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越 張爽


摘 要:伴隨現代物流業和地方經濟發展模式的快速發展,對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物流崗位能力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從合理設置體系、整合教學內容和構建實驗平臺等方面提出基于“能力本位”的物流學課程群教學改革模式。
關鍵詞:能力本位; 課程群建設;物流學
能力本位是“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學體系。它強調的是職業崗位所需要的能力的確定、學習、掌握與運用,也就是以職業崗位所必需的知識、技能、行為意識為從業能力的基礎,以能力表現為教學目標、教學進程的系統方法[1]。
“課程群”是與單門課程相對應的一種課程建設模式,是為完善同一施教對象的認知結構,將本專業或跨專業培養方案中若干科目在知識、方法、問題等方面有邏輯聯系的課程加以規劃、設計、構建而成的課程群體,即為了進行系統地學習和教學,把具有相關性的不同課程編排到一起,組成一個“群”[2]。
物流學課程群是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對《物流學》為核心的,對受教育對象相同、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相關性和重復性的課程群體。包括《物流學》、《物流運籌學》、《運輸管理》、《倉儲與配送管理》等相關課程。
一、基于能力本位的物流學課程群改革的必要性
現階段多數本科院校物流學課程群建設存在著一些共同的問題,例如,課程體系設置時沒有體現課程與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3];課程群所包括的課程之間教學內容有大量的重復之處[4],課程群內多數課程的典型問題都采用定性分析或者簡單定量分析方法,不能真正做到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5];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課程中的案例過于理想化,缺乏和企業實踐的應用分析[6]。這些問題將成為學生進一步提升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提高綜合能力的瓶頸。
鑒于此,本文將從基于“以能力為中心”的教學原理,重新審視物流學課程群的教學模式,通過理論研究、實證調查、綜合實訓和模型建構,構建物流學課程群課程之間相互聯系的教學與實訓整合優化模式,探討實現這一過程的科學的理論教學方式和實踐教學方式。
二、物流管理類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根據2014年國泰安《物流學科建設整體解決方案白皮書》中的國內物流人才需求分析,根據物流管理類的相關崗位,具體的能力需求如表1。
三、基于能力本位的物流學課程群改革設計
(一)課程設置的開課時間、課程內容要符合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
明確物流學課程群教學要達到的“以能力為中心”的培養目標,參考教育部《關于物流管理本科專業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試行)》 中的要求(如圖1所示)。按照課程間的邏輯關系,《運籌學》可以安排在第3學期,《物流學》與《供應鏈管理》安排在第4學期,《物流運作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系統分析》安排在第5學期,《運輸管理》、《庫存管理》等專業課安排在第6、7學期。
(二)物流學課程群各門課程教學內容整合優化
以物流人才的決策與優化能力需求為例,如表1所示采購管理、倉儲管理、配送管理、運輸管理和物流信息規劃等各種崗位需求都要求具備相應的決策與優化能力,而傳統的各門專業課中也都只是對各自的決策與優化知識進行了的闡述。學生反復學習部分決策與優化的方法,但并未達到企業所要求的采購決策、運輸路線優化等能力。應基于“能力本位”的目標,對各崗位關于物流人才決策與優化能力的需求進行更深入的調查分析,根據調查結果合理優化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以“調度員”崗位為例,“調度員”崗位需要的決策優化能力主要是合理調配車輛和人力資源,降低公司運輸成本。針對以上的能力需求,“物流學”課程群課程間相關內容的教學可以考慮:《運籌學》課程中講授表上作業法能理論方法,《物流學》中講授運輸的基本知識,《運輸管理》中主要講授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特征和運輸網絡系統等更深一層的優化模型。
(三) 構建物流仿真模擬實驗室平臺與深入企業實習工作相結合
基于“能力本位”的目標,必須要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開展實踐教學。物流實驗室建設是物流理論與實踐的橋梁,通過物流實驗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業務操作能力。目前開設物流專業的院校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物流實驗室建設,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基于設備的物流實驗室,二是基于軟件模擬的物流實驗室。基于設備的物流實驗室雖然具有操作性強等優點,但是由于建設成本和維護使用成本偏高而讓很多高校望而卻步。基于軟件的仿真模擬實驗室具有成本低、便于維護等優點,但與企業真實工作環境還有一定差距,所以,必須以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為目標,探索仿真模擬實驗平臺與企業實習想結合的實踐模式。
參考文獻:
[1] ?任國防.CBE教育模式對普通學科教育的啟示[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
[2] ?林驍邦.獨立學院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群建設框架構想[J].物流技術,2013,(3).
[3] ?王春豪,付青葉,陳昌兵,曲榮成,胡海晨.高校物流管理專業主干課程群的構建[J].物流技術,2014,(5).
[4] ?張紅麗.面向應用的物流管理本科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研究[J].物流科技,2011,(8).
[5] ?張智聰,等.工業工程專業生產與物流類課程群改革研究[J].物流科技,2014,(9).
[6] ?向萬里,朱昌鋒,張靜芳.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實用軟件技能培養模式探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