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光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第三中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的探索
趙永光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第三中學
時下,不少教師感嘆:“初中數學難教!”又有不少初中生抱怨:“數學難學!”那么,怎樣才能使教師教好數學、初中生學好數學呢?本文對此進行了探索。
初中數學;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數學因其抽象、生澀,長期以來學生厭學、教師厭教,最終導致學生抱怨數學難學、教師感嘆數學難教的怪圈。其實,數學學科亦有其自身的規律可循,若數學教師遵循數學的內在規律,聯系生活實際教數學,并引導學生積極學習生活中的數學,那么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便不再是難事,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便不再是一句空話。筆者在多年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體會到,要想教好初中數學,使學生想學、教學效果顯著,就必須在以下幾方面做實、做好:
任何學科,都有其規律。對初中數學教師而言,只有熟練掌握了數學規律,才能輕松自如地教好數學。因此,我們必須認真探索、研究、總結初中數學的規律,依據規律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這樣才能使學生容易理解、強化記憶。那種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概念、公理、定理的教學方式已經遠遠落后于時代發展的腳步,必須盡快擯棄。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十分講究說理,科學嚴謹的學科。不講道理、松松垮垮的學生肯定學不好數學。要想使學生真正學好數學,教師必經引導學生養成認真、嚴謹的習慣。比如,寫錯一個字、用錯一個詞不可能使一篇優秀的習作掉價太大,但如果點錯一個小數點、用錯一個符號則會使整道題丟全分。由此可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時時、處處引導學生本著科學、認真、嚴謹的精神思考問題,力求做到語言嚴謹,推理準確,論證有力,無懈可擊。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所謂歸類,就是指不同的題之間存在相同性,我們找到其共性,歸集成一類題。教師教會學生歸類各種數學題,學生便具備了歸類能力。我們要強化學生歸類能力的。要讓學生經常解答一些有限的題目,使學生熟練掌握類似題的解法。以后碰到不同的題型時,只要引導學生們設法找到它與已學過的題的共同之處,劃歸為一類題,就能使學生們比較容易地找到解題方法。如此一來,既減少了訓練量,又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學習數學離不開逆向思維,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我們要善于從正、反兩方兩來引導學生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擴散學生的逆向思維,這樣既可以使數學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又可以使學生增強學生興趣,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
就事論事、就理講理,只能使數學問題抽象化、復雜化、深奧化。要想使數學問題形象化、簡單化,唯有深入淺出的講解方為正途。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面對抽象、生澀的數學問題,教師要變抽象為形象,化復雜為簡單,深入淺出地講解數學問題,讓學生輕松理解、容易接受。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言:“數與形,本是相倚依,安能化作兩邊飛,數缺形時欠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離分家萬事非,數與形,永遠結合,永不分離?!边@直白地告訴我們,數學教學中必須加強數形結合訓練,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找到學習數學的規律,并自覺學好數學。加強畫圖能力的訓練是實現數形結合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們在講解數學知識時,有圖的題必須畫圖,無圖的題要想方設法畫上圖去講解。因為圖形形象、直觀、生動,既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強化學生記憶,所以我們一定要發揮好數形結合的獨特作用。
觀察能力是學習數學的必備能力。大家都知道,在數學學習中,審題時時刻都離不開觀察:從觀察已知條件到觀察求證結論;從觀察數據特點到觀察形態特征;從觀察明顯結構到觀察隱蔽條件;從正面觀察到反面設想;從直接觀察到間接觀察。由此可見,數學學習離不開觀察。所以,我們一定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善于觀察,并反復對比不同的觀察結果,取下數學神秘的外套,認清數學問題的固有特征。
反思是指教師對教學設計、教學環節和教學行為重新進行思考,做出新的教學規劃的過程。教師只有對數學教學不斷反思,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我們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及時反饋數學教學實踐信息,不斷完教學設計,逐步積累教學經驗,從而使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教學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1]田闊主編.世紀潮.北京;中國文獻出版社.2013,8.
[2]李陽主編.教育新說.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6.
[3]張杰主編.數學教育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3,8.
[4]王鑫主編.教學感悟.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10.
[5]李剛主編.理論前沿.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