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瓊
【摘 ? ?要】在新課標的要求下,無論是教師教學還是學生學習方式都有了顯著的變化,可以說呈現出全新的教育面貌。而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經久不衰的話題,是值得學校和教師追求的。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教師要用各種方法努力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關鍵詞】高中化學 ?課程改革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1.178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長久以來就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普遍使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因此,談提高教學質量就不能離開課堂教學,可以說課堂教學效果直接決定著教育質量。筆者認為,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要根據化學的學科特點,對課堂教學進行相應改革,對課堂設計進行優化,才能達到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目的。那么,具體來說,要做到哪些方面呢?
教學設計是教師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進行的具體計劃,它對教學過程進行系統化和科學化,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換句話說,教學設計是教師的備課工作,這是教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準備工作做得好,才能對課堂教學過程做到心中有數,合理安排掌控教學過程,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相反,如果教師備課工作做得不好,不能對課堂時間進行有效利用,肯定會降低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對本職工作充滿熱情和責任感,在備課過程中對教學設計進行優化。
1.教學目標的多樣化。教學目標是教學工作的核心,可以說教育教學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的。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一直以來的教學目標比較單一,基本上以知識性目標為主,也就是學生能夠掌握教師的講解就可以了,而對其他方面考慮不夠。事實上這樣的教學目標是狹隘的,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在優化教學設計中,要注意教學目標的多樣化,既要教會學生知識,又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同時還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是目標的明確性。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實際教學情況使教學目標有明確性,并把這些向學生闡明,例如學習某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就要明確使學生學到哪些知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應該到哪種程度,要讓學生掌握哪些技能等等。其次,教學目標要有開放性,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對所有內容都適用的,教師要根據實際的教材內容適當進行調整。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根據教學情況作出增加或刪減,總之一切以教學實際情況做轉移。最后,教學目標要體現多元化。不只注重學生知識目標的達成,還要注重學生的認知和技能,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有意識地把教材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教學過程的科學化。教學過程中的科學化是指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在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取得最大的教學效益。首先要做好課堂結構設計,也就是教學程序和教學步驟,例如一堂完整的化學課要包括導入、展開、延伸、結尾等幾個部分,教師要對這幾個部分進行統籌規劃,例如每個部分用多長時間、達到什么樣的目標等。其次要做好教學過程中的互動設計。教育是一種雙向的活動,不能由教師唱“獨角戲”,學生不能只是充當聆聽者的角色,而是要參與到教學中來,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互動性,例如設計提問環節,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進行隨堂提問,鼓勵學生回答。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又能根據學生的回答問題的狀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對教學節奏進行調整。除了教師向學生提問,教師也可以安排專門環節讓學生自由向教師提問。在做這項工作之前,讓學生課前進行準備。學生為了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肯定會認真研究教材,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提出問題。教師對普遍性的問題進行集中講解,則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同時,教師要注意一個問題,高中生都比較敏感,需要別人的肯定和鼓勵,因此無論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價值與否,教師都要認真對待和講解,不可有輕視的表現,否則會打擊學生的熱情和信心,嚴重了還會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對其一生都會產生影響。
3.豐富課堂形式。教學方法也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時,不能忽視這一點。毫無疑問,同樣的教學內容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傳統的教學思想在教師和學生的心中已經根深蒂固,基本上課堂教學采用“講解—接受”的教學模式。但是這種教學模式有明顯的弊端,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使得教師成為課堂的主導者,學生成為配角,被動消極地接受知識的灌注,而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不到發揮。因此,教師要在先進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的指導下,改進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形式,并且在課堂教學設計中體現出來。具體來說,教師要減少講解的時間,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由支配,讓他們進行充分思考、討論等。此外,除了必要的知識性講解,教師要綜合嘗試各種教學形式進行化學教學。例如問題引導教學法,也就是課堂圍繞某個問題展開,帶領學生進行查閱資料、課堂討論、總結、得出答案。還有自主合作探究法、實驗教學法等。教學實踐證明,只有教學形式多樣,才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化學課堂的興趣,并能在課堂上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與教師很好地進行配合。
4.合理安排課堂作業和練習。高中化學課程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都有一定的難度,有些知識點很難理解,或者即使掌握了知識點也是一知半解、不懂得應用,考試時遇到問題還是不會做。這是因為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夠扎實,靈活運用能力不強。這就需要教師在優化教學設計時,注意安排適當的練習,以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每節化學課,在學習了教材知識之后,教師要及時讓學生做一些題進行考查和鞏固,題目不要太難,只要能夠檢驗學生的基本知識掌握情況,并且讓學生進行查缺補漏,進行對自身弱點的彌補就行。在這些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布置一些靈活性和延伸性的題目,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內在潛能。這些題目要有一定的難度,要讓學生經過認真思考之后才能解決,逐漸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解題能力。除了課堂練習,教師還要注意課外作業的布置,雖然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壓力,但是可以讓學生的思考持續到課外,進一步進行知識的鞏固。但是教師布置課外作業時,不要一味注重數量,而是注重練習題的質量,注意題目的針對性、靈活性和銜接性。
另外,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優化教學設計時,要適當突出實驗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實驗進行教學,也會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化學教學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師只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目標,轉變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做好教學設計的優化工作,就一定能夠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