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吉吉林省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環小學(力旺實驗小學)
數學課中的師德教育
安永吉吉林省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環小學(力旺實驗小學)
在數學課,進行師德教育看起來是好像天方夜譚,但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教師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這樣的人。”要培養孩子的高尚品格、良好習慣,我們也要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做到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因為教師就是要以學識教人,以品德育人,以人格塑造人。那么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如何以高尚的師德教育孩子,影響孩子呢?
“親其師,信其道。”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有愛心,耐心,讓學生把我們當成朋友。遇到問題通過談話來擺事實,講道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讓他們從思想上得到認識,再以正確的思想去指導自己的行為。這雖是最基本的方法,但通常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小學生年齡小,是非觀念淡薄,對真假,善惡,美丑缺乏正確的認識,而且判斷力、思維力、理解力較差,所以會經常犯錯誤。但是由于他們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自尊心較強,一旦遭到嚴厲的指責或批評,往往會阻礙進取的信心和勇氣,或表面認錯,心理卻產生極大的逆反情緒。使師生關系日漸疏遠,直至冷淡。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時我們必須首先做到用誠懇的態度耐心的傾聽學生的意見,然后針對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個性特點采用寓教于“褒”的方式來與學生交流思想,因勢利導。寓教于“褒”無論何時何事,學生都是樂于接受的。雖然“嚴師出高徒”,但寬容的理解更是打開學生心扉的一把金鑰匙。這是我在數學課上處理的一件事,事后學生學習數學時,心里充滿了愛意。
小學生的模仿性強,所以教師的師德示范作用不可小覷。學生心目中的教師是崇高,神圣的,教師的行為習慣學生自然會有意模仿,以便受到老師的表揚。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也說過:“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學生為了自己能夠獲得賞識,他們會以教師為榜樣熱切的進行學習,所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身教重于言教”。教師不僅要廣泛學習各種文化知識,提高教學技能,用嚴謹的治學態度,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更要以禮貌的言行,高尚思想,在學習與生活中做出表率,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與行為習慣。值得注意的是,為人師表,不僅要在言行、舉止……這些標準的道德規范上下功夫。比如:說話要使用禮貌用語,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更要在一些細節上做好典范:上課不帶手機、不上廁所,引導孩子也養成專注學習的習慣;常與學生溝通交流,引導孩子養成開朗豁達的性格;絕不收受家長的財物,引導孩子形成公平正義的價值觀……總之,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讓我們的形象在學生心中更高大、更完美,學生一定會更加崇敬我們,更加以我們的話為行為準則。不但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更會讓我們在育人過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遵守職業道德是國家對教師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我們必須遵守。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學校對學生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學生也必須遵守,而且這也是學生養成優良品質最基本的途徑。
如何能讓學生自覺自愿地遵守行為規范呢?那就是師生共同遵守制度,互相監督,互相促進。每次開學初我會制定學習、紀律、衛生等各方面班級準則。這里所指抓班級準則,不是一開學就給學生搬一大堆規定,給學生裝緊箍咒,若有違犯,嚴懲不待、殺一儆百。而是指師生根據上一學期出現的各種不符合學校要求的行為或現象,與學生共同研究,制定這學期的行為準則。這樣的準則學生明確內容,也更能自覺的嚴格執行。因為這些準則的制定公平合理,也是他們急待提高的道德素質,所以他們樂于遵守,也能監督他人遵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慢慢的由遵守到習慣,由習慣成自然,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
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遵守班級細則,每學期我都會在數學的教學活動中舉行和老師賽一賽的活動,在活動中我和學生們一起以班規為準則學習生活:走廊教室不大聲說話、跑跳,嚴格遵守校常規活動時間、紀律……最后評出“小榜樣”。同學們從學習“小榜樣”,到爭做“小榜樣”,形成了文明健康,積極向上,互助友愛的風氣。
師生共同遵守班級紀律對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最有效的途徑,但要忌記“程咬金的三板斧”,前緊后松,而要追求教育的連貫性和一體化,適時提出意見或看法,指導學生。慢慢的學生自然由服從變自覺,德育效果必定成績裴然。
反思,已經滲透到教師工作的各個方面,正是通過不斷的反思,我在教師職業道德的提升方面才有的長足的進步。而反思的最終目的是讓人明確自己的需求,學會自我教育,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終身學習的能力已經成為衡量未來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所以我們要敏銳地看到孩子那種要求上進的心理,給予信任,加以適當的引導。讓他們自覺地參與到教育過程中去配合老師,自己教育自己,以促進身心發展。
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的欲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做才能做好。其次要指導學生制定自我教育計劃使他們能夠自我認識,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調控。在我授課的班級中班每個學生都有一本品質“五花冊”,其中紅花代表助人為樂,黃花代表禮貌待人,紫花代表熱愛勞動,藍花代表遵守紀律,粉花代表其它良好的品格。小冊子的第一頁有做好孩子的標準,第二頁是我幫助她們寫的自我教育計劃。每周的班會時間,學生每人帶小冊子來到前面。先自己評價完成計劃與否,然后自評應得幾朵小花,同學聽了匯報后討論通過,有爭議時,老師出面給予指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果犯了錯誤就要給小冊子貼上一朵黑色的小花。但是如果一周內不再次犯錯誤,而且做好事三件,就可以用彩色的小花蓋住黑色的小花。學生的自尊心極強,自然不愿被貼小黑花。那么她們自然會不斷的自我激勵,讓自己做得更好。而自我激勵是培養學生教育能力的核心。這樣就逐步培養了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為學生自我發展與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
總之,教師的職業道德是對事業的無私奉獻精神,是對學生的真誠熱愛,是對同事的團結協作,更是對于自己的嚴格要求。學生思想道德的提升有賴于教師職業道德的提升,數學課的師德的不斷提高必將促進學生高尚品格的形成,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