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霞
摘 要:實施新課程以來,不少高中英語教師努力實踐新課程理念,在高中英語教學尤其是英語閱讀教學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教學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值得我們去反思,反思的目的就是發現、提出一些措施和技巧促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進步。
關鍵詞:英語教學;教師;反思
1 英語教學中相關問題的反思
首先,教師過分注重詞和句子層面的教學,忽視語篇語義教學。目前仍有不少教師對語篇的處理以講解詞匯、分析句子結構和翻譯句子為主要教學手段,教學停留在句子層面。從而造成課文教學結束了,很多學生還不知該篇文章具體講什么內容、有什么意圖,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了。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學生基礎比較差的班級。有些教師認為讓英語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討論這些段落大意、文章結構或作者意圖是浪費時間。這實際上從一開始就扼殺了學生學語言知識的表現性評價,還是基于表現的知識或技能性評價,甚至是在文化意識、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等方面的評價,教師心中都要 “有桿秤”。課后的反思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反思同樣重要。在一堂閱讀課上,我們應當結合課前制訂的目標和課上的生成性因素,從教師組織教學的視角,反觀學生在認知圖式(文化背景、內容圖式、形式圖 式 等)、語言( 詞 匯、結 構、語法)、閱讀理解能力(理解力、策略、速度)、心理(動機、情感、態度、價值觀)、思維能力等方面的收獲。通過基于教學過程的反思,我們或許能夠細化一些現象背后的成因,使之成為具體的研究問題。例如,我們對每一個單元的“主課文” 的教學,常常用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講內容,第二課時講語言點”,為什么?通過對閱讀課教學的反思,我們發現,我們應該研究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閱讀課堂教學中“理解”與“語言點”截然分離?再去思考我們課堂上組織閱讀教學的行為,發現也許是因為“理解”沒有基于文本解讀。以此為起點,我們著手對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行為、教學效果等進行調控,做行動研究。“基于課堂觀察,實實在在地研究本土的學生、教師及其英語教學活動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益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2 英語閱讀的策略技巧
第一、熟悉文章設計題目的方向。英語閱讀理解的題目主要可以分為四大種類,第一種是閱讀主旨題,該項題目主要要求學生能夠讀懂全文,對文章的內容主旨有個明確的概念。第二種細節題,要求學生進行自主推測,對文章中的隱含細節進行理解應用。第三種是邏輯推測題,要求學生在正確把握文章內容后,對內容的邏輯關系能夠清晰地掌握。第四種是猜測題意題,這種題目較為難選,考察學生對片段的理解程度。明確題目的設計走向,理解設計題目時經常使用“偷換概念、超出范圍、張冠李戴”等設計手法,就可以較好地對答題的范圍有個良好的把握。
第二、重視文章主題,把握文章主旨。文章的主題句往往就在首尾出現,主題句往往是文章中畫龍點睛的句子,對全文起到了總結、提示、概括等作用,通過對主題句的詳細分析,就可以理解全文的內容和大致的主題走向,明白文章的主要描述對象和事件發生的時間內容,更好地提升對文章的理解程度,通過把握文章的主旨,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提高閱讀解題的效率,例如,設計的問題中常出現“What is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passage?”“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等問題,就很好體現了掌握文章主旨的必要性。
第三、增加西方背景知識促進深入理解。學生經歷或熟知的故事類文章,由于往往能與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結合起來,產生聯想、遷移、想和推斷,所以閱讀理解效果較好。而對他們不甚了解的說明類文章,閱讀理解的效果卻不太理想,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相關背景知識,不理解文章所表述的內容。可見,給學生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很有必要。高中階段學生的閱讀材料主要包括兩類文章:記述類文章和說明類文章。記述類文章主要是有關西方人的幽默故事、名人故事和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說明類文章主要是介紹一些名人的生平、著名的名勝、西方人的風俗習慣、英美概況和一些科普知識。背景知識的介紹,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或集中講解,或有意滲透。在學生閱讀前,教師介紹文章的相關背景知識,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可減小閱讀理解的難度。講解閱讀練習時,通過分析學生習題中出現的錯誤,及時補充背景知識。此外,還可要求學生加強課外閱讀,了解名人軼事、西方文化、科普知識和最新的科技成果,在課上或課外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3 其他機巧
一、廣泛的閱讀以擴大學生的視野。閱讀英文材料還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識,應對英、美等英語國家的人文、史地、風土人情等。否則,就可能會出現理解誤區。一定的相關學科知識,對于閱讀和理解短文也有一定幫助。二、學會運用關聯詞。文章中有些復合句較長且結構復雜,晦澀不易理解,學生可根據關聯詞、引導詞的邏輯關系迅速分清主干和從句,從而明確句意。在段落中或段落之間也有一些關聯詞,如but,however,although,everthough,as,because等。在這些詞的幫助下,學生可明確句與句、段落與段落之間的內在本質聯系。從而能盡快把握住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
總之,在英語學習中,刻苦努力比學習技巧更為重要。但是這并不意味,學習方法和技巧就是可有可無的。有人說,英語學習是慢功夫,沒有捷徑可循。這種觀點當然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我們必須看到任何客觀事物都有其內在的規律性,只要不斷地結合英語學習的實際,掌握其規律,巧用各種良好的方法,再加上自己的勤奮,就可在英語學習中取得巨大突破,達到理想的境界 。
參考文獻
[1] 段青.淺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J].基礎教育,2013(12).
[2] 顧英鳳.淺談高中英語閱讀的策略與機巧[J].創新教育,2014(1).
[3] 竇艷艷.高中英語閱讀存在問題分析及應對策略[J].考試周刊,2010(20).
[4] 關娜.淺談高中英語閱讀的策略與及機巧[J].英語教學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