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錚
東北師范大學
新時期大學生黨性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
宿錚
東北師范大學
高校黨性教育工作者一直將大學生黨性教育作為不可忽視的工作重點。在新時期下,大學生黨性教育遇到了新的挑戰。本文從高校、大學生自身、社會因素三個方面分析了大學生黨性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給大學生黨性教育研究提供理論性的借鑒意義。
大學生;黨性教育;對策
黨性教育是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說道:在干部教育培訓中,理論教育是根本,知識教育是基礎,黨性教育是關鍵。要堅持提高能力與增強黨性相統一,更加突出黨性教育,幫助干部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始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本色。黨性教育是強化大學生黨員思想建設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在新時期下,我國面臨著社會化轉型,經濟結構調整等重大問題,加強大學生的黨性教育,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有著重要意義。
(一)高校黨性教育存在的問題
1.絕大部分的高校將精力和資源投放到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上來,沒有大力開展各種形式的大學生黨性教育,沒有把大學生黨性教育放到中心位置,加強大學生的黨性意識培養,對待大學生的黨性教育往往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狀態。
2.近些年來,高校大學生擴招比例加大,導致某些高校只關注入黨前的培養,積極發展入黨積極分子,但是大學生入黨后的再教育就有所忽略。這樣往往會使黨員的黨性意識薄弱,不能保持黨員的先進性,不能對其他學生產生良好的模范作用。
3.作為黨性意識培養的課程,如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比較側重理論方面,較為枯燥,而且老師的教學形式較為單一,不能與當今大學生的認知水平相適合,導致黨性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沒有對大學生黨性教育起到良好的培養作用。
(二)大學生本身存在的問題
1.我國高校經過不斷地擴招,儼然已經成為了大眾化教育。但是同時也造成了大學生綜合素質低的現象產生。另外,現在大學生利用網絡了解到外面繽紛精彩的世界,快速接收到發生的新聞,信息來源廣泛。而且他們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獲取知識。于是,他們會覺得黨性教育相對比較單調枯燥,視其為一種理論說教,在態度上忽視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學習。長久以往,一些大學生沒有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宗旨和目標深入掌握好,塑造端正的黨性意識。
2.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發生巨大的改變,漸漸地以功利化為導向,只側重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金錢至上。也使得他們對馬克思主義提出的共產主義社會提出質疑。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入黨不再是為了社會做出奉獻,而是為了某些功利性的原因。比如,有的大學生入黨申請是為了以后就業、考公務員、保研等可以加分;有的是父母認為入黨好,所以才申請入黨,沒有恰當地認識和端正入黨動機。
(三)社會環境變化的影響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多樣性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觀對某些黨干部產生沖擊,使其黨性意識有所淡薄,再加上我國法律體系仍有不完善之處,導致黨干部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個人利益,損害人民的利益。這些黨干部事件的曝光對黨在大學生的心中形象造成不良的影響,導致他們對黨的宗旨和性質產生疑問,甚至過激的想法。
(一)強化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大學生的精神支柱和奮斗的動力源泉,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可靠保證。目前絕大部分的大學生有著健康向上的理想信念,但是有少數的大學生缺乏正確的理想信念,對黨抱著功利化的想法。因此,對于這些現象,我們要把理想信念教育貫徹到大學生教育過程中,引導大學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性意識。除了在入黨前加強對大學生黨性教育,還要在入黨后積極培養大學生的黨性意識,深入學習黨的基本理論、性質,對黨的宗旨和目標有高度的認同感,樹立自身的使命感,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履行和堅定自己的責任。
(二)從大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豐富黨性教育方式
隨著網絡的發展,大學生有眾多信息獲取源,接觸到日益復雜的思想,甚至一些故意混淆視聽的信息,導致大學生對很多事物產生懷疑和否定。此外,大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方式發生改變,他們追求個性化、人性化、貼近社會需求。一些高校傳統的黨性教育培訓往往一味地照本宣科,注重說教和理論灌輸,還是按著以往固定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導致黨性教育培訓的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我們要從大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學習特點出發,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結合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要求,深入淺出地講授黨的理論知識,針對性地進行黨性教育,培養大學生的黨性意識。
(三)建構網絡教育平臺
根據數據調查,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平均每天花費5個小時在網絡上。網絡信息時代是把雙刃劍,我們既要看到網絡給大學生帶來的影響也要尋找網絡信息時代對黨性教育帶來的機遇。因此,高校黨性教育工作者要對網絡平臺進行充分運用,建構黨建網絡教育平臺,采取多種形式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具體來說,可以建立黨建知識網站、黨支部微博、黨支部微信公眾號、黨支部論壇等進一步加強黨的理論知識宣傳。另外,可以將黨性教育培訓課程制作成視頻放到網絡上,可以方便大學生瀏覽,引導大學生學習黨性知識,增加黨性意識。
另外,還應該要加強網絡道德教育,為大學生打造一個綠色的網絡空間。再者還要及時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網絡,防止大學生網絡成癮。
大學生黨員是黨的重要力量,只有加強大學生黨員的黨性教育,才能提升大學生黨員隊伍質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繼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因此,在新時期大學生黨性教育過程中,我們要不斷探索分析,把握當今大學生的個性特征,轉換教育理念,運用靈活多樣的黨性教育方法,增加大學生的黨性意識,為黨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做出努力。
[1]付宏東.高校大學生黨性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長春大學學報,2012(2).
[2]吳媛媛.新時期加強大學生黨性教育的問題探討[J].學理論,2012(2).
[3]李世賢.新時期加強黨性教育的探析與思考[J].山東社會科學,2012(4).
[3]劉筱婕.“90后”大學生黨性教育現狀及對策探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