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英
【摘 ? ?要】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只有掌握了足夠的詞匯,才能更深入地學習英語。本文詳細論述了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內容——形、音、義,分析了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的教學原則,同時,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原則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 ?詞匯教學 ?內容 ?原則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78
語音、詞匯、語法是英語學習的三大要素,其中詞匯占據基礎地位。詞匯教學貫穿高中英語的始終,不管是閱讀課、聽力課還是寫作課都離不開詞匯教學。詞匯是建筑材料,語法是結構規則,如果沒有足夠的建筑材料,即使結構規則掌握的再好,也沒什么用。盡管詞匯在英語學習中十分重要,卻沒有得到教師的足夠重視,高中英語教師在教授詞匯時,方法單一,只是采取先領讀后解釋的方式。在教師的傳統觀念里,學生的英語詞匯量與教師的教學方法關系不大,只要學生多背誦、記住單詞的拼寫和意思就可以了。這種教學觀念會影響學習對英語學習的高效性。學生雖然記住大量單詞,但是在實際運用中仍然不能靈活運用,例如,在閱讀時,雖然每個單詞都認識,學生卻不能理解句子整體的意思。雖然學生費了很大功夫記憶單詞,但對于學習英語卻收效不大,使學生產生了挫敗感,不利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所以,教師必須高度重視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詞匯教學,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習得規律,轉變教學觀念,設計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英語詞匯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
一、詞匯教學的教學內容
詞語是形式與意義的結合,形式包括書寫形式和語音形式。所以詞匯教學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詞匯的讀音、拼寫和意義。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詞匯教學以教授詞語的拼寫和意思為主要目的,忽視了詞匯的讀音教學。英語是拼音文字,讀音對于英語來說,非常重要。對于外國人來說,聽到一個詞的讀音就能輕易拼寫出這個單詞。從這個角度而言,讀音比拼寫重要得多。所以,教師在教授一個詞語時,首先,要讓學生準確掌握一個詞的讀音。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英語口語能力,發音標準。
英語字母與漢語拼音雖然有很多寫法相同,但是發音方法和技巧卻大不相同。很多學生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很難正確發出這些單詞的讀音。這就要求教師對詞語發音中的難點和易錯點進行重點講解,讓學生反復練習,已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為了學生的準確發音,教師可以設置有趣的繞口令或英語故事,讓學生反復模仿朗誦。教師還可以拿出時間專門講授發音技巧,糾正發音方法。
其次,要讓學生掌握詞語的意義。詞語的意義不是單一的。一個詞語有基本的概念義和多種引申義,詞語的背后往往還隱藏著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教師在講解詞匯意義時,不應局限于書本上寫出來的意思,應該有層次地教學,不要讓學生進行簡單機械地記憶,先講解一個詞語的基本義,然后不斷引申,從具體的事物逐步轉換到抽象的動作或心理。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師可以把一個詞的同義詞或反義詞一同列出來,把相同詞根的詞列出來,將一個詞延伸為一組詞,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的印象,而且提高了學習效率。最后,詞語的拼寫教學,對于這一方面教師可以花費較少的時間和精力,需要重點講解的是拼寫中易錯的部分。
二、詞匯教學的原則
對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教師還應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具體的原則包括以下幾個:
(一)整體性原則
詞匯雖然可以分為形、音、義三部分。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將詞匯的三部分割裂開來,無論重點講哪一部分,都要遵循整體性原則。學習詞匯最重要的把特定的讀音和特定的書寫聯系起來。使學生看到或聽到這個單詞,就能聯想到這個單詞表示的意思。
(二)交際性原則
高中英語教學評價考試比重很大,但是為了學生的長遠發展,教師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在實踐中運用英語的能力,包括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語表達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避免機械教學,要在教學過程中遵循交際性原則,在課堂上設置現實情景,鍛煉學生英語交際能力。
(三)情感性原則
學習詞匯的過程是枯燥的,為了活躍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應當遵循情感性原則。所謂情感性原則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情緒的感染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因素,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創設融洽的課堂環境。情感性原則要把學生的切身感受放在首位,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入手,組織課堂內容、選擇教學策略。
(四)文化性原則
詞匯的背后往往隱藏著深層次的文化因素,例如,“龍”在漢語中是吉祥、權利的象征。而在英語文化中“dragon(龍)”是不吉祥的代表,它指的是殘暴和兇惡的人或危險的海怪等。由dragon組成的短語也都是貶義的。由于東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異,這樣的詞匯很多。所以,在學習英語單詞時,僅僅學習字面意義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充分了解詞匯中的文化意義,這就是文化性原則。
二、詞匯教學的教學策略
(一)聯系具體語境,提高學生積極性
學習詞匯離不開具體的語境。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應該充分利用詞匯使用時的上下文語境,便于學生理解詞匯意思。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課文,找出不理解的單詞,并聯系上下文猜測詞義,然后再學習具體的意思。學習詞匯后,可以讓學生用所學的詞匯自由組詞或編成一段小故事。
(二)立足生活實踐,深化學生記憶
立足生活實踐,可以把死板的詞匯內容生活化、具體化、感性化。學習名詞時,可以給學生展示具體事物。學習動詞時,可以給展示相關動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找尋生活中的實例,可以直接將詞匯和詞匯代表的意義聯系起來,省略中介語環節,避免理解偏誤。
(三)加入游戲環節,激發學習興趣
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加入游戲環節,比如:搶讀單詞、看圖猜詞、單詞接龍、找對子、傳遞單詞等等。這些單詞游戲,不僅可以復習所學單詞,而且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四)詞塊整體教學,搭建詞匯系統
英語中有一些經常運用的固定結構,如虛擬結構、強調結構,還有一些慣用語、限制性短語,如:What is more。這些結構必須進行整體的詞塊教學,單從字面意思無法推導出短語的意思。漢語中也有類似的結構,例如漢語中的成語、熟語和慣用語。這類詞匯經過長期的發展,不僅是民族文化的凝結和歷史的積淀,還是英語的精髓和學習難點,必須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要立足于詞匯內容本身,針對詞匯學習的不同方面和不同目的,選用合適的教學策略,使詞匯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有吸引力,引導學生主動解決生詞,消除學生背單詞的畏難情緒,提高學生的詞匯量,為深層次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