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烏蘭浩特市委黨校
以信息化建設推動興安盟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研究
劉敏
烏蘭浩特市委黨校
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我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黨建工作的重點。在新形勢下,創新黨建工作理念,通過信息化手段推薦基層黨組織建設對于深化黨建工作,促使黨建工作做出實效具有重大意義。本文試通過分析興安盟基層黨建信息化現狀,以及信息化在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發展方向,論述信息化在基層黨建中的重要意義。
興安盟;信息化;基層;黨組織
推進基層黨建工作信息化是黨中央的一項重要決策部署,是新時期新形勢下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舉措。新時期我黨歷次重要的會議,都明確提出了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要求。興安盟在深入學習中央指導精神的同學,不斷在工作中推陳出新,創新工作理念,將中央的精神貫徹到了實處。苗銀柱書記在盟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深入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全面推行“532”和“456”工作法,切實提高基層議事決策水平,大力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進一步創新基層組織設置。要突出抓好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和黨員隊伍建設,提升帶頭人履職能力,優化黨員隊伍結構。要持續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分層次、分行業樹立一批叫得響、過得硬的先進典型,形成比學趕超、競相發展的良好局面。而信息化建設,就是我們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頭戲。
我盟很多地方人口較少,居住分散,生態環境較差。多年來,由于網絡不通,信息不暢,所有上傳下達的文件、材料均要通過人工報送,增加了辦公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為切實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基層實際情況,每年投入部分資金,綜合利用有線寬帶、無線網絡等方式,現在基本上所有鄉鎮所在地都能接入互聯網。方便基層上下傳遞文件資料,增強辦公的時效性,提高辦事效率,使基層節省大量人力、財力更好地為黨員群眾謀發展、辦實事。目前,全盟農村牧區嘎查計算機普及率達到30%以上。通過加強對嘎查村兩委人員的計算機操作培訓,極大地提高了基層辦公自動化水平,提高了為黨員群眾辦事服務效率。加強遠程教育站點建設,推動基層學習常態化。興安盟在建設遠程教育站點過程中,通過思路創新,積極探索,在嘎查村建立基于寬帶電信模式、MMDS(多路微波分配系統)模式和衛星模式的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在技術上成功解決了偏遠嘎查村有線寬帶線路架設難的問題,進一步擴大了遠程教育覆蓋面。目前,全盟農村牧區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終端站點1070個。以組織基層黨員群眾收看黨的方針政策、國家政策法規、科技文化娛樂和市場供求信息、實用技能專題片、致富典型專題片為重點,讓廣大基層黨員群眾通過遠程教育活動學到科學技術、創業經驗,了解到黨的促農促牧優惠政策,有力促使廣大農牧民群眾走科技致富之路,創小康幸福生活。加強“四級聯動”便民服務網絡建設,實現基層全程辦事代理。通過信息化手段,構建盟、旗、蘇木鎮、嘎查村“四級聯動”網絡服務平臺。興安盟主要依托《興安黨建》電視欄目組完成課件制作。該欄目由盟委組織部與興安電視臺合作開辦,每半月播一期,目前已播出197期。在運用遠程教育網絡過程中,努力做到兩個結合。一是與重大活動相結合。二是與農村、農民實際需求相結合。
興安盟白狼鎮的“三網”工程就是典型的例子。興安盟白狼鎮以黨建工作信息化為目標,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積極構筑三大網絡,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一是構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大力推進遠程教育站點建設,目前白狼鎮已完成了基本建設任務,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的網絡優勢,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用活動。二是構筑白狼鎮政府網。網站設置有黨建專欄、及時更新,增強了網站的活力,切實有效的做到了黨務公開。同時利用互聯網和手機等現代通訊工具,為基層黨建工作服務。發送黨建工作動態,反映基層黨建情況、意見建議,向黨員宣傳政策、釋疑解惑,實現了將村黨支部書記、村“兩委”干部、農村黨員、機關黨員連在一起。三是構筑黨員服務網。安裝《中國共產黨基本信息管理系統》,建立了黨員信息庫,為白狼鎮所有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建立“電子檔案”,當黨組織變更和黨員增加或減少時,所在黨委可以在電腦上更新黨組織、黨員信息,隨時掌握黨員隊伍數量、分布、結構以及黨員幫扶工作跟蹤管理等情況。
(一)思想認識不太適應。主要表現為對以信息化手段加強和改進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深,仍習慣于按部就班的傳統黨建工作方式。一些部門對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黨的組織建設工作重要性認識不高,還沒有把信息化建設作為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創新工作載體、提高工作效率、改進工作方法的重要手段來抓。過分強調黨建工作的保密性,不接受信息化給基層黨的組織建設帶來的開放性。對信息化的負面效應看得過大。
(二)農村牧區基層組織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一是由于受地方財力條件的制約,對農村牧區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明顯不夠。二是對農村牧區村信息化建設的實質、意義和重要性認識不足或存在誤區,因此在農村牧區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都不足,從而也影響了農村牧區基層組織信息化建設的進程。
(三)農村牧區信息化終端應用還處在初級階段,農牧民使用信息能力低。基層黨建工作信息化領導機制不健全,管理運行機制不夠健全,考核保障機制不夠健全。農牧民整體文化素質普遍偏低,信息接受及使用能力差。農牧民群眾收入偏低,手機信息消費水平低。經濟承受力低,寬帶接入無法進入和信息網絡普及率低,致使信息終端發展成為瓶頸。
(四)農村牧區信息化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薄弱。當前比較典型的一些現象是對黨建信息化經費投入不足、管理不善、機構和制度不健全,甚至一些黨建網站還沒有建立,形成網絡黨建的真空地帶。農村開展黨建信息化基礎設施薄弱,黨建信息資源相對缺乏,存在明顯的區域性差距,信息化水平整體水平不高。農村牧區現有的基礎條件,還不能夠完全支持和滿足農村牧區信息化建設的需求,農村牧區互聯網普及率和應用水平還很低,光纖寬帶接入能力不強,一些嘎查村受自然條件約束,各種信息網絡都無法接入。地方特色蒙語自辦電視節目收視能力不強,大部分農牧民都在使用衛星接收設施收看電視節目,有線電視在農村牧區普及率很低。
(五)農村牧區信息技術人才匱乏。黨建工作具有工作任務重、原則性強、保密程度高等特點,另一方面網絡本身開放程度高、虛擬性強、隨意性大對新時期的黨建工作提出了新高的要求。主要表現為隊伍專業化水平不高,還沒有建立起適應信息化發展需求的專業化基層黨務工作者隊伍。信息“復合型”人才、農牧業信息技術人員缺乏。隊伍不夠健全穩定,特別是在村(社區)一級,干部年齡偏大、文化素質偏低,很難適應信息化發展需要。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從事信息工作的人員從數量和素質上都不能滿足基層信息服務的需求,現有的信息網絡設施與專業人員和日新月異的信息高速發展不相適應。
(一)進一步更新理念,增強信息化意識。網絡信息化作為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有效手段,要深刻認識到其在推進基層黨建信息化過程中的重要現實意義,切實增強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順應信息化發展趨勢,盡快轉變觀念,搶占信息化網絡陣地,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深化思想認識,讓黨員干部充分認識到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和改進基層黨建工作是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武裝基層黨建工作,建立健全黨委(黨組)書記抓黨建信息化的責任制,明確地方黨委書記、部門黨委(黨組)書記、支部書記的責任,形成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進一步充實力量,建強信息化隊伍。前幾年據有關資料顯示,農村80%以上的農民通過電視獲取信息,但電視臺適農信息的播放時間只是全部時長的6%左右;通過電話獲取信息的占30%左右;農村電腦擁有率僅為3%左右,利用電腦獲取涉農信息的就更少了。提升黨建信息化工作水平,要研究制定一套黨建信息化的培訓辦法和培訓制度,在培訓體系引入黨建信息化教育內容。要搞好人才引進,選聘一批熟悉黨政機關信息化工作的專家,組建黨建信息化建設專家咨詢組,為黨建信息化建設提供咨詢服務,積極為黨建信息化出謀獻策。
(三)進一步完善手段,提升信息化水平。通過搭建網絡平臺,搶占網絡黨建新陣地,擴大黨建覆蓋面。通過組建“黨建工作圖書館”,分類建立黨建理論研究、黨報黨刊電子版、經典著作、文獻資料、黨建知識園地等資料庫的方法,開設主題教育活動專欄,及時發布黨建理論研究最新成果,引導干部群眾關注理論熱點,把黨建網打造成學習的平臺。
(四)進一步創新機制,強化信息化保障。建立健全與基層黨組織的聯動機制,促進黨建工作創新。建立健全與政府職能部門的聯動機制,促進業務工作。建立健全與紀委監察部門的聯動機制,加強黨內民主監督。要建立統籌協調的新機制,扭轉各地各部門各自為政的局面。
[1]王長江主編.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0.
[2]王久高.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村級組織建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羅祥輝.遵義市創建農村服務型黨組織的實踐與思考[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