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宗艷
遼寧省凌源市職教中心
中職學校以就業為導向加強機械加工專業建設的研究
辛宗艷
遼寧省凌源市職教中心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速度的加快,迫切需要高素質的技術職業工人,特別是掌握先進生產技術的技術工人自然,社會對機械加工技術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和越來越多,但當前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學生就業情況不理想,就業的能力要求和學生在校所學技能有較大差異,難以就業。本文結合就業市場的現實需求和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建設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如何以就業為導向探索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建設。
以就業為導向;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建設
目前,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學生就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生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另一方面則是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學生最突出的問題是實踐能力較為薄弱,無法靈活的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這無疑影響了學生的就業。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的要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立德樹人,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使中等職業教育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
發展是硬道理,“適者生存,強者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專業建設的優劣決定了該專業的生存和發展。機械專業是一門實際操作能力非常強的學科,必須附加在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基礎才能有出路。基于中等職業學校教育人才培養的基本理念和社會對他們的認同度,我認為中等職業學校的機械加工學生應定位在操作的第一線,具備一定的發展潛力,不能好高騖遠。專業的定位還必須緊密聯系市場的需求。專業的準確定位就能決定機械專業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內容上。努力提高教師的素質、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有可能“產銷對口。”針對目前的不足,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2.1 根據市場確定人才培養標準,培養有技術人才
(1)了解就業崗位
做好專業定位,了解市場,了解就業崗位。通過對機械加工專業畢業生跟蹤調查和人才市場的需要分析,了解適合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畢業生分以下三個層次:
①、領層“藍領層”機械加工技術人才是指在生產崗位上承擔數控機床的具體操作及日常簡單維護工作的技術工人,這類人員在企業機械加工技術崗位中占70%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機械加工技術人才。所需知識與能力結構包括:掌握機床結構的基本知識和機械加工與數控加工的工藝知識,具備機床的操作、日常維護和手工編程的能力,了解數控加工的自動編程。
②、灰領層”機械加工技術人才是指在生產崗位上承擔編程的工藝人員和機床的維護、維修人員,這類人員在企業機械加工技術崗位中占25%,其中編程工藝人員占12%,機床維護、維修人員占13%.所需知識與能力結構包括:編程工藝員。掌握機加工工藝專業知識和一定的模具制造基礎知識,具備機床的操作、日常維護和編程的能力,能運用至少一種CAD/CAM軟件進行三維造型和自動編程。此人員在模具行業尤其受歡迎,待遇也較高。機床維護、維修人員。掌握數控系統的特點、接口技術、PLC、參數設置和機電聯調知識。具備機床的操作、手工編程及機床的機械和電氣的調試和維護維修能力。
③、領層“金領層”機械加工技術人才具備并精通機床操作、工藝編程和機床維護維修所需要的綜合知識,并在實際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實際經驗,知識面很廣。精通機床的機械結構設計和電氣系統的電氣設計,掌握機床的機電聯調。能自行完成系統的選型,機床的安裝、調試、維修和精度優化。能獨立完成機床的數控化改造。能擔任企業的技術負責人或機床廠機床產品開發的機電設計主管,這類人員在企業機械加工技術崗位中占5%
(2)確定專業技能方向,培養技術人才
①、識讀圖樣能力:具有識讀中等復雜零件圖、簡單裝配圖、簡單電氣圖的能力;具有計算機繪制中等復雜程度零件圖及簡單裝配圖的能力。
②、手動加工能力:具有手工制作和加工零件的能力
③、初級車床操作和加工能力:具有編制實施普通車床、數控車床加工工藝的能力;具有正確選擇刀具、夾具、量具的能力;具有刃磨常用刀具的能力;具有普通車床、數控車床操作和加工的能力;具有產品技術測量和質量控制的能力。
④初級銑床操作和加工能力:具有編制實施普通銑床、數控銑床加工工藝的能力;具有正確選擇刀具、夾具、量具的能力;具有手工編制數控銑床加工程序的能力;具有普通銑床、數控銑床操作和加工的能力。
⑤中級車床操做加工能力:熟練掌握車床加工技術與方法;熟悉零件的加工工藝,能分析、解決機械加工中的常見技術問題;具有加工工藝實施、機械設備日常維護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⑥中級銑床操作和加工能力:熟練掌握銑床加工技術與方法;熟悉零件的加工工藝,能分析、解決機械加工中的常見技術問題;具有加工工藝實施、機械設備日常維護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2.2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確定機械加工專業建設對策
中職學校只有一貫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才能走上良性就業的快車道,就必須把視野延伸到廣闊的市場,面向社會。
(1)以就業為導向,明確培養目標
要想獲得良好的就業,就必須面向市場,在中職機械加工教學中,首先必須明確培養目標,即培養一批素質優良的合格技術工人,實踐能力過硬的一線崗位人才。作為機械加工專業的教師來說,要不斷深化專業教學改革,通過網絡了解、市場調研和實地調查等方式關注市場動態,了解不斷變化的市場對機械加工人才的需求狀況,以此為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和培養目標,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的人才需求。
(2)緊密集合培養目標,靈活設置多層次課程
機械加工專業還需要構建完善的課程教學體系,保證課程內容設置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即將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基礎課相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提升機械加工專業學生就業的競爭力。依靠機械加工專業基地與理論知識課程,讓學生能夠活學活用、會學會用,才能從根本上為學生的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加大實訓基地建設力度,建立校企雙方緊密合作的長效機制。
總之,中職學校機械加工專業必須緊緊圍繞市場需求,以就業為導向,才能保證中職學校機械加工專業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提高。
[1]屈耀文.以就業為導向——高職機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課程優化的思考[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0.02.
[2]馬志軍.中職學校機械加工專業項目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