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
摘要:為了使企業財務部門的資金集中化管理能力和企業內部融資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強化,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很多企業都做了多方面的嘗試。本文將對現代企業制度下施行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的目的,以及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分析,提出加強企業資金集中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現代企業制度 資金集中管理 目的 利弊 對策
企業要保持良性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管理者在資金方面的大力投入,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企業需要的資金投入項目更加多樣化,財務方面的有力支持成為了企業在面對波譎云詭的市場動向時最強勁的保障。同時,加強資金的集中化管理為企業的進一步地整合優化自身所具備的財力資源,實現資源的共享化和價值的最大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現代企業制度下加強資金集中管理的目的
現代企業制度的定義是建立在完全由自由調控的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現代企業的管理體制經過細致的權利劃分,然后對其進行科學化的層層分級,使企業的管理結構不斷趨于整體化,實現資源的及時共享和信息有序的上傳下達,從而實現整個企業在各個部門的協同合作下順利的運轉起來。而使企業能夠順利運營起來的唯一因素則是資金,企業從創辦到發展一刻也不能離開資金的支持,為了保證企業擁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正常的運營和產品研發創新,擁有科學化的財務管理為面臨諸多市場風險的企業的再發展保駕護航,加強資金的集中管理的手段成為越來越多現代企業凝聚力量以實現大發展的慣用方式。
(一)實現企業管理層對企業整體財務明細狀況的掌控
對于大型的現代化企業而言,為了擴大企業的業務范圍以及提高對多個地域資源的整合度,設立分公司和子公司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爭奪資源、提高企業融資能力的一個有力方式,然而隨著分公司和子公司數量的增多,也為企業的統籌管理、齊頭并進提升了一定的難度。為了實現企業對分公司和子公司的有效管理,加強對其資金的集中管理,企業必須對它們的財務運轉境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根據它們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取長補短,進行資金的大融合,使企業的再發展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同時也達到了對分公司和子公司有效掌控的目的。
(二)實現企業管理層對企業各個部門財務輸出的統一調配
任何一個企業要實現正常的運營,都會產生管理部門的采購費用、生產部門的生產費用、工程部門的研發費用、品質部門的審查費用和業務部門輸送費用等部門資金的聯合消耗,因為企業價值創造鏈的成功搭建離不開對資金的消耗。如何降低資金的消耗、提高價值的產出成為了企業管理層提高利潤的重點。其中較為可行的辦法就是立足全局,加強對企業資金的統籌管理,在完整的財務規劃下再進行各個部門的預算增加或減少的調節。只有提高企業管理者對公司資金的集中掌控能力,才能大大提高企業的資金使用率,縮減各個部門之間不必要的資金消耗。
(三)實現企業各部門之間的融資成本大幅降低
現代企業制度注重企業部門的嚴格分權,同時更注重企業的全體意識。企業是一個整體,各部門之間的分權分責是為了企業這個整體能夠更加合理有序地運轉起來。加強企業資金的集中管理,可以保證資金能夠在企業管理層的授意下靈活迅速地調配到各個部門,將某些部門、分公司或子公司的盈余資金向資金有所虧空的部門、公司和項目上進行合理地補貼,使企業的每一個部門、子公司、分公司和進行中的項目都有足夠的資金進行運轉,實現資金在企業內部消化利用的價值最大化,降低彼此之間的融資成本,優化了向銀行或是外部機構貸款的融資渠道,提高了資金運轉的效率。
二、現代企業制度下加強資金集中管理的優勢與劣勢
加強資金的集中管理只是現代企業制度下財務管理手段中的一種,我們同樣要使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這一手段。
(一)現代企業制度下加強資金集中管理的優勢
加強資金的集中管理主要有以下兩點優勢:
1、縮減融資成本,提高企業利潤
在傳統的企業的管理機制中,企業各個部門之間聯系僅僅是簡單的業務往來,資金的流動是單一的、固定的,一旦出現虧空只能靠該部門的內部消化和全責承擔。而現代企業的管理層對于財力資源的全權掌控可以真正實現企業內部資金運轉的開源節流,將運轉高效、利潤盈余的部門的資金進行合理地調劑,為虧損部門的融資提供一種新的途徑,減少其再融資過程中不必要的資金消耗,同時這樣的資金集中調劑可以大大提高資金的使用率,實現企業各個部門的均衡、高效的運轉。
2、加強資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財務狀況的透明度
企業進行資金高度聚攏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方便各部門之間的資金流轉、取長補短,實現財力資源的優化整合,減少不必要的融資成本,而在資金這一流通過程中會被財務部門詳細地統計下來,以便對資金的流轉量和產生的附加價值進行準確完整的統計,為日后的資金調配改動提供數據依據。這些詳細的數據統計經過財務部門的分類和歸納被公示于各個部門之中,可以提高整個企業的財務明細情況的透明度,從而使企業內部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庫更加完整,可以對企業的內部調整決策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二)現代企業制度下加強資金集中管理的劣勢
加強資金的集中管理主要有以下兩點劣勢:
1、資金的高度集中促成了營業稅和印花稅的提高
加強企業的資金集中管理可以促進企業的部門間、子公司和分公司間資金的運轉調劑,減少了企業向外部機構或是銀行進行貸款的數額,然而部門間從資金池提取貸款次數的增加,會使企業的營業稅以每次百分之五的利息率不斷升高,尤其是企業部門之間的資金調配,會在交易過程中被收取兩次的稅值,因此企業的經營規模越大,企業的資金管理越集中,部門間的資金流轉次數越多以及數額的升高都會使這個企業的營業稅提高,從而使利息成本增加。
根據我國的稅務法的規定,企業部門間、子公司和分公司之間的借貸合同和財產租賃合同的交易時,需要向我國的稅務部門交付相應借款數額的0.05%到1%的印花稅。因此,隨著企業部門的逐漸增加和部門間借貸次數的日益頻繁,印花稅就會根據交易資金總額不斷增加。
綜合以上兩點可見,現代企業制度下加強資金的集中度,提高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資金交易次數和數額,都會給企業的原本的營業稅和印花稅成本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2、資金的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稅務風險
為了使企業資金內部流轉過程中產生更高的使用價值,使每一個部門都能實現資金成本的最大化,現代企業往往采取加強資金的集中管理的方式。企業資金在高度集中的過程中會使企業的資金池不斷擴大,而我國對于企業的資金池利率設定并無可參照的明文規定,因此大多數企業采用與銀行同步的貸款利率。然而銀行的貸款利率常常在短期內進行多次的大小變動,因此企業的資金池利率很容易與企業自身的實際合適利率產生偏差,從而給內部部門之間的相互資金調配產生較嚴重的稅務風險,一旦這種偏差逐漸拉大且未及時改正,那么將會對企業日后接受稅務局的稅率合理性的核對造成很多的麻煩,企業不僅需要向稅務部門進行缺失稅額的補足,還要接受一定金額的罰款。
三、加強企業資金集中管理的對策
企業要進行資金的集中管理并不只是簡單的資金聚攏,還需要革新原本的財務管理體制以及完善企業內部的資金核算機制。
在財務管理機制方面的革新,首先需要對各部門之間的財務明細情況做完整科學化的歸納整理,對各個部門的財務情況和業務情況進行專業化的評估,為資金的進一步集中和日后的靈活調劑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和評估機制,同時,企業的財務部門還要對企業的資金收支狀況的預算和調劑評估建立一套完整分析管理制度框架,使資金的收支更加的規范化。
由于在傳統的企業管理機制中,部門、子公司和分公司的借貸多來自外部機構和銀行,而在現代企業的管理機制中則啟用了資金池的方式幫助企業內部之間的資金流轉借貸,因此在加強資金集中管理之前,企業需要對以往的借貸鏈進行整合,并對即將實行的新體制進行規范化結算機制的整合,以免日后進行資金調劑時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四、結束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對市場風險的抵抗能力和對企業資金的調控能力越來越被重視起來。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重創下,許多企業開始思考如何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而加強資金的集中管理,實現企業內部資金的集中、良性循環和企業外部消耗使用的相互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黃貴濤,孫立新.關于集團公司資金集中管理方案的論證和選擇——以湖北省工業建筑集團有限公司為例[J].中國總會計師,2011,(7)
[2]邢亞敏.現代企業制度下關于加強資金集中管理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2,(6)
[3]劉軍.淺談集團企業財務公司資金集中管理模式[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16)
[4]辛奉來,朱學義.試論中國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第六種模式--商業銀行模式[J].會計之友,2014,(21)
[5]李向紅.ERP環境下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框架構建[J].會計之友,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