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思忠
新課標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其實,只要我們做老師的放下“師道尊嚴”高高在上的架子,師生間建立平等的角色關系,學習的主動權自然便會還給學生。
一、學生做“老師”有利于與學困生交流
在多年的教學中,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時教師的講解學困生聽不懂,而有時讓周圍的學生講解,學困生反而能聽明白,這可能是“童言相通”吧。
基于這個發現,我給每個學困生安排一位“小老師”。平時,“小老師”像老師一樣檢查、批改學困生的作業,并督促學困生及時完成和訂正作業。當學困生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小老師”們會及時幫助他們,如果幫助不了,報告老師,以及時給學困生提供指導。
1.小老師教學困生辨認方向
小老師:在日常生活中你會辨別方向嗎?先跟學困生交流了幾種辨別的方法。
(1)看太陽辨別方向,太陽升起的一方是東,面對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2)指南針辨別方向,指南針紅色的指針指向北,另一邊指向南。(3)積雪辨別方向,積雪化得快的是南邊,積雪化得慢的是北邊。(4)晚上用北極星辨別方向,面向北極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東。
2.小老師又向學困生介紹班級方向
小老師:我們教室的哪一面是東呢?(根據學困生回答,發方向牌:東)
小老師:那還有3個方向呢?看來這個問題有點難,我們請小同學一起來幫幫忙吧。大家一起唱兒歌: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根據學生回答,發方向牌:西、北、南),下面我們再請五位同學上來,一名站在中間,指一指東、南、西、北方向后,面向東說一說他的東、西、南、北分別是哪一位同學,然后依次面向南、西、北說一說,他的東、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學困生便順利地完成了作業,同時也促進學困生對方向的消化。
二、老師做“學生”便于學生發揮想象力
占整個圖形,還可以用表示,還可以表示。大部分學生回答,另有一生答為,還有一生答為。教師問后兩位學生是怎么想的,生1答:把這幅圖看成3個田子格,陰影部分占其中的2個,所以用表示;生2答:把整幅圖看成6個日字,陰影部分占了4個,就用表示。聽聽,這兩個學生的解說是多么形象生動,又是多么切合他們的實際。他們的解說比老師原先的預設——把12個小方格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就是整個圖的,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4份,就是整個圖的,不知高明多少倍。課堂上正是有了一部分學生這么生動形象的解說,才使全班學生有了生動形象的理解。
總之,“教”與“學”角色的適當轉化,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學生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這就需要綜合運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教學法和協調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