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培
摘 要:對于建設工程,工程質量是最重要的,必須要嚴格監督和管理施工質量,政府部門的質量監督和管理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簡要分析了政府質量監督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政府監督;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施工單位;制度建設
中圖分類號:TU71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0.044
在建設工程的施工過程中,要借助政府力量開展質量監督和管理工作,從而有效提升工程質量,防止發生質量安全隱患和其他各種問題。從目前情況看,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的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1 存在的問題
1.1 質量監督面窄,具有滯后性
目前,政府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范圍僅限于施工階段,主要是監督建設各方責任主體的質量行為和實體質量,監督工程的施工質量,并沒有或者是少有對勘察和設計的質量監督,以至于無法及時和準確地掌握勘察階段和設計階段存在的各種質量問題。但是,只有在施工過程中才能發現問題,如果質量監督工作比工程進度落后得多,那么,就不能提前預防,勘察階段和設計階段存在問題就會對施工造成極大的影響。
1.2 權力和責任不對等
在建設工程質量相關監督方面,排頭兵是質量監督站,這一機構受到了建設行政相關主管部門的委托,主要目的是監督建設工程的質量。可是,受性質的限制,其權限比較小,責任卻很大,這一機構僅僅具有監督的權力,卻不具備行政處罰的權力,無法對建設工程進行全面的質量監督。在工作過程中,當面對各種質量問題時,其無法及時解決問題,對于那些拖而不改或者是拒絕整改的相關施工單位,也沒有有效的制裁手段。這樣,當有質量問題發生時,質檢監督站就要承擔超出權限的相關責任,進而對政府質量監督工作的權威性造成極大的影響。
1.3 質量糾紛處理方面
從目前的情況看,政府質量監督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建設決策階段,勘察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竣工階段、保修、使用終結等各個環節。在工程竣工和驗收之前的各階段中,直接責任主體之間產生的質量糾紛已經在技術方面和法律方面構成了有效的管理制度,所以,質量監督機構在處理這些糾紛時有具體的依據,處理起來更加方便。但是,當質量糾紛發生在驗收并交付使用之后,那么,由于這時質量責任主體已經發生了轉換,而且使用者加入,建設單位從中退出,導致情況比較復雜;再加上還沒有形成這方面的相關法律制度,所以,對于工程使用主體和質量形成的相關責任主體之間發生的糾紛,當前的法定機構還無法認定這一質量問題,而質量監督機構并沒有處理依據,沒有辦法處理這種質量糾紛。另外,也沒有監管工程使用者的相關手段,所以,需要針對竣工驗收之后的質量糾紛構建有效的處理機制,科學培育質量問題認定的相關中介機構,不斷完善配套制度。
1.4 工作人員素質存在問題
對于政府質量監督,依法行政是其重要的屬性,而執法機構是質量監督機構,相關工作人員在施工現場抽查和檢查屬于質量執法。從目前情況看,很多監督人員自身技術素質較好,可是卻認為自己處于技術管理崗位,缺少依法行政的相關意識,這是很多監督人員存在的主要問題。由此說明,監督人員很好地了解、掌握和應用法律法規,需要不斷加強工作人員這方面的意識。
2 解決措施
為了做好交通工程質量的監督和管理工作,政府監督部門要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同時,還需要提升工作人員的素質,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確保部門人員和設備的良好配置,充分發揮質量監督機構自身的職能和作用,進一步提升工程質量水平,從而有效解決質量問題。
2.1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主要要從以下3方面入手:①完善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當前已有的法律和規范,做好法制建設工作。政府質量監督機構要依據法律和規范嚴格執法,充分發揮監督職能和法律作用。②要完善建設主體在質量方面的終身負責制度和責任追究制,而政府質量監督機構要與工程的各個建設主體之間簽訂質量責任相關終身責任承諾書,以保證施工質量。③政府質量監督機構要在內部制訂有效的考核制度,構成競爭體制,對內部進行挖潛,充分發揮監督部門的自身職能和作用。
2.2 完善質量監督的具體方法
完善質量監督的具體方法有以下幾點:①以前政府在質量監督過程中只重視對施工單位的監督,現在,必須要改變這種局面,要有效監督各方主體,特別是監理單位。監理單位的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工程的整體質量,監理單位要檢查、控制和驗收現場質量。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監理受到的限制比較少,所有,要對其做好監督工作。②以前的監督方式主要是檢查實物質量,但是,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就需要將監督各方質量行為作為主要手段,將實物質量抽查作為輔助手段。從實際情況看,政府監管就是規范建設各方主體和人員的行為,確保其行為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要求,從制度入手保證工程質量。③突出監督過程中的重點。對于政府監督,其主要就是為了保證結構的安全性和使用的安全性,并保證良好的環境衛生,保證公眾和建設各方的正當權益。在此過程中,要結合工程的實際狀況和自身特點,有效監督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將重點檢查和監督巡查兩種方式結合起來,隨機抽查。這樣,各方主體就會在工作過程中時刻保持強烈的責任感,自覺維護工程質量。④確保監督檢查工作具有科學性。以前在判定工程質量時,主要采用的檢查方式是目測和資料審查,缺少科學性,容易受主觀因素的影響,會對政府形象造成影響,所以,要盡可能利用先進的檢測工具和設備,依據數據監督,保證監督工作的權威性和公正性。⑤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要采用信息技術構建信用體系。各方責任主體和從業人員要建立信用檔案,與市場準入掛鉤,利用信用制度約束主體和個人的行為。
2.3 提升監督人員的整體素質
在提升監督人員的整體素質時,需要重點把握以下幾點:①監督人員要加大對質量監督管理和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培訓和學習力度,不斷提升監督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以及業務能力。②利用先進的監督手段和監測設備,不斷提升監督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以提升工程質量監督的水平。③努力完善人才儲備機制,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深入挖掘監督人員的潛力,不斷研究和創新監督方法,為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服務,確保質量監督具有權威性和有效性。④從目前情況看,很多監督人員在質量檢查過程中只是就事論事,與行政執法人員自身工作要求和身份是不相符的,所以,為了提高監督人員的素質,不僅要提升其專業水平,還要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識,以提升自身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從而代表政府進行監督。在處理相關事務時,要依據程序進行,使其與行政執法要求相符。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政府質量監督在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充分利用政府力量確保工程質量。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政府質量監督存在很多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幾點突出的問題,并從制度建設、監督方式改變和人員素質提升等方面提出解決的對策,以期能為同行提供必要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宋喜梅.淺析現階段政府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J].廣東科技,2010(02):16-17.
[2]謝建國.淺談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措施[J].民營科技,2014(09):287.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