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就勇
【摘 要】語文是初中階段最重要的學科之一,而初三階段是整個初中階段教學最為緊張的階段,做好初三語文復習教學,才能夠有效的鞏固學生初中語文知識學習,并幫助他們在中考考場上遞交一份滿意的答卷。本文針對現階段我國初三語文復習教學現狀,提出幾點有效的初三語文復習策略,供有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初三語文;復習教學現狀;策略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三語文復習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是受到傳統復習教學理念的影響,還存在題海戰術、機械重復等復習攻略,對增強學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還需要制定科學的復習教學策略,重視對學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加強教學創新,保證初三語文教學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1 初三語文復習教學現狀
1.1在機械重復復習中忽視了對學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
一些初三語文教師,在復習教學過程中,將初中語文六冊課文重新講一遍,同時對字形、字音、課文中心思想等重復灌輸;還有的教師在復習教學過程中,將六冊教材中的課文,根據題材不同分類講解。這兩種復習教學方式,強調對語文知識的機械重復講授,主要的目的是填補學生的知識空缺。試想:學生三年都沒有掌握的語文知識,在一兩個月中如何保證其能夠真正的理解。通過機械復習,學生還容易走進死記硬背的復習怪圈中,長時間的機械復習,會導致學生學習思想僵化,對學生語文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影響。
1.2采用題海戰術,降低了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
走進初三,各種復習資料紛至沓來,學校的各種考試、測試、模式也層次不窮。在一定程度上,復習試題中也存在很多提高學生語文知識運用能力的題目,然而現階段圖書市場相對混亂,配套的練習題集往往都是東平西湊形成的,很多題目訓練的知識點過于重復,甚至一些試題與新課標中考考試的要求不相符。另外,學生遨游在試題的海洋中,精神緊張與疲憊共存,失去了自學的時間,同時也縮短了學生閱讀的時間。長期以來,這種題海復習策略使得學生的主動性逐漸喪失,更重要的是學生會逐漸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1.3側重于語文閱讀理解復習,忽視了作文寫作能力培養
根據現階段我國中考語文命題的趨勢,對學生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考查成為中考語文主要的命題方向。從實質上來說,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正是語文教學效果的直接表現,也是語文教學的目的所在。因此,教師在制定初三語文復習教學計劃時,也是根據這兩個方面能力的培養制定的,然而在教學計劃實施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對寫作能力的培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語文閱讀復習范圍較小,在復習中花點時間,就可能在中考中遇到類似的題目;但是寫作能力的培養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基于這些問題,使得作文能力培養成為初三語文復習教學的難點。
2 加強初三語文復習教學的策略
2.1針對不同情況,采用合理的復習方式
初三語文復習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教學的方式。根據不同的班級,在復習策略上也需要存在差異性。對于較為活躍的班級,應該適當的增加思考難度較大的語文練習,避免學生形成自滿情緒;對于較為沉悶的班級,需要積極開展語文知識競賽等活動,提高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具體來說,①教師應該分清復習的主次,在保證復習面全覆蓋的基礎上,對重點知識點進行詳細研究;②重視知識的積累,加強對日常教學活動的重視;③教師應該通過測試等手段,了解學生對知識點掌握情況,并根據學生知識點的缺陷,制定復習攻略;④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采取不同的復習指導。
2.2重視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
語文課程的開展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而中考命題也是以考察學生語文知識運用能力為依據。因此,在初三語文復習教學中,應該加強對學生語文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其中,基本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不是靠總復習訓練形成的,而是長期語言實踐與積累的結果。總復習訓練的任務則是在平時的實踐、積累的基礎上,總結規律,歸納方法,提高基本語言知識運用水平。
2.3提高對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
在語文寫作能力培養中,具體的復習策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避免程序化以及格式化的訓練,充分的引導學生開拓創新;②作為不僅僅是純技術性的寫作,更是作者情感的表達,一個好的作文應該能夠體現出作者的真實情感。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寫日記、周記等方式,鍛煉學生通過寫作表達自身的情感。③鍛煉學生作文審題能力,避免出現跑題、偏題等現象。④在平時的教學以及復習過程中,應該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素材的收集,保證在考場中不會出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現象。
3 總結
總之,初三語文復習教學過程中,應該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改變傳統的復習教學方式,重視對學生語文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不斷的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為學生應對中考打下堅實的基礎,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參考文獻:
[1]陸倩.初三語文讀寫復習教學中的“引導自學”[J].魅力中國,2010(08)
[2]王姚菊.淺談優化初三語文復習教學[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