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秋芬
【摘要】音樂是以聲音為藝術形式,最能抒發人類內心情感的藝術,人情感的喜、樂、悲、歡都能夠通過音樂來表達,而聲樂則是音樂體系中的重要形式。聲樂學習對于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使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著積極作用。但當前我國高中聲樂教學現象并不理想,教學有效性較差,無法發揮聲樂教育作用,學生學習積極性也不高,甚至存在反感情緒。這和學生音樂基礎薄弱,缺乏自信心不敢唱有著直接關系。聲樂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本文將針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在高中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展開分析。
【關鍵詞】自信心;學生信心培養;聲樂教育;重要性
引言
歌唱心理是聲樂演唱的關鍵,充滿信心的演唱才能打動人心,富有感染力,使人產生共鳴,給聽眾帶來更好的情感體驗。聲樂演唱效果、質量和演唱者內心狀態有著直接關系。若演唱者缺乏自信心,便會不敢唱、不愿唱,演唱中出現害羞膽怯、破音、走調的現象。只有在學生有自信心的情況下,才能輕松發聲,保持良好的歌唱心理,可見聲樂教育中培養學生自信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信心是學生走向成功,大膽唱出來的精神動力,是學生聲樂興趣培養的前提條件,是提高高中聲樂教學效率的基礎。因此,高中聲樂教學中應提高對學生自信心培養的重視。
一、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在高中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自信心
自信心屬于心理學范疇,與班杜拉所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概念十分相近,指個體對自身成功時,應付的特定情境能力的估價,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某項活動前對自身信任程度的心理狀態。自信心的形成與自我尊重、自我價值、自我理解有著直接關系[1]。個體自信心程度影響著個體工作效率、學習效率、行為習慣。強大的自信心,可以使人產生強大的力量,使其具有毫無畏懼的心理。缺乏自信心便會使其害羞怯懦,自我否定,做事易產生挫敗感。
(二)聲樂
聲樂以人聲帶為主,配合口腔、舌頭、鼻腔作用于氣息,發出悅耳的、連續性、有節奏的聲音進行演唱,詮釋聲樂作品,是集聽、唱、演、說、想、練于一體的綜合藝術,通過人聲進行演唱,利用演唱表達情感,打動聽眾。聲樂在音樂發展歷史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根據演唱方法的不同、風格的不同、音域高低的不同、音色的差異,可分為:美聲唱法、通俗唱法、民族唱法、女高音、男低音、女低音、男高音,每一種人聲的音域,大約為兩個八度。想要唱出優美動聽的歌聲,必須經過專業的訓練,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2]。而聲樂學習過程中心理狀態的影響非常大,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自信心,才能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取得進步,缺少自信心只會停滯不前。
(三)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在高中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通過前文的分析,不難看出自信心與聲樂學習間的關系,學生是否具有自信心直接影響著學習進度,若自信心不足不僅學習效率會大大降低,更會影響到學生演唱水平和演唱技能的養成,自信心是聲樂學習的關鍵要素之一。聲樂藝術是一種表演性極強的藝術形式,演唱過程不僅是聲樂作品表演的過程,更是學生自我展現的過程,當眾表演需要一定自信心。若學生對自己沒有信心,便不敢去表現自己、展現自己、開口歌唱。一些學生不敢當眾唱歌,唱歌時表現的十分緊張、害怕、聲音無力、面無表情、走調、破音就是由于缺乏自信心。由此可見聲樂教學中學生自信心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聲樂教學中教師應提高對學生自信心培養的重視,調整教學策略,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二、高中聲樂教學中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學生是否有自信心直接關系著聲樂教學效率和質量。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心理特征和特點,選擇科學的引導方式和教學方式,對其進行指導培養學生自信心,以提高聲樂教學效率,發揮聲樂教學職能,保障教學有效性。下面通過幾點來詳細分析高中聲樂教學中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一)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
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教師對學生的肯定是學生產生自信心的來源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良好的溝通,時刻保持著對教學的熱情態度,多鼓勵學生、關愛學生,消除學生自卑、膽怯的心理,對學生給予肯定,幫學生解除課堂上的緊張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從而促進學生自信心的增長。教師的態度直接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甚至關系到聲樂教學的成敗。學生若不喜歡某位教師,上課便不喜歡聽講,甚至擾亂課堂。若學生喜歡某位教師,注意力往往會比較集中,學習效率較高。性格嚴厲的教師,會給學生一種難以接近的感覺,一旦學生沒有按照要求做到,就會表現出不耐煩,甚至說出某些學生心理上無法承受的話語,雖然沒有惡意,但對于學生的心理打擊卻十分大,直接影響著學生自信心。因此,課堂上教師應表現的更加開朗、謙和,傾聽學生的苦衷,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增強學生自信心。
(二)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接受能力、學習能力都會有所差異。一些學生不具備音樂基礎,所以學習速度較慢,無法很快消化課堂上所講的內容,久而久之便會跟不上,學習效率越來越低,逐漸失去學習信心[3]。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教學思路,采用分層教學模式,因材施教。根據學生音樂基礎、學習能力、接受能力的不同,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和指導,幫助基礎薄弱的學生打好基礎,幫助基礎好的學生強化基礎。但分層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放棄學生,要熱愛學生。若過于偏袒特定學生,不僅會使學生喪失自信心,更會引起學生反感,使學生對聲樂學習產生排斥。
結束語
通過分析不難看出,聲樂教學中學生自信心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提高對學生自信心培養的重視,調整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培養自信心,使其敢于歌唱。
參考文獻
[1]陳艷.試析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在高中聲樂教學中的意義[J].音樂時空,2014,13(11):119-124.
[2]孫柳.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重要性[J].新課程(下),2015,10(11):111-113.
[3]李鑫.高師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重要性[J].藝術研究,2014,10(11):111-113.