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吉,馬 駿,劉 麒
(青島市中心醫院:1.泌尿外科;2.監護室,山東266042)
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尿動力學特點及其檢查的護理
呂 吉1,馬 駿1,劉 麒2
(青島市中心醫院:1.泌尿外科;2.監護室,山東266042)
目的探討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DNB)患者尿動力學特點及檢查過程中的護理配合。方法選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該院泌尿外科行尿動力學檢查的DNB患者(DNB組)60例和尿動力學檢查正常患者(對照組)20例進行初感尿意膀胱容量(FSV)、最大膀胱容量(MCC)、殘余尿量(PRV)、排尿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尿流率時逼尿肌壓力(PdetQmax)檢測,同時根據糖尿病病程,將60例DNB組患者分為小于10年組22例、≥10年組38例,并根據檢查結果進行分析,檢查過程中加強護理干預。結果DNB患者FSV、MCC、PRV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DNB患者Qmax、PdetQmax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10年組與大于或等于10年組組間FSV、MCC、PRV、Qmax、PdetQmax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在尿動力學檢查過程中加強護理干預,可提高尿動力檢查結果的準確性。結論DNB尿流動力學檢查可提示膀胱功能損害程度,為病程診斷和治療提供客觀依據,DNB行尿動力學檢查時需加強相關的心理護理和護理配合,以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糖尿病;膀胱;尿動力學;排尿障礙;護理
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DNB)是常見的糖尿病慢性并發癥之一,其發病是由于調節和控制排尿生理活動的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受到損害而引起的膀胱及尿道功能障礙,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發病率高,即使血糖控制平穩,仍有25%的發病率[1]。DNB常呈隱匿起病和無癥狀進展,因此常不易被發現;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可出現排尿感覺減退,繼而出現膀胱過度擴張,逼尿肌損傷和剩余尿增多,發生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甚至引發腎功能損害[2]。為進一步研究DNB的尿動力學特點及尿動力學檢查過程中的影響因素,本文回顧性分析了本院60例DNB患者尿動力學檢查特點及護理策略,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泌尿外科尿動力檢查室就診的糖尿病合并排尿異常的DNB患者60例作為DNB組,均符合WHO與美國糖尿病協會標準,年齡43~86歲,平均(64.3±9.8)歲。糖尿病診斷時間6個月至32年,平均(9.6士8.2)年,其中小于10年22例(<10年組),≥10年38例(≥10年組)。入選糖尿病患者均有排尿異常癥狀,主要為排尿不暢、尿意不盡感、尿失禁、尿頻、夜尿增多(>2次/夜)。全部患者均接受正規的糖尿病治療,血糖控制平穩,其中空腹血糖(9.2±3.7)mmol/L,餐后 2小時血糖(12.8± 4.9)mmol/L,糖化血紅蛋白(7.7±2.2)%。排除標準:(1)終末期腎病;(2)尿動力學檢查前曾服用干擾膀胱和逼尿肌收縮功能的藥物,包括鈣離子通道阻滯劑、抗膽堿能藥物、α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3)糖尿病的急性并發癥如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性昏迷;(4)與外周神經病變有關的腦部和脊髓病變;(5)膀胱尿道的原發和轉移性腫瘤;(6)低鉀所致尿潴留、泌尿系感染、下尿道梗阻疾病、盆底手術和陰道脫垂的患者。同時選取本院門診因其他原因行尿動力學檢查結果正常的患者20例作為對照組,年齡(63.1± 9.5)歲,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均正常,無腹腔重大手術史。兩組患者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尿動力學檢查 采用荷蘭MMS尿動力學檢查儀進行尿動力學檢查。詢問病史,體檢后行尿動力學檢查:患者自由排尿后取仰臥位,消毒后經尿道插入F8雙腔導尿管至膀胱。抽取殘余尿量后改為坐位,再經直腸輕柔置入直腸測壓管,肛門括約肌處放置體表電極,連接相應壓力傳感器及水泵,以50 mL/min速度勻速灌注室溫生理鹽水,測定并記錄各排尿感覺時膀胱容量。膀胱充盈至最大膀胱容量后,囑患者排尿,尿液由集尿器收集,同步行排尿期壓力-流率及殘余尿量測定。
1.2.2 觀察指標 初感尿意膀胱容量(FSV)、最大膀胱容量(MCC)、殘余尿量(PRV)、排尿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尿流率時逼尿肌壓力(PdetQmax)。
1.2.3 尿動力學檢查時護理措施
1.2.3.1 檢查前患者的評估 檢查前1 d護理人員詳細詢問患者癥狀及相關疾病病史,特別是糖尿病病史、用藥及最近1周血糖控制情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檢查的禁忌證,既往有急性泌尿系感染、1周內做過膀胱尿道鏡檢查、有劇烈咳嗽者需延遲檢查;檢查前1 d囑患者避免食用腸道產氣的食物,檢查前患者需排空大便,保證直腸空虛。長期便秘患者可使用開塞露,避免使用瀉藥,以減少直腸測壓管誤差。
1.2.3.2 檢查前準備 (1)心理疏導:行尿動力學檢查前應做好相應的心理護理。向患者及家屬解釋尿動力學檢查對DNB診斷的重要性、儀器的安全性及尿動力學檢查的目的、原理、方法及簡要經過,并告知患者行膀胱、直腸置管過程中會有輕微的疼痛,使患者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檢查。(2)環境及器械準備:尿動力學檢查室環境應保持整潔、安靜、溫馨、光線柔和,檢查床與計算機操作區之間用屏風相隔,同時配備有空調及衛生間,將室溫調節至23~25℃。整個檢查過程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避免患者因傳統觀念及疼痛而產生害羞、緊張及恐懼等不良心理反應,從而保證檢查過程中患者可以密切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檢查。
1.2.3.3 檢查時護理 (1)營造溫馨、舒適的檢查氛圍,引導患者做適當的放松訓練,如閉眼深呼吸并輔以音樂,可適當緩解疼痛和焦慮情緒;(2)插管時動作輕柔、技術熟練,必要時可讓家屬陪伴,可適當與患者交談,分散其注意力,使插管順利進行。(3)在灌注生理鹽水過程中護士需主動與患者交流,通俗而正確地應用醫學術語詢問患者的感受并準確記錄。同時在灌注過程中指導患者盡量保持體位不要變動,以免干擾信號測定。(4)排尿時由于測壓管的刺激,常常會引起排尿疼痛,從而導致患者排尿終止,加上排尿環境和體位的不適宜,患者往往不能順利排尿,護士需耐心誘導,并鼓勵患者持續排尿。(5)檢查過程中一旦發生膀胱痙攣且患者不能耐受時,應立即終止檢查,同時給予解痙、止痛等治療。
1.2.3.4 檢查后護理 (1)檢查后鼓勵患者多飲水,勤排尿,保證每天排尿量達2 000 mL,達到沖洗膀胱及尿道的目的,減少泌尿系感染的概率;(2)對于檢查中置管失敗者,因反復嘗試置管易致尿道黏膜損傷、水腫甚至引起急性尿潴留,應詳細告知醫生檢查失敗的原因,以利于進一步查詢病因,若發生急性尿潴留時應及時導尿;(3)對于大量殘余尿和膀胱低順應性的患者,檢查結束后應耐心向患者解釋病情,告知醫生并給予留置導尿管持續引流尿液至少3~5 d,并加強對導尿管的護理。(4)檢查后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相關疾病知識,告知患者可能出現數天的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甚至可能出現血尿,因糖尿病患者易并發泌尿系感染,檢查后應口服抗生素3 d,預防感染。若以上癥狀持續不緩解或進一步加重,應再次及時就診,排除腎盂腎炎等疾病的情況。
2.1 兩組患者尿動力學檢查參數比較 60例DNB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動力學異常改變,FSV、MCC、PRV各項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Qmax、PdetQmax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尿動力學檢查參數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尿動力學檢查參數比較(±s)
注:-表示無此項;1 cm H2O=0.098 kPa。
組別DNB組對照組n FSV(mL)MCC(mL)PRV(mL)Qmax PdetQmax (mL/s) (cm H2O)60 20 t P --270.9±77.8 131.7±36.6 10.749<0.05 484.1±99.3 320.1±78.8 6.710<0.05 130.2±89.8 28.6±17.2 5.011<0.05 12.8±4.6 21.8±5.1 -7.446<0.05 22.6±7.5 34.6±9.1 -5.866<0.05
2.2 不同糖尿病病程DNB患者尿動力學檢查參數比較 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10年組患者FSV、MCC、PRV、Qmax、PdetQmax各項指標與病程大于或等于10年糖尿病DNB患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糖尿病病程DNB患者尿動力檢查參數比較(±s)

表2 不同糖尿病病程DNB患者尿動力檢查參數比較(±s)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10年組≥10年組n FSV(mL)MCC(mL)PRV(mL)Qmax(mL/s)PdetQmax(cm H2O)22 38 t P --241.3±57.2 288.1±83.5 2.328<0.05 450.8±77.2 503.3±106.2 2.204<0.05 88.0±69.0 154.6±92.1 2.942<0.05 14.9±3.4 11.5±4.7 -2.958<0.05 26.3±8.1 20.4±6.3 -3.111<0.05
尿動力學檢查對DNB的診斷意義:DNB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在泌尿系統的主要表現,是一組以感覺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周圍神經病變。其與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共同構成糖尿病三聯征,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DNB發生與性別和年齡無關,而與疾病是否得到系統治療及神經病變的程度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10年內即可導致微血管病變及周圍神經功能損傷,出現周圍自主神經階段性脫髓鞘和軸突破壞,神經傳導障礙引起膀胱感覺功能減退,隨著病程延長,膀胱功能損傷程度進行性加重[3]。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或已出現其他糖尿病神經病變癥狀,應盡早進行檢查,尤其是尿路動力學檢查,以便對患者的膀胱功能進行客觀評價,并及早選擇適宜的治療,改善患者的預后及生活質量[4-5]。
根據糖尿病的病程及尿動力學檢查結果,DNB的臨床表現可分為代償階段和失代償階段,各個階段沒有具體的時間界定,其與患者平時血糖控制有很大關系[6]。代償階段DNB主要為膀胱代償性肥厚,但由于患者缺乏自身感覺可能沒有下尿路癥狀,或僅僅表現為尿頻,因此常常被忽略;隨著病情的發展,膀胱感覺功能進一步減退,逼尿肌收縮力及穩定性發生改變,出現膀胱排空障礙。DNB患者可發生尿潴留、尿失禁及尿意消失,并隨著病情的加重逐漸出現不同程度的尿路感染及腎功能衰竭[7]。DNB患者典型尿動力學表現為膀胱感覺降低或消失、膀胱容量增加、膀胱收縮力下降和剩余尿增加。本研究中尿動力學檢查結果也顯示,DNB患者膀胱初感尿意遲鈍、MCC增加、PRV顯著增多,Qmax和PdetQmax下降。另有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早期即可損害膀胱收縮功能,并隨著糖尿病病程延長膀胱功能損傷程度進行性加重[8]。本研究結果也顯示,病程大于或等于10年的DNB患者其FSV、MCC、PRV均較病程小于10年的DNB患者明顯升高,而其Qmax和PdetQmax又較病程小于10年的DNB患者明顯降低。
尿動力學檢查結果發現,可為DNB提供早期診斷、治療依據,對DNB患者的康復、生活質量的提高非常必要。為提高尿動力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客觀性,一方面要求嚴格按照尿動力檢查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同時尿流動力學檢查是一項侵入性操作,檢查時患者處于陌生環境中,暴露外生殖器,同時被各種儀器和管道包繞,易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畏懼、害羞等正常的心理反應。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會對患者真實的排尿情況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圍檢查期的心理護理顯得尤為重要[9]。要求醫護人員在檢查過程中要做到態度和藹、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充分了解患者焦慮、緊張的原因,引導其消除不良情緒,積極主動地與患者溝通交流,觀察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出現的癥狀和感受,準確記錄觀察到的信號,并對信號的質量進行評估,盡可能地避免影響檢查的因素,以提高檢查準確率,縮短檢查時間。
尿動力學檢查后常見并發癥為血尿、尿路感染及置管失敗[10]。行尿動力學檢查插尿管時如果粗暴操作或反復插管常常導致尿道黏膜損傷、水腫、出血而發生血尿,而DNB的患者因糖尿病其防御機能下降,若不能及時對癥處理,又可誘發尿路感染的發生[11]。因此,檢查后應詳細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項,并按醫囑交代患者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DNB患者合并殘余尿增加和膀胱低順應性者因膀胱殘余尿量增加,檢查后易并發尿潴留的發生,應及時留置導尿管,而對于置管失敗的DNB患者,應向患者耐心解釋病情,消除患者的心理負擔,結合相關檢查,確定置管失敗的原因,以保證下次檢查的順利進行。
[1]Siracusano S,D′Aloia G,Lentini MG,et al.Diabetic cystopathy[J].Diabetes Nutr Meta,2002,15(1):41-44.
[2]Reitz A,Seif C,Kirschner-Hermanns R,et al.Urodynamic testing of the lower urinary tract[J].Urologe A,2013,52(2):265-274.
[3]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層版)[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3,12(8):675-696.
[4]曾嬌娥,周家杰,寧尚俠,等.尿動力學檢查在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中的應用價值[J].華中醫學雜志,2002,26(3):164-165.
[5]王麗娜,周慧敏,康巖,等.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的尿流動力學變化及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的療效[J].廣東醫學,2014,35(3):437-439.
[6]Brown JS.Diabetic cystopathy—what does it mean?[J].J Urol,2009,181(1):13-14.
[7]張蕓蕓,邵蓓,葛東紅,等.糖尿病性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球海綿體肌反射及陰部神經體感誘發電位與超聲尿動力學的相關性[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4,47(6):399-402.
[8]王東文,雙衛兵,吳博威.糖尿病膀胱尿動力學及逼尿肌功能改變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27(5):314-317.
[9]趙靜燕,袁曉紅,杜擁軍,等.優質護理對減少尿動力學檢查并發癥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2):165-166.
[10]李波,屈峰,姚林方,等.尿動力學檢查的并發癥分析與防治[J].山東醫藥,2011,51(46):34-35.
[11]姜炎冰,張宏景,李瑞,等.尿流動力學檢查的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4,35(10):177-180.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6.047
B
1009-5519(2015)16-2519-03
2015-03-31)
呂吉(1978-),女,山東青島人,主要從事尿動力學檢查及泌尿外科臨床護理工作;Email:abby19782013@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