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文
【摘要】在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實施的過程中,“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活動中被廣泛的應用。高中英語作為高中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對學生英語技巧的掌握與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寫作作為英語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各方面來說,寫作對學生學習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如何保證高中英語寫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高中英語教師的難點,本文就對此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高中英語 寫作教學 有效性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實施,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僅僅體現出教學質量,同時還表現出學生各方面能力。而高中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教育,其不僅僅在學生英語語言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還會對學生學習思維的培養產生積極的作用。高中英語教學包含多項內容,每項教學內容都對學生能力具有不同的影響,其中最能體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就屬寫作。寫作占據高中英語教學非常重大的比例。針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開展差異性教學
高中英語寫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學生寫作能力獲得提高。從目前高中英語寫作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就可以了解到,教學目標單一、教學評價不科學是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特點。在此過程中,學生與教師對寫作結果只有四種評價,即寫得好、寫得還可以、完成寫作、不能完成寫作。長期以往,寫作能力并不突出的學生就會對英語寫作失去信心。針對這種情況,教師為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實行差異性的教學。如,學生進行“自薦信”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講授例子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寫作技巧,翠湖由學生自己組織寫作內容。寫作能力稍強的學生在教師講解完例子后就能夠將文章的框架寫出來。接著教師就應當知道所有學生分析文章框架的形成與文章的基本內容,在經過這樣的分析后,大部分學生通常情況下都可以獨立完成寫作。最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將英語句子填充到框架中,這樣就將文章的結構構思完成。采用這種的差異性教學,寫作能力差的學生可以完成寫作,寫作能力強的學生同樣可以完成寫作。如此一來,學生在掌握寫作順序的基礎上,還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有效控制課堂
在高中英語寫作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不僅需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控制,還應當在課堂控制的過程凸顯出藝術性的效果,進而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同時學生還會產生寫作的情緒。如,教師在教學生寫感謝信的時候,在開始之前教師并不對感謝信的相關內容進行規定,同時不干涉學生寫作的規范性。在課堂教學之前僅僅要求學生將受感謝信的人與感謝信的內容展示在紙張上,并將紙張放置在課桌上。如果在此過程中學生出現不專心,擾亂課堂紀律,教師就應當提醒學生,寫給某人的感謝信還在你們手中沒有完成,這是內門自己要求的感謝信呢。經過教師這樣的提醒,學生就會意識到自己的寫作的責任,進而在寫作的過程中更容易用心,并將自己的情感投入于其中,這樣課堂的有效性也就獲得提升。由此可見,控制課堂環境與學習氛圍,教師應當多多應用藝術性的手段,采用藝術性的手段,學生不僅不會產生反感,還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教育方法。
三、合作模式的教學
高中英語寫作課堂,教師也可以采用小組的方式進行講課。小組學習也是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任務完成的效果如何通常將團體的評分作為標準。在評價學生任務完成獲得的效果時,可以將標準評價作為基本手段來對任務完的效果進行評價。通常情況下,評價的實施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組內自評,另一方面是團體評價兩種。在實行組內評價的過程中需要包括三方面。首先,總結任務完成環節中的有益經驗,作為學習的范本;其次,分析任務完成過程中的問題以及相關原因和解決的措施;最后就是制定小組的發展目標與方向,制定任務方案。而團體評價,由于在合作學習的成果通常都是完成的寫作內容呈現出來。因此教師實行團體評價后,還應就寫作內容進行客觀評價。如,高中英語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的過程中,要求各組組成的學生以自己的家鄉為主題,寫一篇英語小短文。小短文的內容要求包括家鄉的特點依舊優秀的傳統在短文中表述出來。而在此過程中學生為了將短文內容表現的更為優秀,都會經過仔細的琢摩推敲,并與小組同學進行溝通。這樣在學生完成寫作后,教師就可以對其進行客觀理性的評價。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還有利于學生英語組織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予以寫作教學高度的重視,在完成基礎性教學任務的同時,還應當保證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莉.以讀促寫,提高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5(07):200-202.
[2]高明昊.高中英語寫作教學課堂有效性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2014,10(04):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