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來忠
摘要:現在我國已進入個人理財時代,但當前我國個人理財業務存在著理財產品單一、專業理財人才匱乏、市場不規范等問題。為促使個人理財業務進一步發展,金融機構要增加理財產品,提高服務水準,加快對高素質復合型專業理財人士的培養;政府部門要積極規范個人理財市場。
關鍵詞:個人理財;對策
我國個人理財市場起步比較晚,從1995年招商銀行率先推出集本、外幣、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代理收付功能為一體的“一卡通”,到國內首度出現以客戶為中心的個人理財產品,我國個人理財市場初步形成。但起步晚卻發展迅速,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的迅猛發展、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個人理財業務已成為競爭的焦點。
一、我國普通居民個人理財現狀
目前,我國經濟增長處于強勁勢頭,居民財富持續積累,個人理財需求呈增長勢頭。我國金融業全面開放,大量具有綜合業務的金融機構涌入我國市場,其成熟的個人理財經驗給我國個人理財帶來機遇,從而促進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的蓬勃發展。在此形勢下,我國居民個人理財意識也在逐步提高。以往儲蓄是人們單一的保守型的理財方式,而現在居民理財觀念在逐步發生轉變,風險投資意識日益增強;投資方式也在日益擴展,以傳統的儲蓄等保守的經濟行為逐步轉向以經營股票、債券、外匯、保險等為主的投資型開放型的經濟行為。另外,各種理財產品層出不窮、日漸豐富。以往理財產品只是單純的儲蓄、國債之類,而現在已經涉及到證券、基金、保險、房地產、外匯、黃金等更多的領域,并且個性化產品不斷涌現,為人們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
二、目前我國居民個人理財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已進入個人理財時代的同時,個人理財業務存在著理財產品單一、專業理財人才匱乏、市場不規范等問題。
1.金融市場理財產品單一、服務水平低
首先,國內銀行為個人提供的金融產品主要為個人理財服務類、結算類、咨詢類、服務類。理財專業人士很難提供包括證券保險之類的綜合型理財服務。因為我國目前仍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各類金融機構理財產品種類單一,產品和服務同質化現象嚴重。況且當前的個人理財市場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各大銀行能向理財主體提供的理財服務更多的只是口頭建議,而真正可以使用的金融工具以及理財產品還是不能令人滿意。
其次,各金融機構把產品定位于投資獲利。在推出理財產品時重點宣傳它的收益性,過分強調了理財的投資功能而嚴重忽視了資金保障功能。殊不知理財并不僅僅只是投資,理財的核心是合理分配資產,在確保基礎收入的情況下,實現個人資產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更高的收益率。個人理財不僅要注重財富的增加,更要為未來的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
最后,金融機構需要實實在在地提高服務質量。個人理財業務的核心在于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因人而異的理財方案。而目前絕大多數金融機構雖然設立了理財柜臺和專職的理財部門,但他們的工作基本上還只是停留在本機構產品的宣傳和營銷層面上,顯然這種現狀值得深思,否則個人理財市場的發展只能是紙上談兵。
2.市場上專業的理財人才缺乏
專業的理財人員要求具備強效的公關能力、完備的業務素養、良好的個人素質、不斷開拓創新的勇氣和勇于進取的精神。國外私人理財業務基本已經完成從產品導向到顧客導向的轉變,投資理財產品和服務種類相對十分豐富,銀行服務與證券市場、保險市場、外匯市場的聯系更為密切,對傳統的個人理財產品不斷進行改進創新,能夠為顧客提供一站式理財服務,其內容已經涵蓋私人銀行業務、個人理財業務和大眾市場業務等。而我國目前市場上能夠提供的理財服務還只是停留在可以提供咨詢和建議的層面上,并且所謂的專業人士往往對保險、股票、期貨等業務比較陌生,對投資的權威性缺乏信心。這與能夠對理財方案進行適時監控與修正的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更別說給客戶提供著眼于長遠考慮的專業的細致的精準的理財服務,離真正意義上地滿足居民理財需求還很遙遠。
3.個人理財市場體制不健全
第一,金融市場法制體系不完善,給個人理財埋下了潛在的風險。市場監管體系的不健全、盲目的無序競爭給普通居民的個人理財帶來了不必要的風險,大大影響了對廣大理財者合法權益的保護。
第二,金融市場法律法規尚未健全,使得理財主體進行理財時承擔很大的法律風險。盡管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在各自的行業領域內的法律法規建設近年來不斷加強,但是缺乏針對性更強的法律法規界定,還不足以解決各行業領域內理財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矛盾和問題。
第三,理財人士可能因為從業人員的道德問題遇到不必要的道德風險。在金融這個利欲熏心的行業里,從業人員面對海量的客戶資產,難免做不到公平公正,抵擋不住一些不當的傭金誘惑,發生一些違背自己良心違背職業道德準則的事件,又因為欠缺法律的約束,他們很可能利用專業技術和信息的優勢侵害投資者的利益。
三、我國普通居民個人理財發展的對策
1.金融機構要增加理財產品,提高服務水準
第一,金融機構應根據居民的不同需求,盡可能增加多種理財產品,提供個性化服務產品,讓居民能因人而異,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理財產品,達到收益的最大化。
第二,建立以專業理財顧問為主體的理財市場結構。大力培育專業的理財顧問機構,讓他們充當客戶與金融產品之間的橋梁,為顧客提供科學的理財規劃,并參與設計相應的金融產品組合,實現理財規劃的最終目標。
第三,建立強大的信息支持體系。理財方案的設計制訂其基礎必然是強大的海量的市場信息,而這不是靠專業理財人士想當然地去隨意收集,必須依賴龐大的完備的經濟金融信息系統;理財產品的設計也需要借助客戶信息系統去接收投資者的需求,然后依靠預測決策系統去論證產品效益,再根據客戶意見回饋系統不斷去調整改進。
2.加快對高素質復合型專業理財人士的培養
為順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各相關部門要加快組建一批熟練掌握投資、保險、金融、稅務等知識的高等專業型人才,為人們提供全方位的個人理財服務。金融機構對專業理財人才要定期培訓,定期對他們進行考核,提高他們的業務知識、新產品開發的能力和對客戶服務的忠誠度。也要加強理財人員職業道德素養的培養,更好地設身處地為客戶著想,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個性化、差別化的服務。同時,加強對專業理財人士道德素質教育,提升個人理財行業的美好形象。
3.政府部門積極規范個人理財市場
第一,完善個人理財市場管理的政策與制度,培育良好的理財環境。我國過去也制定了一些涉及保障理財主體的利益的法律法規,但真正是個人理財方面的法律很少,只有針對銀行及保險等方面的少數規章。政府部門應該進一步改善一下個人理財市場的宏觀環境,制定更為切合我國實際現狀的法律法規,為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提供一個相對高質量的法律環境,更好地為個人理財市場的主體服務。另外,可以從國外引進一些個人理財方面的先進的經驗和體制,為我國的個人理財市場注入一些新鮮的血液。
第二,制定嚴格的規章,避免不必要的競爭。普通居民基本上無法鑒別潛在的違規風險,在風險到來時往往束手無策,影響其理財目標的實現,嚴重損害了理財主體的切身利益。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對眾多理財機構和理財人員的有效監管,促使其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更好地為廣大理財需求者服務。
參考文獻:
[1] ?林功實.個人投資理財[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8-9.
[2] ?賈秀研.新形勢下個人理財問題研究[J].中國農業會計,2008,32(6):11-12.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China
SONG Lai-zhong
(Finance department,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Abstract:Now China has entered the era of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but the current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in China there is a single financial products,professional financial personnel shortage,the market is not standardized and other issu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financial business,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increase financial products,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speed up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compound financial professionals;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actively regulate the personal finance market.
Key words: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