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查銀
摘 要:學生社團活動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生機、活力和魅力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載體。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社團建設已經成為學校加強育人工作的有效手段。結合學校的學生社團活動情況,試圖對目前初中學生社團建設的狀況和注意事項等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點思考與建議。
關鍵詞:學生社團;素質教育;意義;設想
一、社團活動對初中生的現實意義
社團活動搞得好的學校,素質教育落實得往往也比較好,學生、家長與社會對學校的認可度也會較高。有關學生社團活動建設的意義,同行們已經有不少的研究與認識,但是對于初中生來說又有著特殊的現實意義:
1.社團活動給學生以溫馨的心靈空間。由于現行的中考招考體制的影響,家長、社會甚至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的評價認同度主要取決于升學率。毋庸諱言,這種由社會認同產生的生存壓力會通過有形無形的方式轉加到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的身上。教師缺乏幸福感,學生學習不快樂是應試狀態下的通病。而社團組織無疑是學生心靈的港灣,他們在這個組織中通過交流而得到友情的慰藉;通過興趣愛好活動,使壓力得以釋放;通過探究和成功而獲得喜悅,所以社團組織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勞動智慧,而且能使他們拓展無盡的心靈空間,積累奮斗的意志和力量,在溫馨和喜悅中產生對學校、對生活、對人生、對社會的愛。
2.社團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社會競爭加劇,生活壓力加大,勢必反映在學校學生生活中。中考升學壓力、家長要求,再加上青少年學生正處于心理波動階段,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挫能力明顯有問題,不少同學的心理處于亞健康狀態。而社團活動給成員提供了一個舞臺,讓他們在這個舞臺上體驗到成功和快樂。社團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每個成員的責任心、愛心、團隊意識,這無形中便強化了學生積極而健康的心理。
3.社團活動能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現代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而且人的智能發展是不均衡的。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在《多元智力理論》中指出了每個人都存在七種相互獨立的智力,它們是語言智力——學習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音樂智力——交流、理解和創造聲音所產生的意義的能力;邏輯數學能力——運用和評價脫離具體事物關系的能力;空間智力——準確感受視覺—空間世界的能力;身體運動能力——用身體的全部及部分去解決問題或制作產品的能力;內省智力——辨識自己的情感、意識和動機的能力;人際智力——對其他人的情感、信念和意向進行識別和區分的能力。我們的教學大多不考慮學生的智力特點和水平,只片面進行所謂的智力訓練。這些都嚴重摧殘了學生的個性,更不利于學生和諧健康地發展,學校社團活動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這些不足。
既然校園社團建設如此重要,那當前我們樂清市的初級中學學生社團建設又如何呢?據本人的不完全詢問調查,情況并不樂觀。樂清市的幾個規模、名氣大點的學校社團活動搞得還不錯,但社團活動還是比較單一,多以文學社團為主,有完整的社團組織管理制度的學校并不多。以我校為例,我們這幾年自從周校長來了之后,對校園文化建設非常重視,包括學生社團文化建設。我們相繼復建及新建立的學生社團有:龍山文學社、雛鷹足球俱樂部、烽火籃球俱樂部、天籟之聲合唱團、棋藝社、廣播社、攝影社、睿智演講團、起點美苑。由于剛開始領導的重視,也有了一定的經費支持,再加上我們師資條件強以及校園規模大,學生的數量眾多,相關的活動開始都搞得熱熱鬧鬧。據觀察與統計,在那段時間校園學生打架違紀事件也明顯減少。遺憾的是,本學年開始我們學校的社團除了龍山文學社外,其他社團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像我們這樣有點規模和小名氣的學校,校園社團建設也開始不斷萎縮,可以想象其他兄弟學校的狀況,而我了解到的我們樂清農村的學校基本上沒有相關社團的活動與建設。
二、對于農村初中生社團建設的幾點設想與建議
1.上級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并下發文件,確保學校領導的支持。包括在資源物質分配和精神上的支持,并將其納入學校工作計劃中,作為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2.要在團委少先隊的帶領下,發動廣大黨員和團員老師參加到輔導員的行列中來。每個社團選配1~2名指導教師,學校備案并發給指導教師一定津貼。
3.協調和確定參與者。和學校教導教學部門達成統一的認識,在哪個年級開展社團的活動,或者說主要以哪個年級的學生為主。安排好參與的固定時間,確保孩子們的活動場地。
4.完善社團管理制度。健全社團的組織建設,做到有章可循,依法治團,規范動作。每個社團建立章程,每位社員人手一張社團證,接受學校相關組織的管理和監督,而且要建立社團考核獎懲制度。社團制定明確工作目標,每學年進行注冊考核,也可以進行社團互評,評選校園“十佳”社員,張榜表彰,社團學生負責人可以參加優秀學生干部的評比,在各種評比獎勵中優先考慮。
5.每年組織社團文化節,充分展示社團建設的豐碩成果,展現學生的多才多藝及富有創造性的天性。同時,希望學校把“創新社團組織形式,拓寬社團功能,打造辦學特色”作為社團建設指導思想,打造社團建設高地。在創新社團組織形式方面,建立社團顧問制、選建學生校內外教育基地、定期進行社團活動展示。學校倡導“社團活動課程化”,各個社團的活動時間統一在校本發展課活動時間,由教師指導或講課;同時將社團活動納入新課程有關模塊學習、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建立社團開展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燕國材.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7(03).
[2]馮一青.對校園文化建設中學生社團建設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08(02).
[3]張焰.論當前加強中學生社團建設的重要性[J].21世紀:理論實踐探索,2010(0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