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飛
初中物理以其理論性和抽象性為特點,進行概念公式和原理的科學性闡述,為了讓學生將這門學科進行深入的理解和認知,教師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用淺顯的方式引入物理知識,通過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指導學生進入初中物理的殿堂。初中生具有強烈好奇心,并且處于求知欲的特定年齡階段,如何讓思維活躍、好奇心旺盛的初中生對初中物理知識產生興趣,提高物理學習能力,這需要我們的物理教師加以深入地思考和實踐,轉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巧妙地運用各種物理場景,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巧妙導入,用讓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物理新課的學習。
一、創設生活性的情境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參與
由于初中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基本知識水平,因而,一些具有趣味的、生活性的物理小實驗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內容。如,在蘇科版初中物理的《壓強和浮力》教學內容中,為了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大氣壓強的體驗性感知,在引入新課學習之前,教師可以創設一些生活小實驗,讓學生準備好大小不同的塑料瓶,然后對這些大小不同的塑料瓶進行吹氣和吸氣的實驗,學生在積極、爭先恐后的練習過程中,好奇地發現:為什么塑料瓶出現了變形?在學生的疑惑和好奇當中,教師順理成章地進入大氣壓強的學習,在學生對大氣壓強的物理知識有了認識之后,然后紛紛以活躍的思維進行深入的探究,參與到抽象的大氣壓強的理解當中。
同時,由于初中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具體和形象事物易于理解,而對抽象和純推理的知識難以接受,因此,教師要在物理新課引入時,要用淺顯易懂的形象性情景,引導學生進入物理知識理論的學習。如,在“聲音現象”的教學中,純粹的音調、響度、音色概念極易讓學生混淆,因而,教師可以準備形象而具體的教學工具,如,電子琴來讓學生彈奏,學生在彈奏和傾聽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聲音的不同,從而順利地引入聲音現象的物理知識學習。
二、新課引入要注重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層層導入
由于初中生的個體理解能力和知識結構不同,因而,教師要對學生有所了解,在新課的教授過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出現較大的思維斷點或跳躍,這會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而要進行新課引入過程的層層導入、環環相扣,巧妙地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如,在電流概念的學習中,要把握方法和教學策略,先設計一個靈動的多媒體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在觀看的過程中提出相互關聯的初期問題:水輪機為什么會轉?它的轉速與什么相關?燈泡為什么會亮?它又與什么有關呢?在層層設問的思考中,教師通過相對簡單的問題鏈,可以提升基礎學生的學習興趣,進入新課的概念性認知。
三、新課引入還要以激發學生思維為重點,進行知識的提升
新課的引入問題設計還要考慮到一定的思維性與科學性,要逐步通過對問題的剖析,加強思維能力。如,在上述引入基本問題之后,教師還可以結合動畫,讓學生思考更深層的問題:你們還可以通過什么方法讓水輪機轉,讓燈泡亮?并且可以用什么方式改變水輪機的轉動速度和燈泡的亮度呢?在這更深一層的問題之下,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試探性的解決措施。這樣,有利于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提升,也讓物理課堂變得更為生動和精彩。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知識具有抽象性和理論性的特點,為了讓初中生快速、輕松地進入物理知識的學習,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和特點,進行層層導入、環環相扣的新課引入環節,同時,借助生活經驗和情境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自主思考水平。
參考文獻:
[1]張世成,孫建生.正確引領猜想 促進有效探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3(08).
[2]劉祖禮.初中物理科學探究活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2(05).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