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燕
小學音樂欣賞課是小學的必修課程,它的開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近幾年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和家長對音樂欣賞課的認識覺悟不夠,音樂學科“小三門”的地位根本沒有得到過切實的改變。針對這一現狀,我從不同方位去觀察和剖析音樂欣賞課,實施新課程理念,提高小學音樂欣賞課的重視度和課堂教學效率,從而真正體現此課程開設的重要價值。
一、小學音樂欣賞課的簡介
音樂欣賞是一種音樂審美的體驗活動,它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對音樂美和音樂層次的判斷與接受。
小學音樂欣賞課是指以小學音樂欣賞教材為內容,在特定的課堂環境中,通過聆聽的方式及其他輔助手段體驗和領悟音樂的真諦,從而得到精神愉悅的一種審美活動。小學音樂欣賞課是培養小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最主要的途徑,小學生能否具備良好的音樂鑒賞和審美能力,對于提高文學素養、塑造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形成完善的性格、豐富情感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二、小學音樂欣賞課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審美,陶冶情操
以音樂作品為審美活動的對象進行審美的活動就是音樂欣賞,它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把審美教育的任務放在首位。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在小學音樂欣賞課的實地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感悟音樂,體會音樂中所表達和透露出的情感,調動學生發現美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正確的審美能力,以及判斷和體會美的能力。從大量的課例研究中我們發現:如果課上教師經常播放一些古典的、藝術性較強的歌曲,再加上對這些歌曲多方面的介紹,學生慢慢的就會愛上這些高雅的音樂,對那些俗氣地、不健康的音樂逐漸抵制,從而形成良好的審美觀。
(二)緩解學生壓力,塑造健康身心
現在很多音樂欣賞課也都要求教師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來調節和緩解學生緊張的心理和學習壓力。這也使我們的課堂無形中融入了很多音樂治療的手段。學生在上完一整天枯燥的課程后,來到我們小學音樂欣賞課的課堂上,教師播放一些古典的浪漫派音樂,用接受式的療法間接的刺激學生大腦,干預不良心理的形成,達到一個身心放松的狀態。比如,學生經常失眠多夢,我們就可以選擇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莫扎特的《催眠曲》和《二泉映月》等曲目來選擇播放;遇到了學生心緒不定、心情煩躁的情況,就可是試著用《春江花月夜》、《空山鳥語》、巴赫的《幻想曲和賦曲》等曲目來平復心情;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振奮精神,就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步步高》《金蛇狂舞》等。
當然,我們教師也可以選擇把這些曲目在課上穿插播放,起到全面調節的作用。有了這些音樂的間接刺激和干預,學生能夠很快地走出灰色心理陰影,擺脫思想包袱,以良好的、健康的心態來面對學習和生活。
(三)與學科綜合,引導學生共同進步
在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中,音樂常常與其他學科相交融,這也是我們《音樂課程新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音樂是綜合的藝術,在學習這門課程的同時了解和掌握多門課程,帶動相關課程的提高和進步。如,在欣賞歌曲《沁園春·雪》時,我們學生可以了解到這首詞是毛澤東在1963年2月創作的一首詩詞名篇,它是通過描寫偉大的壯麗山河來抒發主席宏偉的雄圖壯志。文中還描寫了秦皇漢武等眾多英雄人物,描寫了乍暖還寒時的北國雪景風光,以及祖國的壯麗山河的美景。這樣我們學生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文學、歷史和地理方面的知識。又如,在學習歌曲《藍色的多瑙河》時,了解到1866年爆發普奧戰爭,奧地利不幸戰敗,悲哀、苦悶的空氣籠罩著維也納。1867年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了這首象征維也納人生命活力的合唱曲。這樣學生在音樂欣賞的課堂上又了解到了很多歷史、政治方面的知識。在欣賞歌曲《我愛你,塞北的雪》時,我們可以了解到塞北的冬天非常寒冷,時時飄雪。歌曲中采用擬人的手法描繪了冬雪的美麗于純潔,展現出了一幅雪花漫天的北國風光畫面,同時也歌頌了無私奉獻精神的偉大?!澳惆焉苓M了土地,滋潤著返青的麥苗、迎春的花葉?!毖┗ǖ臒o私奉獻也教育了我們學生以后要做一個甘于奉獻自己的人。一首唯美的歌曲《我愛你,塞北的雪》不僅教會了學生許多文學、地理知識,也教會了學生做人的道理。
三、對提高課程水平的建議和展望
(一)提高重視度,培養高素質人才
在我們學校的日常課程中音樂欣賞課經常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其實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我們教育界對這門課程的重視度不夠。我們教育行業提高了對音樂的重視,提出一些改革性的措施和建議,這樣學校也會多添加一些音樂欣賞方面的課程,教師配備、教師水平和教學設備也都要跟上來,提高我們學生和家長的重視度,不能一味地只顧學習文化課,德、智、體、美全部都要跟上來,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21世紀高素質、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二)刷新教學理念 ?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在我們音樂欣賞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水平和教學技能直接關系著教學的效率和成果。首先,我們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修養和教學能力;其次,還要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這個理念包括個性教育、區別對待、理解學生和促進發展四個方面。要立足于學生全面發展、全體發展、主動發展、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
音樂欣賞作為一種聽覺藝術,它是通過人的聽覺器官對音律節奏的感受來作用于人們的心理,使人們在感知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滿足。作為一門審美的藝術,無論是在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還是工作方面,它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生素養的形成,良好審美觀的建立,德育的健康發展都與音樂欣賞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關系。當然在具體的教學中需要學生主體去親自參與和體驗,這點很重要。
在音樂欣賞課堂上學生能否用心去傾聽音樂,能否積極地合作交流,能否在合作交流中發表自己的意見,討論甚至爭論直接影響到音樂欣賞的質量和效果。教師要時刻掌握學生對課堂教學的看法和接受能力,在課堂中創建出平等、快樂、合作交流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到無拘無束、自由主動地表達自己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在欣賞中提升音樂認識和鑒賞能力,這也會使課堂的效率大大提高。
音樂欣賞課是小學的必修課程,雖然它在同學和教師們眼中是一門副科,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它的重要作用。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對于學生今后的文化修養、德育教育都有很大的幫助。利用間接刺激的方式緩解學生課業和生活帶來的不良情緒,這都是音樂欣賞課上可以做到的。另外,新課標中與學科綜合的音樂欣賞課,也將大大的提高和開闊同學們的視野,幫助學生加深和促進其他學科的進步??傊?,小學音樂欣賞課的重要作用是我們不能所忽視的。
讓我們用音樂去點燃創新的火花,沿著“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育目標,把我們的小學音樂欣賞課重視起來,不斷探索音樂欣賞課堂的有效性教學,為祖國培養新世紀的綜合性人才。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