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萬金
摘 要:學生走出初中,步入高中,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需要重新適應。在高中,數學的學習變得抽象、復雜,不再像初中那樣具體、簡單,所以從初中到高中,學生需要一個過渡期去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關鍵詞:數學;銜接教學;過渡
學生告別初中時代,步入高中,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學生要有個過渡期去適應高中的學習。初中的知識課本上講得清楚明白,學生很容易理解,但是高中的知識繁多而且復雜,需要學生多下點工夫去學習、去體味。特別是高中數學,無論是課本知識還是學習方法都和初中有很大的不同,教師需要針對學生過渡期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掌握一些方法,讓學生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一、知識抽象化,學習難度高
高中的知識不再像初中的知識那樣具體,通過閱讀課本就可以大概地了解知識網絡,高中的知識比較抽象,課本上介紹得也很簡單,學生不容易理解。由于知識突然變得抽象,學生感覺數學變得難懂、難學,甚至對數學的學習失去信心。針對知識的轉變,教師在學生剛入學時就應該準備一次摸底考試,先清楚地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制訂適合學生的學習目標。目標會使學生在學習時,知識變得更加清晰,學生對于學習有目的性。教師在學生學習時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和概括,讓學生更系統地了解知識,更快地適應高中生活。在教學中,教師要在適當的時候運用多媒體,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知識,讓抽象的知識具體化。
二、學習方法發生改變
在初中學習中,對于某一類型的題目,教師會告訴學生解答方法,然后學生按照教師的思路就可以很容易地解答問題。但是高中就不一樣了,很多學生面臨著上課可以聽得懂,但是到自己做題的時候就不會的問題。這是因為在學習初中數學時,學習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只需要按照一定的套路就可以把題目解開,但是高中數學的學習要求學生有很強的邏輯思維,需要學生自己思考去解答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先簡單后復雜,為學生設置問題,讓學生獨自思考,憑借他們自己的思維方法去解決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教師要讓學生遇到問題獨立思考,不依賴于教師給出的答案,在數學問題上有自己的思維方式。
三、中考難度下調,部分銜接內容已刪
現在的教材中,很多初中到高中之間的銜接內容已經被刪掉,而且隨著中考難度的降低,很多初中教師不向外拓展教學內容,學生只是掌握了簡單的初中知識,在接受高中知識時就會感到學起來很困難。在教學中,教師要先了解學生已經學會的知識,然后制訂學習計劃,并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補充相關知識,讓學生扎實地掌握知識。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找一些資料發給學生,讓學生更詳細地了解知識,更好地理解知識。
四、教學方法發生改變
由于初中數學知識比較簡單,而且中考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初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就是告訴學生公式,對于數學學習中的重點知識和題型,教師是通過反復強調讓學生掌握。初中知識簡單,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給出的方法掌握得很好,但是高中知識抽象而復雜,不能僅靠教師的解題方法來解決試卷上的問題,還需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學生在初中學習中已經習慣了教師給出解題方法,所以在高中學習中要靠自己的思考來解決問題,這種學習方法學生會感到不適應。針對這一轉變,教師要慢慢地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不再像初中那樣依賴教師,有自己的思考。初中到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也要改變,教師要慢慢地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法,更好地適應高中數學學習。
學生從初中到高中,知識的體系在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在改變,所以就要求學生去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對高中知識的學習有新的學習方法。高中數學知識繁多且抽象,教師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針對學習知識的變化和學習要求的提高給學生制訂新的學習目標,給學生一段初中到高中的過渡期,讓學生更好地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初中知識比較簡單,而且僅僅是要求學生對知識有所了解,可以運用知識;高中在能力上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需要憑借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像初中那樣依賴教師。針對這一些變化,學生肯定會對高中數學的學習感到不適應,為了讓學生不因為環境的改變影響學習,充滿信心地在高中階段更好地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初中到高中的過渡。
參考文獻:
[1]鄧勤.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從函數概念的教學談起[J].數學通報,2011(02).
[2]孫麗紅.初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1(02).
[3]馬自國.高一數學與初中數學銜接中的障礙分析與教學對策[J].黑龍江教育:中學教學案例與研究,2009(Z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