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艷
摘 要:新課程改革如一縷清風,為小學閱讀教學帶來了新鮮的活力。但是,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然潛藏著一些問題,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的分析,試圖探尋提高小學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讓閱讀教學充分展示出迷人的魅力,讓小學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的樂園。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
作為語文教師,想要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就應依據大綱、學情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使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達到最優化、最高效。
一、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對學生閱讀缺乏指導,使小學閱讀教學不能有效進行
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面對社會的關注、學校的期望、家長的重托,教師的壓力越來越大,有些教師認為學生若長時間地進行課堂閱讀,就不能完成教學任務,會影響教學進度,因此,不重視閱讀訓練;有些教師認為閱讀是學生自己的事,對學生閱讀缺乏指導,逐漸淡化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以致一些學生不愿閱讀,缺乏主動閱讀的意識;有些教師采用枯燥乏味的說教、頻繁的提問、機械的教學程序讓學生對文本缺乏深入了解,不能體會文本所要傳達的內涵與精神,不僅搶占了學生的閱讀時間,還使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漸消失,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個性解讀文本的能力。
2.閱讀教學與實踐脫節,使小學閱讀教學不能有效進行
在部分教師的閱讀教學中,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口語交際教學脫節,小學生若要寫出個性化的具有真情實感的美文,沒有廣泛的閱讀,沒有親身體會和豐富的閱讀積累是很難實現的,因此,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引導學生學會關注社會、他人,熱愛人生,樂于表達。
二、小學生閱讀教學實效性策略分析
1.轉變觀念,提升自我
小學語文教師應與時俱進,積極轉變觀念,不斷提升自我,深入鉆研教材并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靈活多樣的、適合學情的教學策略,使師生和諧相處、平等對話,讓學生在自己廣博的學識、生動的語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喜歡閱讀,使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觀真正得到落實,最終達到提高小學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正如柏拉圖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適當創設適合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美好的氛圍,通過設置問題、角色扮演、激趣導入等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比如,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在輕松的樂曲中,圖文結合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特點,學生如身臨其境,并且欣賞與閱讀讓學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審美體驗,從而真正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3.科學選擇,重視訓練
閱讀和寫作、口語交際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而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要教會學生科學選擇書籍,適時地推薦適合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書籍,然后與學生一起制訂閱讀計劃并在指導學生閱讀后,開展閱讀課,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可以進行朗讀比賽,如,我在教《下雪的聲音》一課后,在班里進行了演講比賽,通過朗誦,學生對文章不僅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閱讀的興趣更加濃厚了;還可以引導學生合作交流,推薦自己喜歡的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培養學生養成寫讀書筆記、讀后感的好習慣,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在閱讀訓練中,學會賞識教育,多一些鼓勵、多一些贊美,增強小學生閱讀的信心,最終達到提高小學閱讀教學實效的性的目的。
與書為友,受益一生。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靈活采取有效策略,真正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喜歡閱讀、學會閱讀、終生閱讀。
參考文獻:
[1]陳妍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究[R].基礎教育,2012(04).
[2]李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增強實踐性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13).
[3]宋國友.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基礎教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