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筱宇
摘要:在發達國家中的融資融券是一種普遍實施的成熟交易制度,但是中國融資融券業務起步還比較晚,與發達國家的融資融券業務相比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本文從融資融券的基本理論出發,分析了我國融資融券業務發展的現狀及問題,并提出了幾點完善我國融資融券業務的對策,目的在于促進我國融資融券業務的發展和資本市場的穩健發展。
關鍵詞:融資融券 發展現狀 對策 探索
一、融資融券概述
(一)融資融券的基本概念
融資融券又被成為“證券信用交易”,這種交易制度起源于美國,是指在證券交易所或者經過國務院批準的其他證券交易場所,由證券公司為客戶提供出借證券將其賣出或者出借資金買入證券,是一種由客戶交存相應擔保的活動。融資融券是一種證券交易行為,主要包括了融資交易和融券交易,其在一些發達國家發展的比較成熟,對于我國的資本市場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融資融券的作用
1、對投資者的作用
對于投資者來說融資融券是兩個相反方向的交易,當市場持續走強的時候,投資者為了擴大獲利的倍數可以通過借入資金購買股票的方法;當市場持續下跌的時候,投資者為了獲取利益可以采用賣空股票再地位補回差價的方法。投資者可以利用融資融券這種雙向交易途徑來獲取新的利益來源,中國證券市場下滑和證券市場上過度投機的問題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2、對證券市場的作用
首先,融資融券交易提供了一種雙向交易制度,交易中包含了交易者的觀點和看法,避免了證券市場極端價格問題的出現,有效的穩定了證券的價格,大大的提高了證券價格的發現效率。其次,做空機制在融資融券業務上得到了體現,持續20年的中國“單邊市”的局面可以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變,使得股票期權、期貨業務更好的發展。再次,從成熟的市場經驗方面來看,證券市場可以通過融資融券業務來提高活躍度,可以大大的提高市場的整體流動性。
3、對券商的作用
首先,融資融券作為一種固定收益類業務,券商可以獲得穩定的利息收入,日本和美國證券行業中融資融券的利息收入比例分別為0.5%-25%之間和3%-11%之間,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券商可以通過融資融券的利息收入來獲取一定的收益。
二、我國融資融券業務發展現狀及問題
(一)我國融資融券業務發展現狀
融資融券交易在2010年3月31日在滬深交易市場正式開始,在當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余額僅為659萬元(融資余額為650萬元,融券余額僅僅為10萬元)。到2012年12月31日為止,滬深兩市的融資融券余額已經高達了895億,其中包括了融資金額857億,占比為95.99%,融券金額為38億,占比為4.01%,我們可以發現我國融資融券業務主要還是以融資業務為主。
(二)我國融資融券業務存在的問題
1、融資融券業務發展不平衡
從融資融券業務試點開展的幾年期間,該業務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在融資融券業務中融資業務占了99%的比例,然而融券業務占了很小的比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上:一是融券業務的開展受到了現行規定的限制,在融券的保證金和交易價格都被設置了較高的標準,加大了融券交易實際操作的難度,例如在轉融券業務設置了五個固定期限檔次即3天、7天、14天、28天和182天,在每個期限檔次中都有不同的費用限制和差別的利率結構。二是廣泛開展融券業務需要大量可用于交易的標的證券作為基礎,證券公司在正常的情況下只能將自有的證券出借給投資者,證券公司為了更好的控制風險是不會從市場上購入所有標的的證券。三是目前中國融券市場還是主要以做多習慣為主,還沒有形成較為成熟的做空習慣,投資者在市場估值不高的情況下,對融券做空的意愿和需求不強。
2、融資融券標的范圍較窄
經過了幾年的發展,我國融資融券業務中可以用來交易標的證券規模也得到了擴大,證券的數目大概已經達到了700多只,占了我國股市股票的20%的比例,但是與其他發達國家融資融券標的證券所占比例還是比較小的,有些國家融資融券標的證券的覆蓋率已經達到了60%以上,這就表明了我國融資融券標的范圍過于狹窄,降低了融資融券業務發展的空間。
3、融資融券費用率過高
投資者在融資融券交易過程中發生的主要交易成本為融資利率和融券利率,融資和融券利率在我國大多數為8.6%,一少部分的證券公司融券費用率高達了10.6%。融資利率和融券利率在美國卻能保持在了2%上下,由此可以看出美國利率相對于較低。日本可以說在融資融券交易機制方面與我國十分相近,其融資利率和融券利率也僅僅在2%至3%之間浮動。通過上述我們可以看出我國融資融券的費用率過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降低了我國融資融券市場的活躍程度。
4、融資融券缺乏相應的配套制度
作為一項全新的融資融券業務,就要調整現行的證券交易制度,不斷建立一套完善的融資融券管理制度,制度中應該包含信息披露制度、保證金制度、投資者保護制度、退市制度等,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融資融券業務中并沒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相關制度,例如對于信息披露的質量、時間、程度等方面在信息披露制度中并沒有做出詳細的規定;在保證金制度方面并沒有對現金制度進行規定;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融資融券相關的配套制度還有待于完善。
三、提升我國融資融券業務水平的對策
(一)擴大標的證券的范圍,開展轉融通業務
目前在我國標的額證券數目已經達到了700多只,從整個證券市場來看,還有比較大的上升空間,標的證券的空間包括了數量和品種兩方面的上升。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在標的證券的選擇上可以將新股、新題材和ETF納入其中。從我國融資融券交易市場中的轉融通業務來看,并沒有得到新的發展,因此為了完善我國融資融通業務,在有序擴大標的證券范圍的同時,也要重視對轉融通業務的開展,對融資融券交易機制也要進行不斷的完善。
(二)降低融資融券的交易成本
在對日本、美國融資融券交易成本的數據調查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國融資融券的交易成本過高,因此為了完善我國融資融券市場,應該將融資融券的費用率逐漸向市場自身決定讓渡,政府的干預不能過多,要對市場定價機制不斷完善。由于我國融資融券業務起步較晚,在降低融資融券交易成本過程中可以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交易費用類按照不同的投資者的類型收取,可以對交易不頻繁的投資者采用較低的利率,對于短期的投資者采用較高的利率,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投資者的交易成本,進一步促進融資融券市場的活躍程度。
(三)不斷完善融資融券相關配套制度
從上述我們可以看出融資融券業務的配套制度還有待于完善,因此對現有制度進行改進,形成一套健全的規章制度,使得證券交易市場在正常秩序環境下開展。在建立規章制度過程中,要注重實施中的可操作性,避免存在假大空的現象發生。為了更好的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要對融資融券業務的相關配套制度進行完善,我們主要可以做好以下工作:不斷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對投資者的保護制度、完善上市公司的管理制度、建立統一規范的信用體系等。
(四)完善融資融券的監管體系
融資融券業務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完善的監管體系,首先要樹立市場化監管的觀念,也就是做好事前監管;其次,監督部門之間要做好協調工作,監管部門要在保證自身工作的同時,要互通有無,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保證監管工作高效、有序的進行,避免因監管不利給融資融券業務帶來的風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融資融券業務對于我國證券市場起到了重要性的作用,因此我們要認真的研究和分析我國融資融券業務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據交易過程的實際情況積極的采用相應的對策完善融資融券業務,為我國融資融券業務鋪平道路。
參考文獻:
[1]楊樹財.對我國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發展前景的思考與展望[J].吉林金融研究;2011年10期
[2]陳文海,劉琪琦.融資融券業務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分析[J].現代商業;2013年14期
[3]湯龍艷,王棟.我國融資融券業務存在的問題探析[J].時代金融;2013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