災害風險綜合評估過程當中,可將R4的權重系數定為0.7,其他因素權重系數定為0.3.其他因素風險數值定為R8。通常情況下可以選用歸一化方法進行相關計算。
通過上述系統淺析之后,在對可量化因素進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可得出以下評估模型:
R=0.7RA+0.3RB (1)
在這一公式當中,R指的是某種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數值;RA指的是能夠優勢氣象災害事件發生的具體概率;RB=R1×r1+R2×r2+……,其中,R1/R2……表示的是RA外的氣象災害風險因素對應的風險值,r1/r2/.....表示的是RA外的氣象災害風險因素占據的權重系數。其都可以在求出風險因素與災害數據之后得出與其相關的系數。
4 結語
第一,從災害學角度入手,可以把氣象災害概括為氣象災害事件出現的時間、地點、強度以及所帶來的嚴重危害。
第二,通過針對致災因素、孕災環境及承災體的易損性能三方面的具體淺析,可以得出三類(致災類、孕災類及易損類)十種類別的,具有顯著特征的氣象災害風險因素。其中,誘使氣象災害發生的原因主要是來自于風險性因素,在風險評估當中占據的比例是非常大的,我們可以通過相關計算來對致災概率做出詳細的統計。
第三,受到氣象災害類別的影響,形成的孕災環境也會存在很大差異性的。所以,氣象災害類別的不同說明其風險因素也是不一樣的。
第四,風險評估當中風險因素的不同所帶來的影響也會存在一定差異的,通常是由氣象災害的具體強度及發生概率所決定。
第五,怎樣將不易量化的氣象災害風險因素在評估中體現出來,是需要進行深入探究的一門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 吳新雄.加強減災綜合管理.建設和諧平安江西[J].江西氣象科技,2005,28(2):1-6.
[2] 鄭國光.國際防災減災面臨的一些問題和我國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基本思路[J].江西氣象科技,2000,3(4):1-5.
[3] 張蘭生,史培軍,方修琦.我國農業自然災害災情分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0(3):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