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俊杰
(江蘇緯信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29)
2011年2月16日國務院第144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并與2011年7月1日期施行。該條例旨在加強公路保護,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暢通。
該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申請進行涉路施工活動的建設單位應當向公路管理機構提交下列材料:
(一)符合有關技術標準、規范要求的設計和施工方案;
(二)保障公路、公路附屬設施質量和安全的技術評價報告;
(三)處置施工險情和意外事故的應急方案。
根據該條例涉路工程安全評估已成為公路管理機構批復涉路施工活動許可的重要依據。
根據涉路工程對現有公路不同的影響程度,對涉路工程進行以下分類:
(1)公路沿線廣告設施設立;
(2)通信、電力等電纜上跨公路;
(3)電力、水務、燃氣等管道平行、下穿公路;
(4)道路搭接公路;
(5)新建道路與公路立體;
(6)公路新增互通。
江蘇省內高速公路沿線廣告設施的安全性評價主要依據《公路安全保護條例》與《江蘇省高速公路沿線廣告設施管理辦法》。評估內容主要從廣告設施設置的合法性、廣告設施的結構安全性、廣告設施施工的安全性及廣告設施運營安全性考慮。
廣告設施的合法性主要依據上述條例與管理類辦法,評估該設施的版面形式、設置位置、版面內容等對公路結構及運營的影響。
以版面內容為例:版面內容應與公路標志有明顯區別,不得影響行車安全和干擾公路標志的使用。

圖1 某廣告設施版面
廣告設施的結構安全性主要對結構(一般為鋼結構)進行承載能力、抗風能力、基礎穩定性的驗算。

圖2 某廣告設施計算模型及承載能力驗算
廣告設施運營安全性主要是對廣告設施的后期維護。廣告設施破損的版面、鋼結構的銹蝕引發的強度降低等對公路行車安全均存在較大隱患。因此廣告設施運營期間的維護顯得尤為重要。

圖3 廣告設施版面損壞及結構破壞示例
通信、電力等電纜上跨公路的安全性評價主要依據《公路安全保護條例》與電纜服務對象的行業規范。評估內容主要從電纜跨越的合法性、新設電纜桿或電力塔的結構安全性、電纜跨越施工的安全性及電纜設施運營安全性考慮。
電纜跨越的合法性主要是新設電纜桿或塔距離公路的安全距離、跨越電纜的凈空、與公路的交叉角度等。
電纜桿或塔的結構安全性主要對該結構在風荷載、電纜張力等荷載作用下,結構的承載能力、正常使用能力的驗算,以及基礎的承載能力的驗算。

圖4 某電力桿結構驗算內力圖
電纜設施運營安全性主要體現在惡劣天氣下,對電纜桿或塔的維護及意外狀況發生時的及時處理,減少對公路運行的影響。
管道平行、下穿公路的安全性評價主要依據《公路安全保護條例》與管道服務對象的行業規范。評估內容主要從管道埋設的合法性、管道及附屬設施的結構安全性、管道施工的安全性。
管道平行、下穿公路的合法性主要考慮管道及附屬設施(檢修井、工作井等)埋設位置、埋深是否滿足公路及管道服務對象行業規范。
管道及附屬設施的結構安全主要考慮管道及附屬設施自身在上方土壓力及車輛荷載作用下的承載能力。

圖5 某電力管道結構承載力驗算

圖6 某污水管線接收進結構承載力驗算
管道施工的安全性主要評估管道施工過程中對公路結構的影響。主要通過增加埋深,控制施工確保公路路面結構的穩定。管道埋設施工工藝主要有以下:直接開挖敷設、頂管施工及定向鉆施工等。
直接開挖敷設由于對公路影響較大,一般用于平行公路施工或下穿公路現有橋梁施工,下穿路基施工一般不采用。
頂管施工主要用于大直徑硬質管材穿越公路。
定向鉆施工一般用于中小直徑管材穿越公路,施工便捷。

圖7 頂管施工示意圖

圖8 定向鉆施工示意圖
新建道路搭接公路安全性評價主要考慮道路搭接公路設計的安全性、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施工過程交通組織的影響。
道路搭接公路設計評估主要考慮平交口的形狀及交角、平面線形、視距、交通標志、標線及安全設施等。
道路搭接公路施工期間對現有公路的交通存在較大影響,主要體現在現有道路路基搭接施工及中分帶開口施工。為保障現有道路行車安全,需根據 《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制定詳細的交通組織方案。該交通組織的評估主要考慮該方案的通行能力及該方案的安全性。

圖9 交叉口引道視距和通視三角區
(1)新建道路跨越公路主要是新建橋梁跨越現有公路,其安全評價主要考慮該跨越的合法性、設計、施工、交通組織以及應急預案的安全性。
跨線橋梁的合法性主要考慮新建結構是否侵入了現有公路的建筑限界。
設計的安全性主要考慮跨線橋的凈空、平縱指標、交角及視距、排水、防護、結構等安全。

圖10 中分帶施工交通組織圖
跨線橋梁的施工評估主要考慮各施工步驟中采用的施工工藝對公路結構及運營的影響。橋梁的施工工藝主要有以下:轉體施工、箱梁頂推、掛籃施工、架橋機架設、支架現澆等。
轉體施工、箱梁頂推及掛籃施工對公路運行影響較小,評估過程中需對轉體結構、頂推結構及掛籃結構進行驗算,確保行車安全。

圖11 某橋梁承載能力驗算圖
架橋機架設過程中,為確保安全箱梁下方嚴禁通車,需組織交通利用另外半幅車道借道通行。
支架現澆施工,在支架搭設過程中,同樣需要借道通行,同時由于支架的搭設,原有路面的通行空間需壓縮。支架結構同樣需要進行結構驗算,保障公路通行安全。

圖12 掛籃、支架承載能力驗算圖

圖13 借道通行交通組織圖
橋梁上跨公路施工期間對現有公路的交通存在較大影響。為保障現有道路行車安全,需根據《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制定詳細的交通組織方案。該交通組織的評估主要考慮該方案的通行能力及該方案的安全性。該施工過程采用的交通組織方案通常有中分帶施工占用公路第一行車道、橋梁架設半幅封閉半幅通行。
該應急預案的評估主要考慮兩方面,第一是施工過程本身的應急預案,主要為確保施工的安全及減少損失;第二是考慮對通行道路的應急,主要是施工造成的交通擁堵,需提供切實可行的交通分流方案,以盡快疏導擁堵,恢復公路的暢通。
(2)新建道路下穿已有公路主要分為兩類:利用現有公路橋跨、涵洞下穿或改變現有公路路基建設橋梁下穿。
利用現有公路橋跨、涵洞下穿對現有道路影響較小,其設計安全性評價主要考慮凈空、視距、下穿道路的平縱線形,以確保下穿道路的安全行駛,減少對上跨橋梁的影響。
其施工安全性評價主要考慮施工過程中對現有橋梁的樁基及橋梁邊坡的影響。同時施工應對現有橋梁進行保護,避免碰撞,影響公路行車安全。
改變現有公路路基建設橋梁下穿,設計安全性評價需增加新建橋梁結構安全驗算。其施工一般采用半幅施工半幅通行方案,其安全性需考慮橋梁施工對現有公路行車安全的影響,需對開挖施工進行支護驗算,同時為保障原有公路的通行能力,可增設輔道舒緩交通壓力。
公路新增互通安全評價同樣主要考慮該互通的合法性、設計、施工、交通組織以及應急預案的安全性。
與公路立體交叉相比,公路新增互通設計評估需對該互通匝道平面線形進行評估,以確保互通運營期間的安全。
施工安全評估與立體交叉相比需考慮匝道搭接主線路基拼寬施工時,采取合理措施避免新老路基的不均勻沉降,以保障行車安全。
新增互通由于涉及多條匝道上跨或下穿公路,以及匝道搭接公路施工,如何合理安排施工步驟,避免各步驟交通組織沖突是該方案評估重點。
涉路工程安全評估工作對涉路施工活動進行設計、施工、交通組織及應急預案全面的評估。對規范基礎設施建設之間的關系,減少涉路工程對現有公路安全的影響,為公眾出行、公共安全提供保障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為公路管理機構批復涉路施工活動許可提供了重要依據。
[1]公路安全保護條例[Z].
[2]JTG/T B05-2004公路項目安全性評價指南[S].
[3]JTG H30-2004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