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榮霞
【摘??? 要】本篇文章嘗試從教學計劃的制定和職業素養的提升兩個不同的維度切入,試著探究和闡述有關改善初中生物教學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 教學計劃? 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1.013
“只有更好,沒有最好”這句話用來形容教師對教學藝術的不懈追求是最恰當的。作為教師,提升教學藝術不僅是延續自身教學生涯的必要舉措,更是改善教學質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自我價值的關鍵路徑。改善教學的過程中,冷靜而理智的思考無疑是需要的,本篇文章即嘗試從不同的維度切入,試著闡述幾點改善初中生物教學的思考。
一、制定詳細可行的教學計劃
瑞士偉大教育家裴斯泰羅齊關于教學計劃有一句名言,他講到:“沒有計劃的教師就好像是沒有目的的旅行者,教學的過程必然充斥著盲目性。”制定計劃無疑是教師教學過程中關鍵的一環,計劃制定得好教師后續的教學就會更加順利,制定得不好則在教學中必然會遇見更多始料不及的問題和挑戰。教師并不是害怕遇見挑戰,只是時間就是金錢,節省有限的課堂時間就意味著為學生爭取到了更多的學習時間。所以,制定優秀的教學計劃是非常關鍵的。針對什么樣的教學計劃是好的、優秀的,不同的生物教師有不同的見解。我認為,詳細程度和可行性是比較重要的兩個標準。
(一)教學計劃要詳細
1.詳細針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方案。一般情況下,教師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要多參考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很少真正將學生的學習情況作為主要的參考因素。事實上,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實際能力對教師的教學進度有直接而深刻的影響。所以,忽略了學生情況的計劃必然是不完整的、不詳實的。新學期如果教師面對的是自己帶過的學生,那么我們就要回憶和總結班里學生生物學習的基本情況。如果是新生,要么我們就咨詢學生以前的生物教師;要么我們就必須一邊進行教學,一邊觀察,然后不斷完善和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總之,教師將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生物基礎作為指定教學計劃的主要依據,不僅是對學生主體的尊重,更要針對教學計劃來提高保障。
2.詳細到課堂上的一句話、一道試題、一個細節。大多數的生物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都相對隨意,要么根據教學大綱的編排依葫蘆畫瓢式的制定一個粗略的教學計劃,要么以時間為坐標制定一個不斷推進教學的方案。其實,教師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有必要詳細到一句話、一道試題、一個細節。關鍵是教師要結合每一個章節的重點內容,在重要的知識上提前計劃好講解的模式、講解的思路乃至講解時的具體用語。相同的道理還有具體的試題以及相關的教學細節。當然,在這里并不是強調教師要將上課的每一句話、每一道題目的講解都計劃出來,只是強調一種詳細計劃的態度和方法。毫無疑問,教師只有具備了認真計劃的態度,才可以保證制定教學計劃藝術的提升。
(二)教學計劃要可行
教學計劃具備較高的可行性是合格的另一個標志。要知道,教學計劃的制定目的歸根結底還是要為了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因此,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而教師要想確保自己的教學計劃具備較高的可行性,就必須時刻注意三個“不要”。
1.不要好高騖遠。教學計劃與教學理想是有本質上差別的。一般而言,教學理想是越來越高,正所謂“志當存高遠”。但是教學計劃萬萬不可期待過高,否則的話就會好高騖遠了。總之,教師制定的計劃不好高騖遠是保證教學計劃可行性高的重要方面。
2.不要過分苛求學生。傳統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制定計劃不切實際的重要原因就是對學生要求過高。學生的學習是有自身規律的,不是隨著教師心意而變化的。如果教師不顧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就非常容易出現類似于揠苗助長等現象。既實現不了自己的教學目標,又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不要給自己制造過多的壓力。最后一點,也是值得討論的一點,就是教師不要給自己制造過多的壓力。因為很多教師在壓力面前容易迷茫和失措,進而對自己高標準要求,制定出來的計劃不一定具備可行性。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意釋放來自不同方面的壓力,更不要給自己制造太多的壓力,以保證時刻具備一個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力。
二、全面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
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是改善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作為教師,不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更要保證這個素養的提升過程是持之以恒的,提升的范圍也是全面的。在這里主要嘗試探討語言水平和教學方法的完善問題。
(一)語言水平
語言是教師傳遞知識的最主要媒介,教師的教學效率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語言水平的高低。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師所有的職業素養中,語言是最要緊的。提升語言水平的途徑有很多,有的生物教師喜歡在備課的時候提煉語言,以取得簡潔明了的效果;有的生物教師喜歡更多地學習修辭的藝術,以在課堂上更加形象、生動地講解知識點;還有的教師主攻普通話水平,爭取在表達的時候字正腔圓、清晰干脆。其實,不論教師從哪個方面著手,只要堅持提升自身的語言水平,就不愁教學沒有大的突破和改善。
(二)教學方法
有人說,教學方法對于教師正如武器對于士兵。一個士兵沒有好的武器在戰場上就會失去有利地位,一個教師沒有掌握到得心應手的教學方法,在講臺上就會失去展示自我的機會。所以,掌握更多科學的、高效的教學方法是改善教學過程中必須強調的問題之一。
1.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目前而言得到最多教師推崇和應用的。這一方法的優勢就在于照顧了學生的個別差異性,給不同的學生以不同的發展機遇。但是,教師在使用這一方法之前不可操之過急,否則的話,盲目應用,不但不能促進每一個學生的進步,還會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
2.討論法。討論法是新課改強調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背景下專門強調的一個學習方法。討論法不僅滿足了學生的交流意愿,活躍了課堂的氛圍,還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情感聯系。教師在使用討論法的過程中,最主要是要把握好討論的時間。因為現實的教學中,學生討論熱情過高而不愿意停止的局面時有發生。學生的熱情很高,教師也忘記了把握時間,結果一節課很快過去了,而基本的教學任務還沒有完成。所以,掌控時間才能有更加圓滿的結果,教師在使用討論法的時候必須正確認識到這點,并堅持用這點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三、結語
除了制定詳細可行的教學計劃、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之外,教師改善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探究的問題無疑還非常多,比如說:改善課堂氣氛的問題、改善師生關系的問題、改善作業布置藝術的問題等等。無論我們具體的切入維度是什么,只要堅持追求更高教學境界的出發點,教師的教學就可以實現實質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