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薇
摘 要:對“種子萌發的條件”演示實驗改進后,操作既簡單又方便,一次實驗就能探究種子萌發所需要的全部條件,學生更容易接受,而且實驗成功率大大地提高,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動手能力。學生實驗的改進和完善對于培養其求知探索、創新能力都具有其他教學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演示實驗;實驗改進;觀察能力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中學生物教
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運用各種手段,創造觀察條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既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能加深學生記憶。它對于幫助學生培養觀察、動口、動手、動腦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都具有其他教學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學教學中加強并改進實驗教學,無疑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好體現。
在科學實驗中,生物實驗由于周期性長,操作麻煩,很多實驗都沒有開展,這對學生掌握生物知識是不利的,而且會遏制學生的探究欲望。如果對有些生物實驗進行改進,設計成適合學生動手操作的實驗,那將更好。下面我們就“種子萌發的條件”為例進行實驗
改進。
一、通過改進“種子萌發的條件”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
能力
種子的萌發與內部條件(是否具有完整的胚)和外部條件(溫度、水分、空氣)有關。課本的實驗材料過多(要準備4個罐頭瓶、一個小勺、8張餐巾紙、4張標簽紙和膠水),實驗過程復雜,操作繁雜,并且學生很容易混淆。如果讓學生在學校動手操作的話,每次只有個別學生有動手的機會。
因此我對實驗進行了改進,具體做法如下:取試管編號為甲、乙的兩支試管,各注入半試管清水,每支試管塞入松緊適度的棉花,分別置于水中、水面、水上,每個棉花上放置3粒玉米種子,1粒胚是完整的且是活的,1粒切除了胚,1粒已經煮熟,然后分別將甲、乙兩支試管放在室溫下和冰箱里,觀察、記錄種子的萌發情況。
改進后該實驗取材容易,操作簡單,縮短了時間,一次就能完成探究種子萌發所需的全部條件,通過實驗能夠給學生直觀而真切的感受,使其理解得更透徹,實驗成功率大大提高。該實驗占用空間小,每個學生只要將試管擺放在試管架上,放在教室的窗臺上,就可以每天細細地觀察,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實驗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動手能力。種子萌發成幼苗時,幼根逐漸長大長長,還可以繼續為學生進行實驗“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還可以用土壤浸出液替換試管中的清水,繼續培養幼苗,做“植物生活需要無機鹽”的演示實驗,此實驗改進后增強了實驗的連續性,既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系統的理解和掌握,又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縮短了上課時間,提高了實驗教學效率。
二、改進“種子萌發的條件”學生實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種子萌發的條件”的教學中,我除了通過演示講清楚種子萌發的條件外,還讓學生課下自己去設計做該實驗。由于10月份室內供暖,室內比較暖和,我自己同時用兩個培養皿,墊上幾層餐巾紙,分別放上綠豆種子和小麥種子,每天澆點水,缺水及時補充。放在辦公室里觀察,過幾天種子就發芽了。
幾天后,種子吸收水分后,逐漸膨大起來,種皮脹破,子葉、胚乳儲藏的營養物質不斷輸送給胚根先長出細小的根來,結合“種子的結構”來講,胚根先長成根,根就能吸收水分,還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并讓學生把自己設計的作品帶到學校展覽,有些學生的種子萌發得較好,有些學生的種子萌發得較差,讓他們對照萌發條件找出原因,并記錄萌發的情況。再過幾天,種子中的胚芽又長出莖、嫩葉來,告訴學生這是胚芽發育而成,這時種子逐漸發育成一顆綠色的幼苗。對比綠豆苗和小麥苗長出的葉和根,都不一樣。等到后面講到”根尖的結構”時,可以通過培養皿的玻璃,看到餐巾紙下面長滿了白色的根,毛茸茸的根毛,肉眼很容易看清楚,餐巾紙的上面長滿了嫩綠的小苗。等到種子中的營養消耗用完了,小苗也停止生長,而且葉片逐漸發黃,這時種子只剩下了空殼——種皮。
在種子萌發的過程中,學生認真做好觀察記錄:種子什么時間發芽,幾天長根,根生長的情況,葉片生長的情況等等。實驗做得好的學生最后可以寫成一篇小論文。
通過這個實驗,學生可以系統地觀察種子的萌發過程,可觀察到根尖,特別是根毛;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根系與葉片不同;理解了小麥種子的胚乳與綠豆種子的子葉供給胚芽的營養。學生對實驗充滿了樂趣,收獲了學習成功的喜悅,從中受益匪淺。
只要教師認真挖掘教材,開放探究的空間和時間,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重視學生的實驗和探索,就一定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初中生物科學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學生實驗次數的增加,使初中生物教學更符合當代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從而更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興趣,讓學生有了更多動手、動腦、動口主動學習的機會,更有利于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掌握,這些充分體現了生物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這也正是現代新課程生物教學的要求。
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培養了學生觀察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主動獲取了知識,進一步使學生養成了自主探究的能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都具有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生物科學教學中加強并改進完善實驗教學,無疑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創新能力的最好途徑。
參考文獻:
汪文超.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J].成功:教育,2011(23).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