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忠
【摘 要】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應緊貼學生的實際,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適合每個學生都得到有效練習,使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提高對知識的鞏固識記、理解運用、融會貫通,并及時進行準確的反饋,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困難、障礙和及時調整教學的目標和方法的重要信息渠道,這才能更好發揮數學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數學;作業;有效性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下,作業設計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兼顧基礎知識的鞏固與能力的發展,正確處理全面發展與因材施教的關系,讓學生在練習與評價中獲得滿足、愉悅和成功的體驗,對后續學習更有信心。而如何實現作業的有效性,筆者以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踐。
一、作業設計原則
初中數學作業練習的主體內容發揮著鞏固知識,提煉方法,訓練技巧的關鍵作用。為了鞏固本節課的知識,應精心選配套有層次性、有些綜合性、有點難度的題目讓學有余力的同學選做。同時,注意設計與下一節的課前作業設計的銜接,形成良性循環的閉合回路,還應注意到設計形式的多樣性:如在作業本上完成的、動手操作完成的、在網絡等媒體查找信息了解與本課有關知識的、設計調查問卷的等等,以實現人人學習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的目標,幫助學生逐漸掌握知識、方法,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讓學生通過訓練去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并通過技能的學習與提高,去鞏固知識,深化知識,進而形成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
可見,初中數學作業要能使學生在完成不同類型的作業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并在作業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學以致用,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人格得到完整塑造,數學基本素質得到和諧的發展,最終為自己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及時反饋
著名學者布魯納認為:“數學中的反饋——校正過程是保證絕大多數學生充分發揮認知基礎特征的一種重要方法。”我們課堂作業通常都是學生在課堂上完成(有的教師甚至在課外完成),然后學生收上來,教師批改,教師批改時找出錯誤的地方,然后分析自己的教學,最后分發下去讓學生訂正,教師批改訂正。快的教師隔一堂課反饋,有的當天反饋,慢的甚至到第二天才反饋。是不是每次都應該這樣一成不變了呢?我認為不妨可以將這種反饋方法改變一下,讓反饋更加及時一點。
每一節課留5分鐘(時間一般是夠的),教師和學生集體批改,具體方法如下:①讓同座位學生交換作業本,每個學生拿的都是同座位的作業本。②兩邊的同學都看著這本作業本,由作業本的非主人拿著筆準備進行批改。③教師或學生讀出每一題的解題過程和結果,教師可預先做一遍,也可用一本較好的作業本。讓學生進行批改,對的打“√”,錯的打“?”,并注意兩點:a、劃出錯的第一步;b、寫上正確的結果。同時作業本的主人正在旁邊看,這個過程也是他思考的過程,可以想象他正在思考自己為什么錯。④正確的作業本收上來,錯誤的不收,真接讓學生訂正。這種反饋形式較快,能夠讓學生很快地知道自己剛才做作業時,哪些題目算錯了,所謂“趁熱打鐵”也可以說明這種問題吧,這樣不必把課堂作業的反饋拖得較遲,如果太遲,可能有的學生就已忘了自己的課堂作業,甚至忘了做了哪些題,忘記了自己是怎樣做的,當他們再次拿到教師批改下來的作業本時,又要回憶起做課堂作業時的情形,并且集體批改也發展了學生的能力。這種反饋較快也較好,無形中培養了學生果斷、大膽、活潑的性格,在數學教學中培養人的品質。
三、控制作業容量,體現減負增效
數學新課程理念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因而初中數學作業更要關注作業的質量和學生的學業負擔問題,作業量應遵循的不是“多多益善”原則,而是“少而有效”的原則,既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又能盡可能發揮學生潛能。那么如何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就要貫徹“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的理念,讓每位學生都學有所成呢?這就要求教師要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設計和布置適宜不同層次學生的分級作業,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勝心,讓他們各盡其能、各展其思。
一般可以有三類,A級為基本練習:重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操練,淺顯易懂,緊扣當天所學的內容;B級為提高練習:重在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難易尺度是學生“跳一跳,夠得著”;C級即創新練習:重在對概念的深刻理解和靈活運用,這種題目有一定的難度。讓基礎知識有欠缺,思路較慢的學生完成A級的作業即可,基礎知識扎實思維敏捷的學生完成B級和C級的作業,其余的學生完成A級和B級的作業,鼓勵學生去完成上一級作業中的部分題目,可加☆加以表揚。總之,教師通過采取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等辦法使人人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
總之,初中數學課堂作業質量的高低與學生數學能力的高低密切相關。只要我們每位初中數學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充分發揮作業功能,認真研讀教材課標、精心設計作業,設法改變作業形式、提高學生能力,嚴格控制作業容量、體現減負增效等方面下功夫,就一定能夠提高初中數學課堂作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