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菲 孫怡 邢志勤


摘 要:區域協作過程既是一個整合資源、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也是一個區域博弈的過程。帕累托改進和卡爾多改進是區域合作的不同形式,也會帶來不同的合作結果。在京津冀旅游協同發展過程中,帕累托改最優下造成的發展不平衡阻礙了區域有效協作,限制了協作方式的選擇,并加大了貧富差距,出現了一些貧困區。卡爾多改進中強調的補償機制可以很好地改善地區發展不平衡的情況。
關鍵詞:帕累托改進;卡爾多改進;旅游扶貧;旅游產業鏈
緒論
京津冀一體化已經成為國家的重要戰略之一,但區域一體化進程緩慢,三地從政策導向、資源分配、經濟發展等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優質資源高度集中在京津兩市,三地聯系薄弱,區域博弈中尚未形成有效機制。旅游區域合作是旅游經濟主體打破區域經濟的限制,通過協商和規劃,合理開發旅游資源,實現旅游資源的最優化配置。旅游產業鏈以需求為出發點,將產業發展鏈條上的所有旅游企業及相關產業聯系起來,在區域經濟融合發展過程中起到了較好的串聯帶動作用。
西方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他著名的“制針”例子中最早提出了產業鏈的思想。國外學者產業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價值鏈和供應鏈方面。1985年,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在其著作《競爭優勢》中提出了價值鏈的概念。Gereffi在價值鏈理論基礎上又發展出了全球商品業鏈理論。后多名學者采用定量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汽車制造、服裝、制鞋、醫療器械制造等行業進行了產業價值鏈的研究。對于供應鏈的研究最早在物流學領域提出。國內學者趙煌庚(2003)提出,應建立以大型旅游企業為主體,中小旅游企業為補充的國際化旅游產業鏈。趙術開、溫興倚(2009)提出,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必須進行徹底的產業整合,減少產業內耗,發揮協同效應及全面提升旅游產業的運行效率。趙承華(2007)提出,要延長和擴展鄉村旅游產業鏈、增強地區內的合作、建立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等整合對策。可見,對產業鏈的應用研究集中在農業、煤炭、電信等行業,對于它們所采用的整合方式要么是水平整合、垂直整合、混合整合,要么就是股權并購、企業拆分等,缺少以區域整體協作發展等方式去分析現實問題。
一、研究方法
(一)帕累托改進
帕累托改進是以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Vil-fredoPareto)命名的,并基于帕累托最優基礎之上。就是一項政策能夠至少有利于一個人,而不會對任何其他人造成損害。所謂“帕累托最優”就是上述一切帕累托改進的機會都用盡了,再要對任何一個人有所改善,不得不損害另外一些人。達到這樣的狀態就是帕累托最優。朝著帕累托最優狀態前進的行為,稱為“帕累托改進”,而只要存在“帕累托改進”的余地,“帕累托最優”就還沒有達到。因此,在不損害其他方利益的前提下尚能來爭取自己的利益,那就盡可以去追求自身利益,并同時使得區域旅游整體利益得到提升,即處在帕累托改進的過程中,如圖1。但如果爭取自己的利益就必然要損害別人的利益,那么這時就已經達到了“帕累托最優”,如圖2,原有的利益取得方式就不能再進行了。在區域旅游整體利益實現過程中,如何使整體利益得到提升而其他方不受損成為關鍵。
(二)卡爾多改進
卡爾多改進也稱卡爾多-希克斯效率(Kaldor-Hicks efficiency)用以比較不同的公共政策和經濟狀態。如果一個人的境況由于變革而變好,因此他能夠補償另一個人的損失而且還有剩余,那么整體的效益就改進了。卡爾多改進強調在不傷害區域整體正收益的同時給某個地區帶來好處,實現區域整體利益最大化,并用總的區域收益補償一部分可能在改進中受損的群體,如圖3。
但在區域協同發展過程中,有可能存在已經實現帕累托最優但受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帕累托最優時間延長,從而導致區域旅游發展的不平衡,產業鏈條構建障礙明顯,區域協同發展難以真正實現。此時,必須先解決區域旅游發展嚴重不平衡的問題,在合作之前,要先進行卡爾多改進中的區域內補償,加大中心城市對受損失地區的擴散和補償作用,如圖4所示。通過政策、資金、技術等補償機制,為不發達地區創造區域合作有利條件,從而促進區域合作的真正實現。
二、京津冀旅游產業鏈扶貧的實證研究
京津冀地區由于受政策、中心城市集聚效應等影響,“帕累托最優”時間被不斷延長,中心城市的虹吸效應明顯,造成河北利益長期受損,不得不在資源相對匱乏、經濟發展嚴重落后的情況下為京津環境、經濟等利益作出犧牲,導致地區間經濟梯度落差過大。亞洲開發銀行調查發現,在河北省環繞京津的區域有25個貧困縣、200多萬貧困人口,集中連片,與西部地區最貧困的“三西地區”相比,處在同一發展水平,有的指標甚至更低,為此提出了“環京津貧困帶”的概念。由于受京津一線城市的吸附,為了保障京津尤其是北京的水源、環境以及先天資源環境的限制,這些本就貧困的地區難以在第一、第二產業的發展中找到突破,又不得不一次次做出犧牲,發展一再受到限制。導致與京津地區的貧困差距被不斷拉大,呈現典型的帕累托最優下的畸形發展狀態。
以位于北京市西北方向的張家口市崇禮縣為例,2012年以前一直是國家級貧困縣,是“環京津貧困帶”的成員之一。依臨北京,原本冀望“大樹底下好乘涼”,卻一再陷入“大樹底下不長草”的窘境。2003年,為了恢復植被,為北京營造更好的生態環境。崇禮縣開始了封山禁牧和退耕還林。封山禁牧,將原本占到農牧民收入的40%—60%左右的畜牧業砍掉;在退耕還林和還草中,生態造林和蔬菜種植之間用水矛盾突出;為保障官廳水庫水質,金礦和鐵礦資源被限制開發,發展新的工業項目更是難上加難。受政策的影響,崇禮縣的經濟發展受損嚴重,為帕累托最優發展下典型的受損區域。
(一)卡爾多改進下的旅游業扶貧實踐
由于在區域發展中,受政策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崇禮縣的第一產業收到很大沖擊,傳統的第二產業更加不可能獲得發展的空間,而其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一再受限,非常落后,在區域協作過程中,很難在第一、第二產業取得突破。旅游業成為區域協調發展,帶動崇禮經濟發展的最好方式。崇禮縣北倚內蒙古草原,縣城距離張家口50公里,距北京220公里,自然資源豐富,是河北省成片天然林面積最大的縣份之一,被國家體育總局專家認定為華北地區發展滑雪旅游自然條件最好的地方。優越的自然資源條件,良好的生態環境,以保障北京為目的造就的舍棄經濟保生態的無奈選擇,卻給發展旅游業帶來了最佳的資源稟賦。藍天、白云、碧草、冰雪成為崇禮縣最具特色的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既不背離保生態的初衷,又能使其資源得到最佳的利用。崇禮縣以建設中國雪都為目標,切實把生態旅游業作為最具活力、最具潛力、最具希望的產業來培育,取得了長足發展。先后被授予“首批河北省旅游強縣”、“中國縣域旅游之星十強”、“河北省旅游強縣”等榮譽稱號,“崇禮滑雪”兩次被評為“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知名品牌。2014年,河北省10個縣脫貧,崇禮縣列居第一。發展旅游業,打造富有競爭力的旅游產業鏈直接實現了崇禮縣的脫貧。
(二) 崇禮縣旅游產業鏈的發展模式
第一,產業內融合,縱向延長旅游產業鏈。崇禮縣依托北京市,發揮旅游業的聯動性特點,重點開通精品旅游產業精品鏈條2條,即北京—宣化古城—長城大境門—崇禮天然滑雪—赤城溫泉旅游線路;北京—宣化古城—長城大境門—崇禮生態避暑—張北中都草原—沽源金蓮山莊旅游線路。這兩條線路與京張協同發展結合起來,將京張兩地的優質資源進行了整合,突出了崇禮旅游的獨特魅力,打造了互補性強,優勢明顯的旅游產業鏈。利用京張聯合申奧的契機,加快打造以冰雪旅游為主題的特色旅游產業鏈,極大地促進了崇禮縣旅游的發展。崇禮旅游業的發展,吸引了不少北京的企業,來投資滑雪場等旅游產業,從而共贏式地實現了北京對崇禮的補償。
第二,產業外融合,橫向延長旅游產業鏈。一是把旅游業同地產業融合起來,依托崇禮滑雪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積極引進稅收貢獻大、帶動就業強的旅游地產項目,先后建成了一批高檔的酒店式公寓群,成為崇禮縣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同時,積極推動以滑雪及配套項目為帶動的第三產業發展。二是把旅游業與促農增收相結合。將旅游業與農業觀光采摘及農副產品開發、農家樂相結合,增加農產品經濟附加值。三是把旅游業與城鄉一體發展相結合。充分發揮旅游業興一業,強百業的巨大帶動作用,輻射周邊產業多元化發展,加速城鄉一體化發展。
三、旅游路扶貧視角下的京津冀旅游產業鏈發展啟示
旅游業既可以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聯動方式,也可以成為區域內整合發展的補償方式。構建京津冀區域旅游產業鏈,形成區域旅游一體化運營機制,對促進三地旅游經濟的協調發展,有積極的影響。在京津冀旅游產業鏈協作發展進程中,必須從帕累托最優向卡爾多改進轉變;旅游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既可以是區域旅游聯動發展的形式,也可以是區域旅游整合發展的補償形式,從而發揮了旅游扶貧的作用;卡爾多改進下的京津冀旅游協作是一個充分協作,將補償作為長效機制的協同發展過程,區域旅游產業鏈的打造必須以此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