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房地產業(yè)的發(fā)展帶動了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但是對于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不能忽視,尤其是現有的商品房多選用高層結構,施工的安全是最為重要的問題。在本文中,就房屋建筑中的樁基礎施工技術進行詳細的介紹,并對施工中樁基礎出現的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從施工的層面來對建筑施工過程中樁基礎的質量進行控制。
關鍵詞:建筑施工;樁基礎;質量控制
在現有的高層建筑中,由于上部結構自重較大,直接導致地基所受的荷載增大,普通的地質結構無法進行承載,故采用樁基礎。在分析樁基礎與普通的淺基礎不同之處可以看出,樁基礎不是單一的結構,是有承臺和樁體連接共同受力。建筑物上部結構的自重向下傳遞給樁體,樁體將荷載傳遞給承臺,使用這樣的原理可以將上部較大且不均勻的荷載轉換為較為均勻的荷載,由此看來樁基礎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會影響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下面就對樁基礎的施工質量進行詳細的介紹。
1 樁基礎的類型介紹
樁基礎根據使用材料的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不相同,其中包括混凝土樁體、鋼樁。并且在不同的承載方式上也有一定的區(qū)別。由上部荷載傳遞下來和樁體形成摩擦作用來產生承載能力的樁體為摩擦樁。而上部荷載直接傳遞給樁的情況時,此時的樁為端承樁。就目前使用較廣的摩擦樁來分析,在施工中采用的是現澆和預制的兩種方式。
根據工程的需要,在打樁之前,先將樁體澆筑完成,并在使用中直接對樁體進行調配安裝。而現澆樁體是在施工的范圍內,利用鋼筋籠的方式來固定樁體的位置,在施工的過程中,將攪拌好的混凝土澆灌在鋼筋籠中,同時在側壁有模板固定,以此最終形成摩擦樁。
2 樁基礎施工流程
在樁基礎施工之前,要根據設計圖在基坑中進行施工放線,將樁體的位置固定。在施工質量控制中,為了保證樁體不會出現偏移等現象的發(fā)生,測量過程中要進行多次的數據符合,并使用閉合式的測量方式。在設計圖中樁位放線要根據順序進行逐一布置,在施工規(guī)范中,樁體中心允許的偏差因樁體不同有一定的差異,其中規(guī)定群樁基礎的允許誤差為15mm,單根樁的施工允許偏差為10mm。在樁基礎放線完成之后,要對現場的樁頂位置和標高做出標示,要復核無誤后進行樁基礎的施工。
常見的樁基礎施工中遇到的問題有樁體的傾斜,由于預制樁體在打樁的過程中,位置沒有進行校正,使得樁體在夯入的過程中出現了傾斜,在施工規(guī)范中規(guī)定,樁體與鉛垂方向的偏差不能超過正切值的10%。同時樁頂的標高要比設計標高高出300mm,在各項指標均按設計規(guī)范要求進行之后,方能進行基礎上部的施工。
3 建筑施工中樁基礎出現的問題分析
樁基礎是建筑施工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因為樁基礎而導致的房屋出現問題必然導致十分嚴重的后果。就近年來樁基礎的施工質量來看,出現問題最多的是樁基礎使用的錯誤。在工程前期的勘察設計中,沒有根據施工場地內的地質結構進行仔細系統(tǒng)的分析,沒有根據地層的承載能力有明確的認識,在設計樁體時,由于摩擦力的取值或是端阻力取值的不正確,直接導致樁體出現嚴重的失穩(wěn)破壞。
此外,在具體施工中,由于沒有對結構自重進行考慮,以及沒有考慮到一些附加應力的作用,在選擇樁基礎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質量問題,一些建設單位根據自身的一些所謂經驗進行樁體的所以施工,在樁基礎使用中出現一些不必要的浪費,或者嚴重時樁基礎出現無法達到設計要求的狀況發(fā)生。
其次是在建筑樁基礎施工的過程中,施工的方式和工藝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施工人員的質量控制意識較為薄弱,不能將施工后的檢測工作作為重要的工作進行落實。在一些土質較差的地區(qū),在樁基礎施工的過程中,上部的重型機械沒有避開施工區(qū)域,這就會直接導致樁基礎施工出現嚴重的后果,這也是出現大規(guī)模樁基質量事故的直接原因,就這些施工中的問題要進行認真的總結,避免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發(fā)生。
4 建筑施工對樁基礎的質量控制方法
4.1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施工質量問題的控制
打樁施工中,常會發(fā)生樁被打壞、打歪、打不下去等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隨機的、復雜的主要有制樁質量、土質變化和工藝技術等方而的原因,因此應具體分析原因和及時處理:
(1)樁頂由于受沖擊產生很高的局部應力,若樁頂混凝土不密實、配筋下料不合理,遭受錘擊后,則樁頂被打碎、打禿;主筋過長則會旁彎、顫動,引起混凝土剝落所以樁頂混凝土應認真搗實,主筋不能過長;一旦樁角打禿,則應鑿平再打;
(2)樁頂不平、樁帽不止或不平,使樁偏心受錘擊,局部應力增大,極易受損所以制樁時,樁頂而與樁軸線應嚴格保持垂直;施打前,樁帽要安放平整;打樁寸要避免打歪后繼續(xù)施打,發(fā)現后應及時糾止;
(3)樁體會出現設計的強度與實際承載強度無法對應,也就是在使用中由于混凝土和鋼筋的承載能力無法達到設計的要求,使得樁體無法滿足設計的承載要求,同時在施工中由于工藝的錯誤、后期對于澆筑混凝土養(yǎng)護的不妥當,也會對預制樁體的自身承載能力形成一定的制約。使用一定的后期處理也十分必要,如在樁身外面設置箍筋。
4.2 套管成孔灌注樁施工質量問題的控制
套管成孔灌注樁施工時常發(fā)生斷樁、縮徑樁、吊腳樁、夾泥樁、樁尖進水進泥等問題,出現這些問題應認真分析原因并及時處理。斷樁指裂縫貫通全截而,呈水平或略傾斜狀,多出現在地而以下1-3m深的軟硬土層交界處斷樁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樁距過小,鄰樁施打時土體水平擠壓產生的橫向水平力和土體反彈、隆起的豎向上拔力共同作用,使剛終凝不久的樁身混凝土受彎、受剪而造成斷樁避免斷樁的措施為布樁不宜過密過密時可采用跳打法或控制時間法以減少振動的影響;合理制訂打樁順序和樁架行走路線。
4.3 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問題的控制
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施工時常易發(fā)生孔壁坍塌、斜孔、孔底隔層、夾泥、流砂等工程問題,因水下混凝土澆筑屬隱蔽工程,一旦發(fā)生質量事故難以觀察和補救,所以嚴格遵守施工操作規(guī)程,在有經驗的施工技術人員指導下認真施工,并作好隱蔽工程記錄,以確保工程質量孔壁坍塌指成孔過程中孔壁上層不同程度坍落主要原因是提升下落沖擊錘,掏渣筒或鋼筋骨架時碰撞護筒及孔壁。
5 結束語
房屋建筑受到高度的不斷升高,自重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考慮到房屋的穩(wěn)定性,就要對施工過程中樁基礎的施工質量進行控制。在本文中詳細的對房屋建筑中所使用的樁基礎類型進行介紹,同時根據現有工程中總結出的樁基礎施工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闡述,就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的辦法。作為建筑工程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樁基礎施工的質量安全要提起足夠的認識,不僅要從安全質量方面進行控制,還需要對相關的樁基礎施工技術進行完善,不斷的總結在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切實的保障建筑施工中樁基礎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胡裔賢,林海嵐.高層建筑地基基礎和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研究[J].硅谷,2013,4(5):133-134
[2]寧和玉.高層建筑地基基礎及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7(10):215-216.
[3]艾新芳.多層建筑地基基礎施工與質量控制[J].工程監(jiān)理,2006,13(14):28-29
作者簡介
彭貴(1975-),男,漢族,大專學歷,江蘇邳州人,測量工程師,中共黨員,徐州長城基礎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