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書穎
《新課程標準》要求當代語文教學應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當回歸人文科學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需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弘揚社會道德價值、培養健康審美觀點、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為依歸,構建創新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創新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將以學生為本,發掘教材的人文內涵,開啟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對于培養創新型人才有著很重要的教育意義。
那么,如何構建初中語文學習的新課堂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轉換角色
學生是具有獨立意識的人,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所有教育活動都要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相信學生內在的主體能力。教師不可以替代學生讀書、感知、思考、做事。教師的教學重點應轉向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感知、學會思考、學會做事。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思考、做事的規律和方法。“頭腦不是一個被填充的容器,而是需被點燃的火把”,教師的責任就是點燃火把,讓它燃燒。教師不應是學生思維的保姆。而要讓知識成為學生勤于思考的果實,授之以漁,帶著學生走向知識。
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首先是個合作者。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這就要求教師要走下講臺,成為學生的合作者。不僅是身體走下來,更重要的是心靈也要走下來,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去,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
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還是一個學習者。教師要從一個知識的輸出者轉化為學習者,轉化為和學生并肩的共同探究者,在共同探究中共同發展。教師只有轉變角色成為學習者,才能與學生一同成長,與新課程一同成長。
二、創建以學生為中心,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新型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自然成為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對一個人的成長很重要。同樣,學習環境、學習方式對學生的人格、品質、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也很重要。《語文課程標準》中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嶄新理念。它們互相依存、互相聯系、互相促進,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實現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重要途徑。
新課程標準倡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的探究學習,那么在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上,我們為人師者應該怎樣去做呢?
(1)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自主學習平臺。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積極鼓勵學生獨立學習,并為學生獨立學習創造各種機會,從而讓學生發揮自主性,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努力調整和協調各方面關系,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自主學習平臺。
(2)運用合理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中,教師提供給學生的應是廣闊的學習空間和相對寬松的時間,使每一個學生在選擇的學習環境中都可以運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考慮問題,并在實踐中加以證實。
(3)把握教育理念,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在教學過程中,借助激勵、引導、鼓動等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把學生的被動接受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使他們敢于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教育技術,豐富課堂教學手段
一本教參,一支粉筆,一直是陪伴教師的基本教具。然而伴隨著教改的來臨,投影儀、多媒體已成為多數課堂的當家教具,這些的確為課堂教學增色不少,但對于任課教師也相應地提出了新挑戰,那就是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這些教具。
多媒體的特點是圖文聲并茂,能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動感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背景,有利于創設特定的情境,學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觸手可及,使學習能在和現實性基本一致或相類似的情景中發生,使學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與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引起學生情感體驗,能把學生帶進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從而為課堂教學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以此撥動學生的心弦,打開學生的認知思路,使學生以最佳狀態進入新課的學習。如《蘇州園林》是一篇說明文,說明文的學習相對枯燥,學生大多不感興趣,但是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效果就大為不同了。以圖片導入,猶如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去游覽蘇州園林,領略它的美景,很好地理解一句諺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見蘇州之美;很好地理解“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 ,足見蘇州園林之美。播放蘇州園林風光片,可以因勢利導,讓他們以“蘇州園林真美,美在——”這一形式來談感受,學生情緒激動,踴躍發言,為下面的授課營造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
總之,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集思廣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全新的角色、全新的理念、嶄新的教法與學生的智慧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讓語文的教與學綻放出新的亮點!
參考文獻:
[1]鹽亭縣馮河鄉初級中學.侯成豪;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N];四川科技報,2010年
[2]王晨璐.初中語文教學多媒體運用有效性的實驗和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左常杰.論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施.考試周刊,20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