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安縣職教中心
淺談職教中心的語文教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之我見
李敏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安縣職教中心
在職教中心的語文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課屬于一個創新點,它已經受到大部分師與生的關愛,但也存在許多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去研究、探討、解決。本文結合在語文教學中的點點滴滴,探討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意義。對本校職高語文教學現狀和學生認知特點進行了分析,闡述了職高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涵,探討了具體操作方法并付諸實踐。研究過程中的不斷實踐,不斷反思、總結,豐富了職高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并促進職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優化發展。
語文課程;綜合實踐;途徑;原則;做法
在職教中心的語文教學中,采用了“綜合性學習單元”,這表現出了“課程標準”的精神所在,對于職業技術中學的語文教學的改革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在教材中,通過設置“綜合性學習單元”,往往給語文課本的學習達到上升、拓寬,也為學生的自主、探究而創設了好的問題、情境、學習的空間等,由于語文的內容具有豐富的特點,使得學生的學習方法具有多樣性,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去實踐、學習而使得目標達到綜合、多樣的性質[1]。
(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綜合性的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要突破原本的學科的構架,讓語文課程溝通、整合與其他課程中。而教師在課程中是進行研究、開發的人,所以,實現課堂教學的綜合性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語文綜合素養[2]。
(二)要在課外閱讀中拓寬綜合性學習
對于綜合性學習,包括課外的課堂學習,所以,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課外中進行學習,通過課外閱讀而實現學生的課外知識,從而擴大學生的視野,這對學生擴大知識面來說很重要,對于課外閱讀,其內容具有豐富而多彩的特點,對于其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而知識的綜合性,往往很強。在進行綜合性學習時,作為一個“練兵場”來進行。所以,在平時學習生活中,凡是遇到的問題,教師都要引導學生去思考,讓其通過課外的閱讀、查資料、網絡搜索等方法,或者一起探討來解決[3]。
對于課外閱讀,使得學生的閱讀、理解的能力得到提高,而教師這時要對學生進行指導,給予其課外閱讀的方法,讓其有興趣去閱讀,也讓學生在讀中去動筆記錄,在讀中去思考。
(一)開放性原則
對于我們的課堂教學,要有開放性,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更具有開放性。其分為以下幾點:
1、內容的開放性
在進行社會調查、進行授課時,盡量去達到學生的多方面需要,而學生往往發展水平是不同的,其興趣愛好是不同的[4]。
2、過程的開放性
在綜合性學習中,比較看重的是過程中學生學習的體驗、個性化的表現,對于過程,具有動態、變化的特點,所以,我們有必要進行調整、改變,在實施中結合學生的表現。
3、時空的開放性
我們不讓學生只限于在課內進行學習,也需要加伸到課外,假期等。而學習的地點,可以是教室、圖書室、村組、街道等地方。
(二)綜合性原則
1、學習目標的綜合
對于學習目標的綜合,往往從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方面達到綜合,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等方面得到綜合。
2、學習內容的綜合
除了掌握語文學科知識外,還要對跨學科知識是把握,在生活中、在社會中都要學習。
3、學習方式的綜合
其綜合表現在:書本結合實踐,接受結合體驗,課內結合課外,個體結合合作等。
4、學習評價的綜合
其表現在:定性評價綜合定量評價,自我評價綜合相互評價,口語評價綜合檔案評價等。
(三)、實踐性原則
在實施語文教學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教師要將“活動”作為自己的主要部分進行展開進行,引導學生進行“做”“考察”、“實驗”、“探究”等活動,在相互之間的交流討論中,學會知識,學生能夠去發現、解決有關是問題,從而,讓學生去社會、生活中體驗[5]。
(1)有計劃地開展語文競賽活動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通過競賽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對于競賽,范圍可以不同,或者場合不同,可以及時進行,其形式、大小不必有太多要求。
(2)初中學生對課本劇、童話劇的表演
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了解、記憶,我們可以在某些課文中進行有必要的設計,尤其是在情節的空白處、內容的濃縮處,讓學生去進行豐富的想象,而在這樣的、創造性的表演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培養,從而促進其語言的發展,也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如:我們可以把《羚羊木雕》、《背影》、《老王》等都演成課本劇的形式。
(3)在課上,開展一些辯論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由于中學生具有好勝的心理,在辯論中,依據這一特點,學生經常為了處于勝利的位置,在辯論前,總是進行積極的準備,首先去編出所要的提綱,而在辯論中,增強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培養與其他同學的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
(4)進行研究性學習
采用這樣的探究性學習,可以把老師和學生的距離拉近,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各個方面的能力,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以至于走上社會能夠更好的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6]。
總而言之,由于新課程的改革在不斷地深入,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使得學生能力得到培養,這種特別的、優化的趨勢已經在不斷提升。作為一名職業中學的語文教師,要始終本著將學生的發展看成是最主要的,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精神,更加好的學好語文這門課,提高自己的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性能力,幫助學生學習語文,使得學生在綜合性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應用能力和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1]許麗春.對提高課堂評價語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下).2011(04)
[2]李明.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課的探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06)
[3]馬康.我所認識的語文“校本課程開發”——新課程影響下語文“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再解讀[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0(24)
[4]湯火強.關于開展中職語文實踐活動的幾點思考[J].中等職業教育.2010(18)
[5]王榮生.關于“語文教學內容”問題的思考[J].中學語文教學.2010(09)
[6]鄭國強.中職語文實踐活動的體會[J].文學教育(中).2010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