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東
摘 要:企業黨建工作需要研究的理論問題、實踐問題很多。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而迫切的戰略任務。本文首先論述了石油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然后闡述了加強和改進公司企業黨建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石油企業;黨建工作;問題;對策
在新時期,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在改進中進一步加強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等經濟組織黨的領導,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而迫切的戰略任務。企業黨建工作需要研究的理論問題、實踐問題很多。比如,如何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建設企業黨組織;如何按照“四個一定要”的總體要求全面加強企業黨組織建設;如何在工作中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努力把各級班子建設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在新的形勢下如何保持共產黨的先進性,發揮好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如何進一步加強企業黨組織黨風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斗爭,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認真研究解決。
一、石油企業黨建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目前,石油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的發展規模和速度還存在著許多不適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 石油企業作為能源企業受到國家政策的嚴格調控,許多方面仍是高度的計劃調控,企業缺乏自主權,不僅做不到“政企分開”,而且目前仍是高度的政企合一,嚴格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制度尚未建立起來.企業不僅要搞好生產經營,還要行使政府職能,諸如黨政工團部門齊全,人員冗雜、解決職工就業問題、辦好企業社會等,使企業定位不清,不敢打破“壇壇罐罐”,企業目標多元化,功能混雜,機構臃腫,效率低下等問題難以從根本上解決,這種情況下,企業黨組織的功能和責任如何落實,就是一個需要中央和國家給出政策才能解決的問題。
(二) 一方面是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國際上實力雄厚的跨國石油公司步步緊逼的激烈的競爭形勢,另一方面是企業戰略管理、決策管理沒有放在突出位置,不熟悉世貿組織規則和競爭對手,缺乏駕馭復雜局面和應對激烈競爭的能力。因此,企業黨組織和行政層就要統一認識,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政策。積極爭取新的政策支持,按照國家授權,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結構調整,同時,審時度勢,加強研究,從戰略上把握國有企業發展大局,走在改革與發展的前沿,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突出主營業務的發展,增強核心領域和技術的競
爭力。
(三)認識問題尚未完全解決,主觀上影響了企業黨建工作。
1.部分企業領導對開展重組改制企業的黨建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存有“重經濟,輕黨建”的思想。有的企業領導認為,企業重組改制后,企業是一個純經濟組織、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而黨組織是一個政治組織,并不是企業建立和生產經營的前提,不建黨組織企業照樣發展,有沒有黨組織“無所謂”,有的黨務干部認為,企業重組改制后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在理論上和實踐中一時還難以解決,有些矛盾是難以調和的,因而對重組改制的企業黨建工作產生了畏難情緒。
2.部分企業領導一味追求經濟效益,擔心黨組織開展活動會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因此,對企業的黨組織開展工作不大支持,黨建工作缺乏必要的財力、物力、人才支持。
3.一些黨員的黨性觀念比較淡薄,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上班的主要目的是賺錢,因而對企業黨建工作漠不關心,也給企業黨組織開展工作帶來了困難。
(四) 企業重組改制后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客觀上困擾著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企業重組改制后,還有整體帶資分流的企業。在這些企業中,出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盡管國資仍占絕對優勢或相對優勢,但相對于過去單一主體或單一所有制形式來說畢竟發生了較深刻的企業變革,不可避免地給企業黨建工作帶來值得研究的新情況新問題。一是企業管理體制和方式發生了變化。在國有獨資公司中,實行的廠長負責制,產權代表決策權、執行權集于一身,是一種直接管理的模式。在控股公司中,則建立了法人治理結構,決策層與執行層有分離傾向,投資者通過向企業派出董事、監事,把握企業的經營方略,監督企業的經營活動,正在向一種間接管理模式轉變。如何適應這種企業管理體制的變化給黨組織的領導方式帶來了挑戰。二是企業中利益格局發生了變化。在多元投資企業中,出現了新的利益格局:以董事會為代表的投資者利益主體;以總經理為代表的企業經營者利益主體;以職代會為代表的職工群眾主體。黨組織面臨如何進行利益整合的緊迫課題。三是黨員價值取向發生了變化。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使得處于不同崗位上的黨員在價值取向上是多元化趨勢,如企業的經營者黨員考慮較多的是如何將企業做大,實現利潤最大化,傾向于投資分配的實現形式、普通的職工黨員,則更多的考慮自己的就業崗位和按勞分配問題。
二、加強和改進公司企業黨建工作的對策
無論形勢如何變化,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權不能喪失。要根據國有企業改制、改組和進行結構調整的實際,適時調整企業黨組織設置,理順隸屬關系。因此,當前應從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戰略高度和確保工業企業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客觀需要出發,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決集團公司企業黨建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使國有企業黨組織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充滿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一)進一步加大企業改革力度,加快向市場經濟轉軌,真正做到政企分開,確立現代企業制度。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健全決策、執行和監督體系,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和市場主體,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近幾年來,在推進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積極進展,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但用規范的公司制標準來衡量,國有企業的改制還不夠徹底、不夠完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還有許多艱巨的工作要做。主要的體現在。一是要繼續推進國有企業規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規范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二是繼續推進國有企業規范的股份制改造;三是繼續完善企業內部監督機制,切實保證職工享有對企業內部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四是加強和改進企業管理,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實現扭虧增盈、提高競爭能力。在這些工作中,黨建工作大有可為。
(二)進一步明確國有企業黨組織的功能定位,探索建立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特點的領導方式和提高領導水平。
1.在功能定位上,國有企業黨組織應定位于“權力支點”與政治組織優勢并重上。一方面,企業的主要決策者與黨組織主要領導人盡量“合二為一”,黨組織領導成員與企業決策層和經營層復合,紀委領導與監督機構復合。另一方面,企業黨組織可以發揮黨的政治優勢與組織優勢,通過對處于行政領導崗位#管理層面和關鍵崗位黨員的有效教育、管理、監督,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把黨組織的意志轉變為企業的領導決策,管理制度和全體黨員的行動。
2.從領導方式上,黨的領導方式也要有較大轉變。可以更多的通過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來體現黨組織的作用;更多的通過增強黨組織嚴密的紀律和黨員堅定的黨性,發揮在企業各個層面上黨員的先鋒與骨干作用來體現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
3.逐步建立與完善現代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運行機制。要根據企業的特點,本著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精神,不斷探索和建立適應現代企業特點的黨建工作運行機制,改進黨組織的工作方法和活動方式。
4.通過學習有關的理論和知識來提高黨員干部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總攬全局的能力,以提高領導水平。在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下搞現代企業制度。必須努力拓寬自己的視野,熟悉國情,了解世界,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三)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建設,注意發展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優勢。
1.要豐富思想政治工作內容,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加強學習,為加快發展提供思想保證。通過學習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思考如何把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凝聚各方面力量和智慧進行新創業;如何毫不放松地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等問題,把力量凝聚到實現集團公司確定的發展目標上來。加強領導干部、黨員隊伍和職工群眾三個層面的思想建設,激發其致力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在方法上,思想政治工作應當向系統化和動態化管理轉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科學化、系統化。動態管理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切合實際,更有效地促進人的個性發展與企業建設發展。
3.抓好穩定工作,為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完成改革和發展的繁重任務,必須保持長期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四)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國有企業黨的組織建設。
1.重點抓好企業黨政負責人隊伍建設。要從企業黨組織書記和行政干部交叉任職趨多的實際出發。加強黨政領導的選派、培訓、考核和監督,不斷增強企業黨政領導的綜合工作能力,特別是要抓緊物色、培訓、儲備一批素質和能力適合現代國企工作的黨員骨干后備力量,努力造就一支復合型的企業黨政干部隊伍。
2.高度重視并進一步整合企業黨組織的政治資源。黨組織應自覺強化黨建意識,更新政工隊伍的概念,整合各種政工資源,爭取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努力形成強有力的政工優勢。
(五)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黨組織制度建設。
1.逐步建立起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一整套黨的管理和工作制度。企業黨的制度建設之所以重要,不僅在于制度是實現黨組織規范運作的必要條件,而且還在于制度可以堵塞企業管理中有關法律和行政規章制度的漏洞,彌補法律的不足。
2.逐步建立起現代企業黨組織的管理體系。要從企業的實際出發,根據企業的不同產權結構,本著有利于黨組織的延續,有利于黨組織隸屬關系的理順的原則,逐步建立現代企業黨組織的管理體系。重視和加強對企業黨建工作的分類指導,在有關的黨規黨法和法律上確立現代企業中黨組織的易于操作的具體責任和辦法,從而更方便地為企業黨組織營造良好的黨建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