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 王磊 陳帝江
【摘要】本文對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展開了探討,然后對如何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地質災害;防治
一.前言
通常地質災害的發生都是受到相應的動力誘發或者受到破壞而發生的。有的來自于天然的誘發,有的是因為人為因素誘發的,因此地質災害也可以根據動力成因大致的分為自然地質災害和人為地質災害兩大類。自然地質災害發生的地點、規模和頻度,受自然地質條件控制,不以人類歷史的發展為轉移;人為地質災害受人類工程開發活動制約,經常會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因此必須從思想上清醒的認識,并產生高度的重視,把防治工作做好、抓好。
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意義
(一)地質災害的概述
塌方、山體滑塌和地面沉降等,這些是地質災害,地質災害的類型有突發性和緩慢性的。突發性是發生在山區的地質災害的特點,給廣大人民群眾造成生命和財產的威脅。一般在地形相對平緩的地方才會出現緩慢型地質災害,因為具有具有緩慢性,所以很不容易被發現。地面沉降有著地區性,出現這樣的地質災害,會使得地面變得高低不平,影響到河道排洪的有效性,同時還會影響到軌道交通,這樣的影響能力時間長,而且不容易完全處理好,如果發展到很嚴重的話,就會阻礙城市經濟發展,同時還影響到生態環境的保護。
(二)必須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迫切要求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甚至會阻礙到城市的經濟發展,所以作為政府職能部門來說,必須做好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并且這也是關系到民生的大事,對于政府職能部門來說,還是對公眾社會進行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而且還有助于提升職能部門服務社會的公共能力。所以,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包括國土資源部門,都要清晰認識到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防治工作切實的結合到實際工作的落實當中,劃分明確的責任,并且制定科學的措施,來保護廣大民眾的生命和財產,促進城市建設的穩健發展,同時確保生態環境得到應有的保護。
三. 防治地質災害的具體措施
國土資源部門是地質災害防治的一個重要部門,因此在防治地質災害時要根據我國的國情和相關標準來制度科學的防治計劃,嚴謹的執行和貫徹我國地質災害防治標準,同時制定符合本地區的防治辦法。
(一)建立并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機制
建立專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組,并且有政府部門主管領導擔任組長,主要負責成員由國土、水利、林業、氣象、衛生、公安等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來組成,同時對各部門的職責做好明確的分工,組成多曾向的地質災害預防和抗災救災體系,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置在國土資源局,提供組織性保障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二)充分利用各種媒體來進行宣傳,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災害防治意識和思想
充分利用各種媒體來進行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比如廣播、電視、互聯網、報刊、公眾廣播、手機、短信等,隨意防災過程中薄弱的環節,向廣大人民群眾大力的宣傳地質災害預防知識和簡單明了的防災避災方法,通過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大力宣傳,增強廣大人民和干部的識災、報災、避災和防災意識,使得廣大人民群眾提高了對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營造一種強烈的地質災害預防的社會氛圍到廣大人民群眾當中營,通過這樣的有力和廣泛的宣傳,使得過去僅靠單一部門抓防災減災的工作演變成了全社會共同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三)整體性的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應急體系
整體性和科學性的建立地質災害應急體系,管理并增強各部門的應急能力,同時提高管理者應急能力。通過政府各級部門層層的建立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各個部門層層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體系并且緊密聯系,落實各個部門的防治責任,制定科學的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方案,不斷通過演練和學習提升應急救援隊應對突發地質災害的能力,隨時配備充足的應急物資。通過多方努力,使得出險隊伍在應急救援過程中擁有強大的應急救援能力。加強對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減災和自救知識宣傳,提升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同時把應急預案結合起來舉行定期不定期的演練,增強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能力。
(四)對重點地質災害區域進行重點監控,防治結合
利用科學技術,深入性的對地質環境調查和地質災害進行調查,跟具有資質性的部門協作,編排地質規劃,勘察礦山地質環境,對礦業開發對土地資源、地質地貌景觀、植被和水資源的破壞程度進行詳細調查,詳細勘察礦山地質災害的類型、分布、規模及危害為了恢復礦山生態環境,結合本地工程申報申報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建立并健全良好的生態環境,重視并加強治理礦山地質環境項目工程。通過政府的統一領導,積極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地質災害防治過程中,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工作,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各部門之間互相協調,保證應急指揮的高效運轉,同時建立起群測群防網絡,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共同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做好。
(五)把地質災害防治責任落到實處,并劃分權責
政府職能部門逐級的簽署工作責任狀,通過層層監督,一級抓一級,設立相應的巡查員,對一些存在地質災害的隱患區域加強巡查,劃分責任制,做到防治災害人人有責,逐級對地質災害防災工作責任進行劃定,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易發區,設置警示牌。如果遇到容易發生險情的天氣,就要在二十四小時內隨時進行巡查,及時對險情的發生進行預警,把巡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記錄,并且存檔,方便查詢,同時如果在巡查過程中發現任何異常,必須及時向上級領導部門匯報,通過上級領導的指示,逐級的采取相應的應急預案啟動程序,以便及時的處理險情。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質災害給廣大民眾帶來的影響和危害是不可估量的,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減少悲劇的發生,就需要各級政府,甚至是廣大民眾從思想上積極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從預防開始做起,積極配合各級政府做好預防和治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常文娟,酈建強,梁忠民,胡義明. 云南南盤江上游旱災風險定量評估研究,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14年4月,第63期,第72-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