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奧爾夫教學理念作為新時期音樂教育的重要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升現代音樂教學質量。對該教學理念在我國傳統的樂器二胡教學中的應用與發展進行研究,旨在全面貫徹該教學理念的中心思想,提升二胡教學水平。實踐證明,現代二胡教學中奧爾夫教學理念的應用,對突破原有的教學方式,創新二胡教學方法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二胡教學;奧爾夫教學理念;應用
談及奧爾夫教學理念,是由世界著名的德國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卡爾·奧爾夫所創,是將核心眼光放在原本性與創造性教學模式的教育觀念,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強調音樂綜合性思維以及創新理念的開發,深入挖掘學生自身潛能。二胡作為我國傳統的樂器,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目前已經作為一門專業課程進入了高等院校。將成熟的奧爾夫教學理念應用在二胡教學中,對推動學生的音樂素養以及審美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奧爾夫教學理念遵循的基本原則
奧爾夫作為現代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教育理念,在音樂教育層面具有積極作用。奧爾夫教學理念在音樂教學中開展,需要滿足以下基本原則:
(一)投入性原則
投入性原則,是要求受教育者全身心的投入在音樂教育中。該教育原理主張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需要全身心的參與教學內容,實現主動接受教學能力。奧爾夫曾說:“嘗試和做在這里意味著一切”。并認為,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將音樂學習、音樂活動以及舞蹈動作等各項基本因素進行融合。這樣的方式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原則性因素,受教育者參與主動教學,融合在教學內容中。教師將教學因素融合在音樂教育中,融合了趣味性與互動型原則,在兒童二胡初期教育階段具有重要意義,趣味性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孩子的注意力相對較弱。而對于已經掌握基本二胡內容的受教育者而言,投入性原則能夠有利于全面建設對二胡內在含義的理解。可見,投入性原則對于二胡初學者或者是中、高級學者具有重要意義。
(二)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主要是體現在整個教育體系當中的受教育者群體,該群體作為主體內容,能夠充分利用教學理念當中涉及到的各項資源因素。可基于教學主體年齡層次以及二胡掌握水平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民謠素材。該教育理念的應用,奧爾夫認為,只有選擇的音樂素材滿足受教育者自身的要求,尊重受教育者之間的差異,通過其感興趣的話題確定音樂素材,提升音樂教學的實際水平。奧爾夫在1948年開始為巴伐利亞電臺編寫《學校音樂教育》,1950年之后的四年間出版了五卷本《學校音樂》,被歐美等國先后經過翻譯出版流傳各地,受到廣泛好評。尊重主體受教育原則,是當前開展二胡教育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1]。
(三)啟發性原則
啟發性原則作為奧爾夫教學理念當中的原則之一,該原則內容主要是尊重受教育者主體地位,重視受教育者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位置,充分調動受教育者接受教學內容的主動性,引導受教育者主動形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能力,強化自身音樂專項素質能力的提升,運用獨到的眼光看待音樂教育中實質內涵。啟發性原則的應用,對受教育具有積極作用,使其能夠敢于發表對音樂內容的獨到見解,掌握科學的音樂教育方法,具備敢于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見,奧爾夫教學理念中的啟發性原則,在我們的二胡教學中,并不是一味的口傳心授,當一個技巧或是一個音樂風格不能理解和掌握時,作為教師的應該形象的比喻,啟發性思維擴散,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而這種啟發式教學對二胡作品的內涵探析與深入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四)創新性原則
創新性原則是奧爾夫教學理念不斷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其中涉及到的各項創新性原則,主要體現著受教育在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音樂知識的掌握與轉化等基本能力。通過創新性原則,對已經掌握的知識體系進行運用與轉化,滿足音樂內涵的探索要求,深入分析音樂教育以及音樂作品中蘊含的實際情感因素。創新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在我們的二胡教學中,師生的教與學不可能一成不變,教學形式要創新、教學方法要創新、教學內容要創新,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二胡教學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讓二胡這門樂器經久不衰。
基于上述各項奧爾夫教學理念的基本原則可知,該教學理論當中涉及到的創新性原則對音樂教育的發展與推動至關重要。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該教學理念在實際音樂教育當中的實效性。并且,只有在滿足上述各項基本內容的基礎之上,才能夠充分展現教學效果。
二、二胡教學中奧爾夫教學理念的應用意義
在二胡教學中,運用奧爾夫教學理念,能夠滿足二胡教學的根本要求。同時運用新型的教學理念,能夠探索出高效先進的教學模式,發揮音樂教學實質性內容,推動音樂教育體系的完善。二胡作為我國的傳統樂器,在具體音樂教育體系中,應該充分發揮出二胡悠久的文化歷史與深入內涵,使得受教育者理解該樂器的內在含義。奧爾夫教學理念的應用,具體意義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提升受教育者音樂審美能力
奧爾夫教學能夠充分的提升受教育者的音樂審美能力,提升審美價值。音樂審美分析中,包括感知、情感、理解以及想象等多種心理活動的綜合判斷能力。在二胡教學中,運用奧爾夫教學理念,能夠在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同時,實現即興創作、表演以及信仰等不同形態的教學方式,以此提升音樂感知能力。奧爾夫教育理念提倡開展原本性的音樂教育工作,強調在二胡音樂審美體驗中加深對音樂藝術的認知,增強學生善于理解、把握以及領悟作品的實際能力,掌握二胡音樂中的具體內涵。音樂審美能力,需要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并獲得,奧爾夫教學理念作為新時代音樂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音樂教育者審美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
(二)促進受教育者多元化發展
素質教育的開展,旨在全面推廣以人為本的教育模式,在充分尊重個體差異的基礎之上,運用綜合教學方式,將受教育者與音樂教師兩個行為主體作為參與對象,實現互動性教學實踐內容的開展。運用高效的教學手段,挖掘學生接受教育的積極性因素,進而調動受教育者對于二胡的學習積極性。奧爾夫教學理念與素質教學在實踐教學方法的階段,存在諸多相似之處,使得學生能夠在愉悅的氛圍中,主動參與音樂教學活動,實現綜合性的教學模式。充分感知二胡內在魅力的同時,讓每一個受教育者具備良好的知識儲備。在二胡教學中,可充分結合現代新課程標準的教學體系,運用民主教育、平等教育以及個性化教育的根本要求,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收獲。該教學理念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關注當前二胡基本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講解與傳授,更能夠重視學生綜合藝術素養以及心理結構,從而促進受教育者多元化的發展。
(三)激發受教育者創新性思維
奧爾夫教學理念中,即興創作與即興表演是教學理念中關鍵的教育環節,同時也是提升學生創新思維的根本途徑。在二胡教學中,運用奧爾夫教學法,有助于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體系因素,改善輕能力培養模式中的弊端,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樹立良好的音樂學習心態,重視即興創作自信心要求,在表演與創作中提升二胡的專業技能。創新性思維作為激發教學者的根本性因素,需要積極探索新型課程教學模式,開展即興創作的二胡演奏活動,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反應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創作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五個方面的能力。
所以說用一種新的教學理念來帶動傳統二胡的教學,重視其中的不足,選取奧爾夫教學理念的先進之處,對我們的二胡教學必將是一個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汪海元.在探索中發展 在發展中創新——“2010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二胡教學創作學術論壇”述評[J].人民音樂,2011,4(04):52-53.
[2]王靖怡.奧爾夫教學體系在高職非音樂專業教學中的運用[J].藝海,2011,10(11):142-143.
[3]王翼如.奧爾夫教學之我見[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4(01):195-199.
作者簡介:顏春英,碩士研究生,講師,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舞蹈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