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棟
摘 要:本文對現代農牧業機械科學管理信息化發展趨勢進行了一下簡單地探究,對其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然后探究了一下其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農牧業機械科學管理信息化的意義。
關鍵詞:發展現狀;信息化管理;科學管理
錫林郭勒盟畜牧業經過30多年的改革與發展現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但多年來由于追求了短期的經濟效益,缺乏科學、合理的草原草場的利用和草原的環境保護意識,現造成了草地超載放牧,生態環境迅速惡化,草地減少、水土流失加劇,入湖水量銳減,生物多樣性降低,形成"超載放牧-生態惡化-農牧民增收困難"的局面.牧業機械做為先進的載體如何利用機械的靈活性和高效性在我縣的畜牧業中發揮其優勢和作用,將是我縣畜牧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針對我縣現狀提出一些今后農牧業機械化發展思路。
1 我國牧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我國畜牧機械化建設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后期,首先是從牧草收割機械化作業開始,逐步擴大到草原保護建設機械化、飼料加工機械化、畜禽飼養管理機械化、疾病防治機械化等。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根據畜牧生產的需要,曾引進了國外較為先進的畜牧機械產品及生產技術。在試驗、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研制和生產了一大批具有國外20世紀70年代技術水平的畜牧機械產品,不僅在品種、機型方面填補了國內許多空白,在數量和質量上也有很大提高。目前,我國畜牧機械已基本形成了草原建設及改良、飼草料收獲與貯存、牧草種子加工、飼草飼料加工、畜產品采集與加工、畜禽飼養機具與裝備等基本完整的畜牧機械結構體系。總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一是飼料加工機械發展相對較快,技術水平相對較高,從單機向規模成套化和新技術相結合的方向發展。二是飼養機械向適度規模化、自動化、安全衛生化方向發展,引導飼養模式從傳統散養向規模效益型發展。三是畜牧機械的各種政策法規逐步完善,大部分畜牧機械列入國家農機補貼項目。四是注重畜牧環保機械的研制與開發,完善養殖場糞污處理技術與設備,力求畜牧業實現可生態化、持續化發展。
2 現代農牧業機械科學管理信息化未來發展趨勢
自21世紀信息全球化以來,農牧業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向著更高的方向發展:農業機械化、水利化、化學化和電氣化。然而,世界上很多國家對此變革卻還沒有全面完成。不過,令人慶幸的是,信息全球化的發展給農牧業的改革帶來了全新的面孔。以數字化為核心以及網絡化為趨勢的信息化產業,在不久的將來將會逐漸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在美國、西歐和日本這些發達國家中,農業自動化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方面,比如:工廠化養殖、倉庫管理、工廠化蔬菜花卉生產、環境監測與控制以及農產品精深加工中等等。那么具體是哪些方面呢?下面讓我舉例說明。例如:配合飼料全部生產流程的自動控制、灌溉及采收自動化控制、日光溫室中溫濕度控制。還有,對于一些繁重的農事工作,比如蘋果收獲、噴藥、擠奶、組織培養以及作物育種等方面,發達國家已經通過研制和使用一些先進的農業機器人,讓它們來代替人們去做這些。
時至今日,科學技術以一個驚人的深度和廣度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而隨之而來的信息化浪潮又將人們推進了一個嶄新的信息化時代。面對國際化的競爭,迫切地要求用高科技的手段改造現有的農牧業,因此,全面推進農牧業信息化是提高農牧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那么在全力地推進信息化的過程中,我們要把農牧信息,通過先進的計算機網絡及通訊技術等手段,及時并準確地將其傳達到用戶手中。整個過程下來,對我國的傳統農牧業進行一系列的改造和升級,并實現了農牧生產、管理、農牧產品營銷網絡化,農牧業的生產效率、管理和經營決策水平也因此得到大大地提高。
科技的發展為農牧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對于我國農牧業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農牧業信息化是現代農業的里程碑,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經途徑,隨著科技的發展,農業信息技術將在農業經濟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換而言之,農牧業的信息化決定著國民經濟的現代化。如果沒有農牧業的信息化,就不好有國民經濟的現代化。
3 農牧業機械科學管理信息化
就現在來看,我國在實現農牧業的信息化的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有很多方面。因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比較晚,所以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還不是那么完善,并且早我國的邊遠地區,有的還是古老的傳統農業,他們還是靠天吃飯,并沒有實現機械化,更別說信息化,這就造成了我國現在面臨著很多問題。例如: 1. 我國的農民素質普遍不高信息化意識和能力不強。2. 農業化生產程度不高,因此造成了正常的信息網絡難以形成。3. 信息網絡的成本比較高,不利于農牧業信息化的普及和傳播。4. 農業化基礎工作水平低,信息化技術實用性不高。5. 農業信息服務體系還沒完成,信息網絡缺乏人才。6. 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環境污染日趨嚴重。7. 流通加工發展滯后,消費觀念急需更新。由此可見我國的農牧業,到目前為止依然與發達國家有著巨大的差距。而這些差距主要是表現在我國的農牧業基礎設施薄弱以及信息資源的缺乏兩個方面。并且我國對于信息技術成果的應用程度還是比較差,這就對現代化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同樣,這也正是當前我國要實施畜牧業信息化所面臨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其他的產業相比,尤其受地域影響,我國農牧業的基層管理人員,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
要加強農牧機信息化管理,提高農牧機信息員綜合素質,促進農牧機信息化事業的發展,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1. 管理者應高度重視信息化生產工作。2.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機械化信息管理機制。3. 工人階層應該通過自覺學習相關的知識來提高自身的素質。我國在農牧業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所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還是如何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立、如何提高農民科學素質與如何去完善及完全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難題。
4 農牧業機械科學管理信息化的未來發展方向
1、實現網絡化地生產。如何實現網絡化生產呢?其實就是憑借先進的信息技術,以微電子為基礎,并結合了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等一些高科技技術。建立個信息網絡以此覆蓋整個農牧業地區,可以實現實時網絡通信,及時掌握和解決農牧業工廠的現狀。
2、智能化生產。智能化的生產在農牧業上的發展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憑借智能化的現代化,管理者可以輕松很多,智能化可以通過相關的系統設置對其進行改變和設置。以維持正常的農牧業生產。
3、以示范場建設帶動畜牧業機械化發展。實行畜牧部門領導和中層干部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包抓示范點建設,帶動畜牧業機械化發展。
4、加快畜牧業科技進步,強化建設現代畜牧業的科技支撐,加強集約化畜牧業的設備、設施以及材料的研制開發,通過多學科的合作和多種先進實用技術的組合配套,加快新設備、新設施以及新材料的研制開發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