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煤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徐明凱
低碳經濟下企業環境責任的完善探究
鄭煤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徐明凱
摘 要:隨著低碳經濟的不斷深入,環境保護形勢的日益嚴峻,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間的矛盾凸顯,強調企業環境責任完善的必要性與緊迫性。本文概述了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環境責任,分析了低碳經濟下企業環境責任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之上,闡述了低碳經濟下企業環境責任的完善策略。
關鍵詞:低碳經濟 現代企業 環境責任 完善
低碳經濟的推進,是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構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礎。當前,我國經濟處于轉型發展期,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成為制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我國要抓住低碳經濟發展的大環境,深化企業環境責任的承擔,為生態文明建設夯實基礎;另一方面,我國法律機制不完善,在強化環境保護的過程中,表現出諸多的不足。而在企業環境責任的法律明確中,有待進一步的完善,推動企業環境責任的承擔。因此,本文立足于對企業環境責任的認識,就如何在低碳經濟下完善企業環境責任,提出了幾點建議,促進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低碳經濟的推進是新時期的發展需求,也是構建可持續戰略發展的有力保障。在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之下,現代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不僅僅是價值的創造,而應該納入環境責任,為構建生態文明的社會,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因此,企業環境責任的產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企業社會責任不斷完善的結果。
1.1 企業環境責任的產生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企業環境責任的提出,強調企業在環境保護、環境治理等方面的承擔。早在20世紀80年代,環境就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人類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和義務。企業在創造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生產經營中承擔環境保護的責任,并有義務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污染物的減排、垃圾的回收利用等。對于轉型發展的中國而言,企業環境責任的提出,并逐步明確,既是環境保護的需求,更是規范并引導企業行為,構建良好的經濟生態環境。因此,企業環境責任的產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實現企業經濟創造與可持續發展雙贏的重要基礎。
1.2 企業環境責任的性質
毋庸置疑,企業環境責任屬于企業社會責任,需要自覺履行。在低碳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企業環境責任不僅僅體現在道德責任的層面,而更多的上升至了法律責任層面。在道德責任、法律責任下的企業環境責任,才能更好地落地并形成常態化的責任效應。因此,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履行環境責任是謀發展的重要基礎,無論是在法律還是道德約束之下,其所呈現的責任效力就是實現環境的有效保護,積極推進更加完備的環境保護體系。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之下,我國積極參與并簽署國際環境公約,以更好地推進我國環境事業的發展。當前,我國企業環境責任的承擔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由企業所引發的重大環境污染事件,正逐步觸及社會民眾的神經。從松花江事件到德化環境污染事件,都說明企業在環境責任的承擔中,缺乏責任承擔的效力,責任流于形式是不利于企業經營發展的。
2.1 法制制度不完善,環境違法成本低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以更好地促進企業承擔環境責任。但是從實際來看,企業對于環境責任漠不關心,對于法律法規的置若罔聞,最為根本的原因就是法律制度不完善,無法對企業構成最為直接的懲罰力度。對于企業環境責任的缺失,我國法律法規尚未作出十分明確且系統的懲罰規定,僅僅依靠簡單的罰款等方法,顯然無法起到良好的威懾力。而且,環境違法成本低,違法所得遠遠高于違法交納的罰金。因此,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形之下,出于經濟利益的追求,導致更多的企業拋棄環境責任的束縛。也就是說,在低碳經濟深入發展的當前,我國應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從法律層面上,夯實環境責任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并使其成為企業一種自覺履行的義務。
2.2 環保投入力度不足,過于強調道德文化力量
當前,我國在環境保護層面的政策導向力度逐步加強,但總體而言,與當前的環境保護需求相比,環保投入力度仍比較欠缺。并且,在當前的社會形態之下,過多地強調道德文化的約束力,顯然無法起到良好的作用,企業環境責任承擔的外部環境需要進一步夯實。
2.2.1 環保投入不足,低碳經濟發展受阻
我國在深化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中,逐步強化低碳經濟在社會經濟中的主導力。低碳經濟的發展,一方面要建立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之下,強化環境責任的落實;另一方面,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足夠的環保投入,確保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但從實際來看,我國環保投入仍不足,并集中表現為:(1)環保技術相對落后,在環保技術的研發方面有待加強;(2)缺乏完善的環保預算機制,在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之下,表現出較大的被動性;(3)環保責任意識淡薄,缺乏良好的主觀能動性,以至于環境責任的落實,缺乏狠抓與推進。
2.2.2 社會環境日益多元化,道德文化的約束力顯然不足
在當前的社會形態之下,日益多元化的社會環境,讓諸多的道德要素逐步流失。因此,過于強調道德文化的約束力,既無法起到良好的約束作用,也無法用道德文化去約束企業環境責任的承擔。企業在社會發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事物所無法代替的。我們不能否定道德文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但我們應立足于社會現狀,在強化法律約束的同時,依托道德文化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引導社會自覺履行責任。
隨著低碳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推進,對企業環境責任的完善,表現出了顯著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一方面,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強調了完善企業法律責任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要履行好相應的社會責任,在深化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構建中,應注重環境責任對于企業經營發展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企業環境責任的完善是一個過程,涉及諸多方面的內容。特別是法律機制的不斷完善、政府作用的有效發揮和社會監督機制的建立健全,都是低碳經濟下企業環境責任完善的有效舉措。
3.1 逐步完善法律機制,強化企業環境責任的承擔
近年來,環境保護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問題,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企業應當承擔環境責任,在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夯實環境保護的責任。我國經濟處于轉型發展期,在兼顧低碳經濟發展的當前,企業一方面要面臨轉型發展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要承擔日益加重的環境責任。對此,在新的經濟環境之下,我國應逐步完善法律機制,規范并引導企業行為,并通過法律層面營造更加良好的社會環境。首先,我國應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進一步明確企業在環境保護中的角色與責任,并通過法律對相應的責任進行闡述,確保責任落到實處,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推動力;其次,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在環境保護方面仍不完善,應進一步立足現狀,有針對性、建設性地完善法律機制,彌補當前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逐步完善、形成法律效力,強化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當前,還未有一個國家在法律上明確規定基本環境權,但在我國當前的環境背景之下,在一定程度上以法律的形式進行明確,有著現實的意義。因此,我國法律機制的完善,一是要進一步強化企業環境責任的明確,讓企業認識到環境責任的重要性;二是要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法律機制,更好地促進低碳經濟環境下企業環境責任的承擔。
3.2 充分發揮好政府作用,推動企業環境責任的承擔
政府在環境保護中應起到引導作用,政府不僅僅要追求經濟發展,而應該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處理好環境保護的問題,讓低碳經濟全面推進。因此,首先,政府考核方式要逐步轉變,強化政府自然環境資源的責任審計,讓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齊步走。也就是說,政府要發揮好“促經濟、保環境”的排頭兵的作用,引領企業更好地承擔環境責任;其次,政府要逐步提出“綠色GDP”,并付諸于實際之中,讓綠色GDP成為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助推力,也成為約束企業行為的重要基礎。政府與企業之間應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發展的關系,政府要強化在企業環境責任承擔中的導向作用,推動企業環境責任的承擔。
3.3 建立健全社會監督機制,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當前,我國環境保護仍以政府為主導,政府單一的力量投入,顯然缺乏良好的作用。這就說明,在低碳經濟發展大背景之下,我國應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重要作用,讓企業環境責任的承擔成為一種社會常態,讓企業在承擔責任的過程中,允許社會監督力量的投入,更能促進企業在環境保護中的責任承擔。因此,我國一方面要強化政府的導向作用,讓政府為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兩肩挑”是必須的,但通過建立健全社會監督機制,在其中融入社會監督,更能發揮企業良好的作用;另一方面,企業要認識到自身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讓環境責任成為企業與經濟效益追求比重的發展大計,狠抓落實。
總而言之,我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環境問題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國強化環境保護領域的投入,也逐步構建起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保護法律。但是,總體而言,我國在企業環境責任的明確與推進中,缺乏諸多的不足,導致企業環境責任不承擔,或承擔不到位,企業重大環境污染事件頻發。因此,一是要逐步完善法律機制,強化企業環境責任的承擔;二是要充分發揮好政府作用,推動企業環境責任的承擔;三是要建立健全社會監督機制,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 李向陽.全球氣候變化規則與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J].國際經濟評論,2010(01).
[2] 汪勁,潘磊.我國企業環境責任及其承擔[M].背景:背景大學出版社,2006.
[3] 陳佳貴.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4] 李欣,程會強.四個方面完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J].中國科技投資,2009(07).
[5] 曾剛,萬志宏.國際碳交易市場:機制、現狀和前景[J].中國金融,2009(24).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5(a)-1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