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銳
摘要:鋼琴彈奏屬于一項高雅藝術,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因而鋼琴彈奏教學走入了人們的視野,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鋼琴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鋼琴人才。然而隨著高校鋼琴彈奏教學的不斷深入,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有鑒于此,本文基于高校鋼琴彈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如理論基礎不夠扎實、教學方式過于單調、輔導工作有待加強、實踐機會相對偏少等,并提出有效對策,包括引入先進理論,夯實理論基礎、教學方式要有靈活性和多樣性、加強審美教育,提高輔導質量、為學生提供更多表演實踐機會等,以期幫助高校鋼琴彈奏教學擺脫現有問題的困擾,提升高校鋼琴彈奏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校 鋼琴彈奏 教學 問題 對策
對于高校音樂教育而言,鋼琴彈奏教學屬于重要的組成部分,應獲得學校和師生的高度重視。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的鋼琴學習問題,在此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在短時間內獲得了長足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設置該門課程以滿足家長和學生的實際需要。然而在教學工作的不斷進行,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之處日益凸顯,給高校鋼琴教學的高效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若想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向社會輸送更多優質的鋼琴人才,則需要深入研究高校鋼琴彈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對策,從而促進高校鋼琴彈奏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一、高校鋼琴彈奏教學存在的問題
列寧曾說過:“不懂音樂的人,是不懂生活的人?!焙芏嘣谄渌I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如愛因斯坦等),同時又擅長樂器演奏,甚至表現出很高造詣。由此可見,學習鋼琴一類的樂器具有相當積極的意義。然而目前的高校鋼琴彈奏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如理論基礎不夠扎實、教學方式過于單調、輔導工作有待加強、實踐機會相對偏少等,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成了熱點研究之一。下面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相關分析和討論,從而為此類問題解決方法的制定提供依據。
(一)理論基礎不夠扎實
在大學鋼琴彈奏教學課堂上,很多教師不關注理論基礎知識的教學,如學習鋼琴的目的以及意義等,而是要求學生將絕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放在了反復的指法練習等方面,如此一來,使得很多學生從心理上認為所謂的鋼琴演奏學習就是通過不斷練習使自己具備基本的彈奏能力、伴奏能力以及演奏樂曲的能力。在該思想的束縛下,學生在鋼琴彈奏過程中缺乏足夠的個人情感投入,如此一來,哪怕再嫻熟的技法,也難以實現對樂曲情感的準確把握,更不用提真切表達了,表現效果自然不會理想。由此可見,在高校鋼琴彈奏教學中,理論基礎教學同樣相當重要,會對鋼琴彈奏教學質量產生直接且重要的影響。
(二)教學方式過于單調
在大學鋼琴彈奏教學中,教學方式過于單調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針對鋼琴彈奏教學,教師通常先要求學生練習音階,之后才指導學生演奏樂曲。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針對音階以及樂曲進行逐字逐句的講解和示范,之后要求學生自行練習,最后借助大量練習以完成相應的彈奏任務,只有達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會進入到下一階段的教學。按照上述步驟,進行周而復始,按部就班的教學,雖然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夯實學生的基本功,然而這樣單調的教學方式極有可能導致學生心生厭煩,主動性嚴重下降,最終影響鋼琴彈奏的教學效果。在練習曲方面,教師大多數情況下讓學生選用少數幾首外國練習曲,學生多次練習之后往往會產生膩煩心理。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練習曲的總體把握也比較簡單化,即彈奏正確即可,未能充分展現鋼琴所具有的營造音樂氣氛以及塑造音樂形象的重要作用,如此一來,導致大學鋼琴彈奏教學無法獲得理想的實效性。
(三)輔導工作有待加強
大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然而在鋼琴的彈奏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臨時輔導仍舊是不可或缺的,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臨時輔導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學生能夠得到面對面的指導,從而促進自身的不斷進步。然而現階段針對大學生的輔導教學大多流于形式,缺乏足夠的實效性,具體表現為:首先,教師輔導態度過于嚴格,個別教師由于輔導時間有限,所以在輔導時會采用相對嚴肅的態度來指導學生,使得學生產生距離感,自然不愿意聽,甚至滋生抵制情緒。其次,在輔導時,一些學生會產生所謂的依賴心理,即老師怎樣要求便怎樣彈,老師說應保持什么樣的情緒便保持什么樣的情緒,扼殺了鋼琴彈奏的個性表現。導致該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教師在輔導過程中有些“極端”,“極端”地灌輸自己理解的鋼琴彈奏技巧以及演奏情緒。
(四)實踐機會相對偏少
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更多學生有了接觸鋼琴的機會,和過去學生相比,當前學生無論在基本功上,還是在演奏技能上,均明顯勝出。雖然如此,但當前學生在該方面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受最近幾年高校連年擴招和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當前學生很難獲得足夠的實踐機會,真正能夠上臺表演的機會少之又少,這在某種程度上嚴重降低了大學生們的心理素質。如上臺演奏過程中,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方寸大亂,最終導致整個演奏失敗。這便是實踐經驗不足所導致的嚴重后果。實踐能力的相對薄弱還會影響學生的未來擇業,因為很難對自己的就業進行準確定位。值得一提的是,在現實社會中,現場伴奏以及即興伴奏相當常見,如果心理素質不夠,那么是無法勝任上述工作的,進而嚴重影響他們畢業之后的就業。
二、有效對策
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的高校鋼琴彈奏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給高校鋼琴彈奏教學的正常開展帶來了嚴重阻礙,所以尋求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對策便成了當務之急。下面將針對引入先進理論,夯實理論基礎、教學方式要有靈活性和多樣性、加強審美教育,提高輔導質量、為學生提供更多表演實踐機會等解決對策進行相關探討。
(一)引入先進理論,夯實理論基礎
在高校鋼琴彈奏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和加強相關理論基礎的教學,讓學生接觸和掌握更多關于鋼琴彈奏的先進理論知識,如此一來,可以有效轉變現階段大學鋼琴彈奏教學中存在的理論基礎認識不足的現狀。首先,教師要在鋼琴彈奏指導時,要有目的和有方法地滲透鋼琴彈奏的理論教學,尤其在樂曲彈奏訓練課上,應積極滲透現階段比較經典的鋼琴教學理論,如達爾克羅茲的音樂教育理念等,要求學生在彈奏鋼琴曲時,要學會聆聽以及思考,應先讓學生去認真聆聽音樂,引導他們借助相關的身體運動去體味音樂所蘊含的諸多要素,然后要求他們深入思考。上述教學理論在某種程度上也有效填補了鋼琴彈奏教學領域的一個空白。其次,在鋼琴彈奏指導過程中,應予以全面且深入的理論基礎知識介入,如學生在鋼琴演奏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彈奏手法上的問題甚至錯誤,教師應注意到這一情況,并基于此進行相關先進理論的灌輸,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若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鋼琴家,應保證彈奏手法的優雅,勤奮練習手指之間的靈活配合,手指尤其是指頭最前端小關節應保持足夠的挺立,同時保持一定的硬度,而手掌、手腕以及臂膊應相對放松,整條手臂大體形成一個上軟下硬、上輕下重的狀態,使彈奏力量能夠有效下達,尤其是指尖應有力沉落于琴鍵,如此才能夠彈奏出高水平的樂曲。當學生從思想上重視手法學習和練習時,才會發自內心地去了解指法,勤練習指法。
(二)教學方式要有靈活性和多樣性
針對大學鋼琴彈奏教學中存在的教學方式過于單調問題,教師應積極嘗試多種類型的授課方式,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首先,個別課程。教師最好能夠針對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如有些學生在彈奏過程中能夠很好地投入感情,然而在指法上卻表現出明顯不足,有些學生指法嫻熟,然而在感情投入上卻把握不好。諸如此類的情況便要求教師能夠基于學生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然而班級學生數量較多,一對一教學方式難以真正付諸實踐,所以教師可退而求其次,即觀察學生學習的整體情況,針對大家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相應指導,同時在一定時間周期內對全班所有學生均進行個別指導。其次,小組授課。經常性地舉行小組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看到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并學會取長補短,補齊自己在鋼琴彈奏方面存在的短板。第三,正誤討論課程。運用討論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解決鋼琴彈奏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將正誤兩種類別的鋼琴彈奏方式均直觀、清晰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讓他們更好地明確鋼琴彈奏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共性問題,讓他們全面且深入地了解鋼琴彈奏的發音技巧、彈奏姿勢以及彈奏方法等,具體包括正確的指法、如何迅速讀譜、踏板的正確使用等。
(三)加強審美教育,提高輔導質量
為很好地處理輔導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過于極端問題,教師在實際指導過程中可嘗試審美教育的有效運用,通過一個美好情境的設置,讓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和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對于高水平的鋼琴彈奏家而言,他們在彈奏過程中所有關于技術的想法均會“遺忘”,而是全神貫注地融入到他所要表現的至美的音樂之中,換而言之,就是要表現音樂真我。由此可見,美好情境的設置是至關重要的,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予以積極且合理地運用。如學生練習彈奏著名鋼琴家肖邦的第一敘事曲時,教師最好不要直接要求學生用一種悲壯豪邁的情緒去演奏,而應該在學生正式練習之前,向學生介紹下這一練習曲的創作背景,即該曲是肖邦流亡在法國時創作的。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深入體會肖邦當時的心理,然后開始練習,并在練習中感受??偠灾?,通過聯想可以有效轉變傳統的機械灌輸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引導他們向著表現音樂美以及創造音樂美的方向不斷發展。
(四)為學生提供更多表演實踐機會
常言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同樣地,學生若想具備較高水平的鋼琴彈奏技藝,除課堂上的勤學苦練之外,積極參加課外實踐也是不可或缺的內容。只有如此,才能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提高鋼琴彈奏教學的整體質量。
除了常規的課堂教學之外,學校以及教師還應充分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并想方設法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表演實踐機會,如定期舉辦音樂會以及鋼琴比賽鋼琴匯報演出等,甚至安排學生到附近那些正規的娛樂場所進行現場的鋼琴表演,如此一來,一方面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實踐機會過于偏少的問題,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積累更多的課堂上無法獲得的舞臺經驗以及其他社會經驗。這對于學生鋼琴演奏水平的提升和個人的健康成長而言是極為有益的。除此之外,還重視和強化關于即興伴奏方面的訓練,實現理論和實際的有機聯系,這樣既可以不斷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同時還可以大幅提升他們對表演現場的控制力。
三、結語
隨著社會對素質教育關注的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高校嘗試開設以鋼琴為代表的相關課程,以提升學生的素質。鋼琴彈奏教學已經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堅持不懈地探索和總結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制定出更多、更科學的教學方案以及大綱,從而向社會輸送更多、更優秀的人才。然而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樣,高校鋼琴彈奏教學目前尚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所以有必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提出解決對策,從而保障該項教學活動順利、高效地開展下去。
參考文獻:
[1]于蕾.大學鋼琴彈奏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3,(34).
[2]陸志成.在鋼琴彈奏中的問題研究[J].音樂大觀,2014,(01).
[3]楊苗苗.鋼琴彈奏教學中需注意的問題[J].音樂大觀,2014,(07).
[4]李雯.高校鋼琴彈奏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音樂時空,2014,(11).
[5]魏璐璐.中職幼師鋼琴彈奏教學初探[J].成功(教育),2012,(05).
[6]曹云華.鋼琴彈奏教學的技巧性分析[J].神州,2013,(11).
[7]沃春玲.淺談鋼琴彈奏應注意的問題[J].大眾文藝,2010,(14).
[8]陳鷺潔.鋼琴彈奏中弱手指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
[9]熊茂竹.淺談鋼琴彈奏中的幾個基本問題[J].音樂天地,2011,(05).
[10]陳偉琪.鋼琴彈奏技巧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