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莉萍
摘 要:營造高效的課堂,首先要保證課堂的有效性,從課堂設計、學生活動、課堂作業等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參與性,保證學生活動的有效性及課堂作業的實用性。
關鍵詞:高效課堂;課堂設計;學生活動;作業梯度
面對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并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質量高低的事實。新課程改革引起了課堂教學改革,但無論教學思想如何更新,教學內容如何變化,教學方法手段如何變化,其目標是不能改變的,就是課堂教學必須是有效的,只有有效了,才能高效。
一、要從課堂設計入手,提高有效性
語文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如果學生不參與,那么課堂將變成一潭死水,枯燥乏味,難以進行,所以你的課堂必須是開放的、合作的、探究性的課堂。要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基于這一點,我們課堂教學設計必須營造開放、合作、探究性的課堂氛圍,還課堂與學生,使學生個性得到更充分的展現與發展,語文能力得到提升。教學的民主程度越高,學生自覺學習的熱情就越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越高了。
教學設計是基于學習的教學。教學的中心是一切為了學生,教學的終極目標是使學生達到不同的水平層面,語文教學目標也一樣,使每位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不同的提高。所以學生的學是主要的,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因此教師考慮問題應該是從學生學的角度,教什么內容?怎么教?為什么這樣教,都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與理解能力來確定。
二、要從學生的活動入手,提高有效性
現在課堂上呈現了較多的學生活動,但往往沒有實際效果,因而我們要關注它的有效性。首先,我們要讓學生樂于活動,獲得積極體驗,這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然后通過教師循循善誘,要讓學生善于活動,這是提高有效性的保證。最后,通過評價激勵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相應的發展,這是提高有效性的落腳點。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賦予學生更多自主活動、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的機會,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因而現在課堂上呈現了較多的學生活動。但是,我們要注重其有效性,將活動不僅僅停留在表面上,使學生不僅感受到熱火朝天的課堂氣氛,而且能夠完成教學目標,使他們學有所得。
三、實現課堂作業有效性
課堂作業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鞏固,同時也是課堂教學效果的反饋,所以課堂作業最好是當堂完成。這樣更真實、及時、有效的為教師反饋信息。有效的課堂作業是學生通過訓練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所以設計的課堂作業要與學生實際情況與課堂教學內容相吻合。
首先,要把握好難度及梯度,課堂作業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的,要讓每個學生通過作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就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把握好作業的難度,設置好不同的梯度。
其次,有效作業要緊扣文本的,不能脫離文本。以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參照條件,進行精心編制,尤其是現在偽劣材料泛濫的情況下,教師更要明辨優劣,有選擇的借鑒吸收,決不能拿來就用。以文本為立足點,讓學生練習到應該練習的東西,這樣才能確保課堂作業與課堂教學目標的一致性,從而確保課堂作業內容的有效性。
總之,教學有沒有效率,是不是高效,不能取決于教師付出多少及認不認真的態度,而取決于課堂上學生有沒有收獲。我們語文教師要達到語文教學目標,首先要使語文教學達到有效性,歸根到底是不是從學生立場出發,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否則是無效課堂,更不用說高效了。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錢夢龍與導讀藝術.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04.
[2]魏書生.魏書生教育文庫.沈陽出版社,2000-09.
[3]劉良華.有效教學論.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0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