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霞,楊 練,李 興,孫 群
(成都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四川成都611137)
成都市某三甲醫院醫務人員對信息化管理的認知及評價現狀分析
黃云霞,楊 練,李 興,孫 群
(成都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四川成都611137)
目的 了解成都市某三甲醫院醫務人員對其信息化管理的認知及評價狀況,探討影響因素,為促進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提出合理化建議。方法 采用SWOT(內部優勢、劣勢、威脅和機會)分析及問卷調查等方法于2014年1~5月對成都市某三甲醫院212名醫務人員的信息化管理認知狀況進行調查。結果 該院醫務人員對信息化管理的優勢認可評價度為82.6%,不同個體特征的醫務人員對信息化管理的認知及評價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優勢維度總體認知較高(20.67分),對劣勢維度(16.92分)和難度維度(14.15分)認知偏低。結論 醫院應重視醫務人員對信息化管理的認知,增加系統開發人員同醫務人員交流的機會。
信息系統;計算機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醫院管理;醫務人員;認知;評價研究
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正處于改革階段,“以患者為中心,提高服務質量”是醫院的目標。對醫院進行信息管理,是醫院有效運行和完成既定目標的必要條件[1]。如何使醫務人員更好地認識醫院信息化管理,正確使用信息系統,是醫院信息化成功實施的關鍵。我國在“十二五”規劃醫療信息化發展戰略中提出,優化信息管理并提供輔助決策、建立并完善臨床信息系統、研究并實現信息系統的集成,同時建立醫院信息化標準[2]。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核心是醫務人員,回顧以往醫院信息化管理的研究,大多數的切入點是信息技術的革新和管理方法的改進,很少研究從信息系統使用者(醫務人員)的角度探討信息化管理。因此,本研究通過探討成都市某三甲醫院醫務人員對信息化管理的認知狀態及評價狀況,為促進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提出合理化建議。
1.1 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于2014年1~5月在成都市某三甲醫院調查醫務人員共計212名。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12份,回收208份,問卷回收率為98.11%。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用文獻分析法,從文獻數據庫及衛生部信息統計中心、中國中醫藥管理局官網及《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獲取信息化建設的相關信息。采用SWOT分析法,將該醫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相關的內部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威脅(treat)和機會(opportunity),通過調查方式列出來[3]。綜合文獻資料[4-9],結合李克特量表制定調查問卷,并通過預調查,采用辨別力分析等原則剔除某些問題,從而最終確定本研究的調查問卷。
1.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對問卷的1~22題進行信效度檢驗,克朗巴赫系數(Cronbach′s Alpha)為0.740,即大于0.6,剔除題目7、14、18、21后克朗巴赫系數為0.756,即大于0.6,可認為1~22題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效度分析:使用因子分析對1~22題進行結構效度分析,Bartlett球形度檢驗的近似χ2值為320.448,P值為0.000,即P<0.01,說明1~22題適合進行公因子抽取。共提取3個公因子,因子解釋了總變異量的71.11%,說明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1.2.3 認知維度 將對信息化管理的認知分為優勢、劣勢和實施難度3個維度,每個問題的最低分為1分,最高分為5分。評價度為某項實際評分與該項滿分(5)分的比值。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非正態資料采用非參數Z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人口學特征的醫務人員對信息化管理各維度的認知得分比較 優勢維度中,不同學歷、年齡、職稱醫務人員認知得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劣勢維度中,不同職稱、崗位醫務人員認知得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難度上,不同工作年限醫務人員認知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醫務人員對信息化管理各維度的認知得分及評價度 問卷最終數據顯示,醫院信息化管理優勢維度中的各題目認知得分均值較高,劣勢維度和實施難度的認知得分偏低。優勢維度中,“及時將病歷輸入系統、有效掌握臨床動態”,“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促進信息共享、減少醫療過失”三項的評分較高。劣勢維度中,“醫院信息系統(HIS)復雜、日常操作和維護困難”,“醫院信息化軟件開發工程大、成本過高”,“患者對醫療卡使用不當、導致信息化利用率低”三項的評分較高。難度維度中,“信息化規劃不明確”、“了解管理流程又了解信息化的技術人才短缺”的評分最高。見表2。

表1 不同人口學特征的醫務人員對信息化管理的認知得分比較

表2 醫務人員對醫院信息化管理的認知得分及評價度

續表2 醫務人員對醫院信息化管理的認知得分及評價度
3.1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 (1)目前關于該方面的研究尚無比較通用的量表,因此,本研究根據已有文獻資料,結合研究重點而制定調查問卷。盡管問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但仍需以后的研究來不斷完善和校正。(2)由于樣本量較小,對最終的分析結果可能會產生一定影響。
3.2 重視醫務人員對信息化管理的認知及評價 本調查發現,醫務人員對信息化建設的優勢認知度較高、劣勢和實施難度的認知度較低。總的來說,對醫院信息化管理的評價較為積極。一方面,多數醫務人員能夠認識到信息系統在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醫療過失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認識到了信息系統所帶來的操作和維護困難及成本較高等問題。作者對此有三點建議:(1)能充分認識到信息系統管理利弊的主要集中在學歷層次高、職稱高的醫務人員,因此,醫院應重視低學歷、低職稱人群對信息化管理的認知,從而更好地利用信息化系統。(2)醫務人員的年齡越大,對信息化技術的適應難度也增大,由于年長醫務人員有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術,在信息化建設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在信息化管理中遇到的困難,可適當為其配備相應的助手。(3)信息科要充分發揮作用,定期維護系統,及時更新設備,專人負責收集醫務人員在使用信息系統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分析并找出關鍵問題,從而不斷地完善信息化管理。
3.3 增加系統開發人員和醫務人員交流的機會 HIS的開發者和使用者相分離,是導致信息系統復雜、且日常維護困難的原因之一。由于醫療系統的復雜性,導致開發系統的主要人員不能參與實際的業務流程,只能靠各種需求說明書來大致模擬醫院工作流程。因此,系統開發人員和醫務人員及信息系統管理人員應該加強交流與合作。讓開發人員在開發期間參與到醫療環節中,充分了解醫務人員、患者對醫院流程的實際需求;同時,在開發過程中,醫院可以委派信息科相關人員參與開發,了解開發人員所寫代碼的意圖。只有多方共同努力,開發出的信息系統才能更加符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并方便后期的維護和操作。
參考文獻
[1]吉訓明,張建.醫院信息系統的發展方向——2008年美國醫院信息技術大會情況介紹[J].醫院院長論壇,2008(4):53-56.
[2]杜方東.我國醫院信息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及綜合評價模型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7.
[3]宋茂華.論我國中小企業戰略選擇——基于SWOT范式的分析[J].改革與戰略,2007(5):108-110.
[4]楊練,王勇,賈敏.重視醫療信息化人才的構建和培養[J].醫療衛生裝備,2009,30(1):113-114.
[5]劉曉,俞志元.美國醫院和區域衛生信息化發展及其對中國的借鑒[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0,31(5):8-11.
[6]李包羅,馬璉.中國醫院信息化發展研究報告[R].北京:中國醫院協會信息化管理專業委員會,2008:1-50.
[7]王柄勝,王景明,彭東長,等.數字化醫院醫療質量管理模式轉變與實踐[J].中國醫院管理,2007,27(11):12-14.
[8]程順達,楊青峰,邢茂林.實現醫院信息化帶來的好處[J].當代醫學,2010,16(3):40-41.
[9]李春林,劉建輝,周根鴻,等.淺析現代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問題和對策[J].醫學信息,2010,23(7):2032-2033.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5.067
B
1009-5519(2015)15-2397-03
2015-03-26)
黃云霞(1993-),女,四川瀘縣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衛生經濟方面的研究;E-mail:18782983130@163.com。
楊練(E-mail:yyangli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